1934年,一貨郎救2000多紅軍戰士;幾十年後才找到他,卻已時日不多

1934年,一貨郎救2000多紅軍戰士;幾十年後才找到他,卻已時日不多

中國有句古話,叫"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恩圖報的優良傳統,祖祖輩輩,流傳千古。佛語有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那救下兩千多人呢?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這樣一位看似不起眼的挑貨郎,但他卻救了兩千多紅軍戰士的性命,如今,政府苦苦尋找幾十年,結局又會如何呢?

中國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想必早已家喻戶曉了,王明、博古等人在政治軍事上犯下的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放棄革命根據地,踏上兩萬五千裡的長征之路。

長征之路,艱難險阻,不是翻山越嶺,爬過皚皚雪山,就是踱過一望無盡的沼澤地,前方是刀山火海,後面踩狼虎豹追兵圍剿。兩萬五千里長徵路,一段傳奇留千古。

1934年,一貨郎救2000多紅軍戰士;幾十年後才找到他,卻已時日不多

四渡赤水河,巧奪金沙江,突破臘子口,飛奪瀘定橋,大大小小戰役無一不是死裡逃生。這些大的戰役,大家無疑不是耳熟能詳,但是,在紅軍五萬里長徵路上,有過這樣一個人,他是一個挑貨郎,憑藉一己之力,救下紅軍兩千多戰士的性命。

使得這支紅軍隊伍不費一槍一炮,不死一兵一卒,轉危為安,逃出國民政府包圍圈,成功與大部隊匯合。這個挑貨郎就是陳廷賢。

一、河南設伏,國民政府三軍匯聚,企圖全殲紅25軍。

時間追溯到1934年年底,紅軍開始長征已有兩個月了,此時紅25軍來到河南盧氏縣地界,兩千五百多名紅軍戰士在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的帶領下經過千難萬阻到達河南盧氏縣境內,讓紅25軍意想不到的是,此時,蔣先生已派遣楊虎城的60師、上官雲相的"鄂豫皖三省追剿縱隊、國民政府第40軍三支部隊於河南境內。

1934年,一貨郎救2000多紅軍戰士;幾十年後才找到他,卻已時日不多

蔣先生調動著三支部隊於河南一地,企圖給紅25軍來一個甕中捉鱉,將紅25軍全殲於河南之地。此時此境,如果紅25軍不能趕在三股國軍部隊匯聚之前跳出包圍圈,那麼,可想而知,紅25軍將會面臨這三隻部隊的屠殺。

當時的情況下,敵眾我寡,這三支部隊,無論碰上那一支,只要交起火來,紅25軍便無法跳出包圍圈,其餘兩支便會

聞聲而來,就算逃過一支部隊的追趕,也會在其他兩個方向遇到堵截,還是無法跳出包圍圈。

此時,情況就是這麼一個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情況了。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召開軍事會議,商量對策,如何不與敵人糾纏,快速跳出河南包圍圈。

會議上,氣氛一度低沉悲壯,來到人生地不熟的河南境地,後有追兵窮追不捨,前有兩路國軍包抄攔堵,又怎能輕而易舉的跳出包圍圈呢?

1934年,一貨郎救2000多紅軍戰士;幾十年後才找到他,卻已時日不多

甚至,有個別領導,表示徹底絕望,預圖與國軍三股部隊來個魚死網破,拼個你死我活。這種想法立馬被軍長程子華否定了,敵人正想讓我們自投羅網,給他們來個魚死網破呢,國軍三軍匯聚河南盧氏縣,早已這下埋伏,不等我們魚死網破,便早被敵人消滅了,那才是真的上了敵人的當了。

政委吳煥先同意軍長程子華的說法,並補充道"當務之急,是抓緊時間找到一突圍的線路"。

二、偶遇陳廷賢,跳出國民政府包圍圈,轉危為安。

會議結束後,軍長程子華便派遣幾十名偵察兵前去探路,只是,紅軍初來河南,在河南沒有一點群眾基礎,河南老百姓也是被這兵荒馬亂的時局以及強徵暴斂的國軍嚇怕了,不分紅軍還是國軍,都不願意沾惹是非,給紅軍指路。

1934年,一貨郎救2000多紅軍戰士;幾十年後才找到他,卻已時日不多

派出去的幾十名探路的偵察兵自然無功而返。此時,紅25軍戰士們士氣低迷,無處不瀰漫著一股悲壯的氣息。軍長程子華見狀,便親自帶領偵察兵前去探路,已給這兩千五百多戰士一個希望。

果然,上天對25軍還是眷顧的,就在那一條彎彎的山道上,程子華見一挑貨郎在行路,便上前問路,這一問之下,給紅25軍帶來了生的希望。

程子華在挑貨郎口中得知,他是山西人,名叫陳廷賢,經年累月到河南進貨,挑到山西售賣。知道一條通往陝西的鮮為人知的小道,並自願帶領紅25軍從此小道經過。程子華喜出望外,猶如放下千斤重擔般的說道"你可是救了我們紅25軍兩千五百多人的命了啊。"

在陳廷賢的帶領下,紅25軍踏上了這條通往陝西的的隱蔽逃生道,神不知鬼不覺的在國軍三路大軍重重包圍下逃脫,國軍三路大兵在河南盧氏縣捕了個空,連個紅軍的影子都沒見,氣的蔣先生氣不打一處來。

與陳廷賢離別前,軍長程子華握手道謝,"老鄉,辛苦你了,你是我們紅25軍的救命恩人啊。"陳廷賢趕緊擺手說道"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分別後,陳廷賢回了山西,紅25軍一路由陝南來到陝北,這才完完全全跳出國軍的包圍圈,轉危為安。

1934年,一貨郎救2000多紅軍戰士;幾十年後才找到他,卻已時日不多

三、苦尋恩人幾十年。

1949年建國後

,程子華榮升山西省委書記兼省軍區司令員,他曾多次派人到山西尋找當年救下他及紅25軍兩千五百多戰士性命的山西老鄉陳廷賢。

但是,每次都是無功而返,陳廷賢如人間蒸發了般竟毫無音訊。不止是程子華沒有找到陳廷賢,1955年,原25軍政治部科長劉華清也多次派人打聽,都以失敗告終。

時至1983年,山西政府再次派人尋找陳廷賢,才終於在盧氏縣找到了他,此時的陳廷賢已經是惡疾纏身,時日不多命不久矣。程子華和劉華清都沒有找到陳廷賢的原因,竟然是紅軍長征文獻記載出了錯誤,文獻中記載的是"陳廷獻",當然找不到陳廷賢了。1984年,時隔一年,陳廷賢重病身亡,享年72歲。

陳廷賢猶如上天對紅25軍的饋贈,在紅25軍危急存亡的緊要關頭,為紅25軍指明前進的道路,送來生的希望。他是無盡黑暗黎明前的一道曙光,是茫茫海夜上的指路燈塔。是打破黑暗的一道閃光。救下紅軍兩千五百多名戰士的性命,卻又默默消失的挑貨郎。

文/笙簫盡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