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鄉的幸福路徑,話說安化縣二十四小時健康茶生活時尚

大益陽客戶端記者 周雲峰 通訊員 劉剛貴

茶鄉的幸福路徑,話說安化縣二十四小時健康茶生活時尚

我國唯一以黑茶為主題的博物館。李良兵 攝

早上起床洗漱用茶牙膏刷牙,早餐吃茶早點;白天旅遊,走茶馬古道、遊茶香花海,沿途品韻味黑茶;晚上觀賞《天下茶道》大型實景演出劇,再入住茶園民宿,入睡前敷一個茶麵膜,夢裡與“茶花女”相遇……安化縣繪製24小時健康茶生活的“幸福路徑”,在梅山大地已成新風尚。全省鄉村文化旅遊節將在安化舉辦,不妨來安化,踏上一段幸福體驗之旅。

體驗一:秀茶顏 秀出美麗

任娟大學畢業2年,多次參加招聘考試,都因面試不佳而落榜。失意中,她與朋友到安化旅遊散心,無意瞭解到安化24小時健康茶生活。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返回時,順便買一套安化黑茶深加工延伸產品——花萊膚美容產品。

這個以前不愛打扮、長期低頭捧著手機的女孩,生活發生了改變:清晨起床,用黑茶元素的護膚水、精粹水,妝點芳容;每晚準時放下手機,敷上一片黑茶麵膜,一段有規律生活作息,任娟精氣神煥然一新。

3月份,任娟參加了一個單位的招聘考試,一改以往“戰況”,視頻面議得到了多個評委肯定,成功找到心儀的工作。

“遇見安化,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任娟高興地說,因疫情推遲上班,宅在家中的她,抽空學習了不少安化黑茶知識,通過網絡視頻自學和練習茶藝。4月初,任娟到單位上班後,因為她懂茶藝,單位一些商務接待、公務往來,領導都會安排任娟“秀”一回,讓不少同事羨慕不已。

“茶香,一切都香;心美,一切皆美。”如今,任娟把這段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科研技術慢一拍,傳統產業就“出局”。安化大力研發黑茶新產品,產業向縱深發展,最大程度地開發黑茶的保健功效,以茶為原料的醫藥、保健、化妝、功能食品等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湧現。

“我們生產的日化新產品,市場很走俏。”湖南華萊公司副總經理曾衛軍介紹,小試牛刀,曾創造了一週銷售9萬支黑茶牙膏的奇蹟。華萊公司把黑茶深加工作為發展新“引擎”,斥資數千萬元建設研發中心,與浙江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和湖南中醫藥大學科技聯姻,投資3.5億元建設花萊膚黑茶日用品生產項目。目前,公司僅日化這一塊,8條生產線可生產洗髮水、面膜、護膚水、精米、精粹水等系列產品,隨著產業鏈延伸,讓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得到滿足。

如今,安化黑茶不再停留在飲用上,以安化黑茶為原料的茶點、茶席、美容、保健、醫藥、日化等新產品的研發如火如荼。盛唐黑金公司研製的“小黑神”口服液,控制尿酸方面功效較好,已拿到藥品生產許可批文。

體驗二:品茶點 品讀風情

安化“茶二代”劉洋的茶桌,除了各類茶品多外,茶點、茶糕更是琳琅滿目,一口酥、蜜餞、曲奇等茶點類有20多種。

“這枚擂棗,用安化本地酸棗製作;黑茶酥,添加豐富的黑茶有益成分……”劉洋說,原村料選擇精緻精細,包裝精美,放在茶桌上都能感覺到秀色可餐。

90零後學舞蹈專業的劉洋,是胖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這兩年,他們把精力主要放在茶點的製作、經營。“劉總,你這個行業跨度有點大啊!”朋友說。他笑著回答,凡事一通百通,舞蹈呈現最美的自己,做茶點呈現最美的味道。

“泡茶、品茗、食糕,這個過程就是一種美的鑑賞與享受。”劉洋認為,喝茶是高品位的生活,茶點、茶糕的要求更高,他們研發團隊為把茶提取物融入茶食,做了不少實驗,如今把它們做成一件件吃得的藝術品。

年過五十的吳秋紅,曾教中學音樂15年,如今是湖南秋憶濃冰磧岩工藝材用品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最近20天嘗試網上直播,當年所學才藝用上派場,粉絲猛漲,銷售特別火熱。安化充分用好獨特名片——冰磧岩,精心打造精緻茶具、茶器和茶飾等,融入到安化黑茶文化和藝術之中。

每到華燈初上,安化縣城各個茶館雅客雲集,茶店、茶館熱湯沖泡,茶香飄溢,品著好茶,嘗著紅皮小籽花生、紅薯幹、木瓜乾等茶食糕點,把玩著精美的茶具,一種愜意油然而生。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富商名流,均能在茶館茶店間的方寸之地聚於一堂,談天說地,如同多年故交,讓安化人的夜生活豐富多彩。

很多遊客逛安化縣城後這樣感嘆:“領略麗江的風情在酒吧,領略安化的黑茶文化在茶館。尤其茶點、茶具這兩個特色,成了我們旅遊禮物必選。”

體驗三:走茶道 走入圖畫

到安化旅遊或訪茶問道,不走走安化“萬里茶道”,可能捧杯喝茶時,就會少了一種時間味道。

清代以來,晉、陝、甘等地茶商開闢了以安化為起點,至中俄邊境恰克圖的“萬里茶路”,他們相繼來安化產茶區採辦黑茶、紅茶,一時商賈雲集。

據說最盛時資江沿岸的小淹、江南、唐家觀、黃沙坪、酉州、東坪等集鎮茶行、茶號多達數百家,呈現出了“茶市斯為最,人煙兩岸稠”的繁華景象。如今,安化老茶商的蹤跡已去,茶市通往茶山、鄉村的古道上,仍保留了大量茶作坊、茶亭、錢莊、客棧、會館、碼頭、茶碑、古道、風雨橋等茶文物及文化遺存。眾多“萬里茶道”文化研究中,“起點”之爭眾說紛雲,但安化“茶道”絕對是一種歷史商業文化和黑茶文化,裡面帶著濃郁的老茶味道,以及時間味道。

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萬里茶道湖南段的鷂子尖古道、唐家觀古鎮、安化第一茶廠古建築群、渠江大安村及古茶園,均是茶道或茶道上重要節點,它們見證了延續至今的茶文化在東西方文明之間的傳承交流過程,保留下古梅山人創造以山地生活空間為核心的茶環境。

踏著一條光滑的石板路上,拾級而上,沿途觀賞古樸茶作坊、茶亭,無意間,依稀還能聽到馬幫的鈴聲和運茶人茶歌。

體驗四:遊茶園 遊目皆詩

茶鄉的幸福路徑,話說安化縣二十四小時健康茶生活時尚

在唐溪茶園採摘春芽。安化縣委宣傳部 提供

凡是攝影愛好者,到安化肯定會去跑幾座茶園,雲上茶園、唐溪茶園、團雲茶園、荊竹園茶園、江南萬畝茶園等,這個時節,絕對是拍攝的最佳時機。偶遇一群採茶姑娘一邊採茶,一邊唱茶歌、茶調,穿梭於茶山之間,也是拍抖音、快手最不願意放棄的時段。

一方山水一方茶韻。安化獨特地理環境和茶園模式,是安化茶以及黑茶品質的保障,36萬畝茶園遍佈全縣各山村,可謂走進安化風景秀美的地方,都到看到茶樹、茶園,聞到茶的清香。

高山雲霧出好茶。安化縣山清水秀,峰巒起伏,境內有六步溪國家自然保護區、柘溪國家森林公園、雪峰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環境極為優越。地處黃金北緯28度,是世界上冰磧岩最集中的地區,約佔整個地球含量的85%。安化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土壤風化完全,石礫較多,多雜色,通透性能好,富含有機質和各種礦質營養元素。茶樹生長健壯,葉中有效品質成分和保健營養物質豐富,冰磧岩和獨特的生態環境是安化茶品質好的另外原因之一。

為做好“地道安化茶”,安化一直堅守“小塊茶園”理念,倡導“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態茶園戰略,致力打造一萬片小塊生態茶園。茶樹和林木交錯,吸山川之精華,在萬山溝壑、莽莽叢林中姿意生長,這些小塊茶園顯而易見是最為綠色、有機、環保的。

以茶促旅,以旅興茶。近年來,安化注重打造茶園觀光項目,推廣茶園景觀化,園中種花、園中設景,連續開展3屆最美茶園評選,打造出幾十座安化最美生態茶園。同時,著力推進茶山、茶湖、茶帶、茶路建設,處處彰顯“茶”特色,形成“以點集群、連群成廊、走廊帶區、片區發展”的全景旅遊體驗格局。藉助天然優勢,將茶產業發展與茶園觀光、民俗風情、林旅融合、森林康養等有機結合,大力推廣茶園景觀化,園中種花、園中設景,豐富茶旅內涵,加深茶旅文產業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

在安化,問茶之行、尋茶之旅、品茶之路,令人流連忘返,“走茶馬古道,品安化黑茶”的遊客年均200萬人次以上,安化茶旅產業及關聯產業從業人員達到35萬人,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寫就了安化樣本。

體驗五:食茶宴 食味珍饈

初聽“綿羊尾”這道菜,感覺是道西北名菜,可它是安化“梅王宴”菜單中的一道甜菜。安化部分山村辦紅白喜事,接待最重要客人,必上這道菜。

這道菜製作簡單,但要做好做精卻有難度。它選用豬板油切成小條,拌上糯米粉,滾上白糖,放入熱油中,炸成綿羊尾巴形狀。

這道山村菜為何進了大宴席呢?安化縣梅研會顧問李翔告訴記者,梅研會推出梅山文化七個一工程之一的“一桌菜”--“梅王宴”,組織一個專家團隊,深入全縣收集各種菜式,加工及做法,前後有200多道安化本地菜進入“梅王宴”菜庫。

梅王宴堅持走“野”性、生態性的路線,“梅王宴”在縣城7家知名餐飲企業推出,如馬幫肉、排幫魚、瑤家鍋等名菜已深受食客喜愛。特別馬幫肉用黑茶煮制去油脂,大塊肥肉吃下去,雖然嘴角流油但不覺油膩,2018年獲得我市“十大美食”榮譽稱號。好菜上,來好酒。梅山文化產業發展公司與茅臺鎮一家酒廠合作,根據梅王宴菜式風味,釀製勾調一款“梅王宴”的白酒。

擁有“湘中藥庫”美譽的安化,中藥材產業做得風生水起,去年成功開發出安化藥膳菜譜,以安化道地藥材為原料,十道健康養生的藥膳近將推出,讓您旅遊安化吃得健康吃得好。

體驗六:賞茶戲 賞心悅目

茶鄉的幸福路徑,話說安化縣二十四小時健康茶生活時尚

中國只有安化有的世界茶王安化千兩茶製作工藝,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劉波 攝

品牌推介,必須文化唱好戲。安化黑茶在傳承發展中,衍生出豐富的茶藝、茶歌、茶曲、茶舞、茶戲。在“安化黑茶”茶葉品牌建設,安化採用新聞宣傳、文藝植入等創意手段,用匠心講好安化黑茶故事。

“風來得正是時候,吹亮漫山的花朵,遠去了古道的馬鈴,飄來你的腳步……”到安化旅遊,這首清新悠揚《你來的正是時候》歌曲,如用怡美清香的濃濃茶味兒,深入您的心靈深處,不經意間跟著哼唱。

“壓起來咧——把槓抬呀!重些壓咧——慢些滾呀!大槓壓得好呀,腳板穩住動呀……壓了一輪又一輪呀……”每次國內茶葉展會,只要安化千兩茶號子表演隊進場,古樸大氣的安化千兩茶踩制過程表演,準能掀起展會高潮,吸引參展嘉賓駐足觀看。同時,安化加大茶藝、茶詩、茶詞、茶歌、茶舞、茶畫、茶戲等方面挖掘創作力度,網羅一批文藝達人,每年春茶開園節,都能推出一臺黑茶故事、歌舞的文藝盛宴。

斥資1.5億元的《天下茶道》大型實景演出劇正在緊張打造之中,由中國實景演出創始人梅帥元執導,與國內外知名導演及文化藝術創編團隊合作,深度挖掘的梅山文化精髓,吸納黑茶製作工藝的原生態歌舞,創新編排手法,融合舞臺聲、光、3D成像等高科技手段,將舞臺搬進安化大茶山,在神韻梅山的山水間講好安化黑茶故事。

“茶藝盛行,讓安化造就了一批優秀的茶藝師。”華萊茶學院負責人陳勳告訴記者,她就是一位真實的受益者,從普通茶藝師到白領。陳勳認為,“茶藝引進音樂、茶道、插花以及美術,提高了安化茶人的生活品質,也吸引了到安化旅遊的客人。”

體驗七:宿茶莊 宿在仙境

茶鄉的幸福路徑,話說安化縣二十四小時健康茶生活時尚

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藝術設計展的梅山文化生態園,集歷史文化、生態旅遊、生態農業、休閒農莊於一體的活動平臺。 戴愛玲 攝

“伴茶山雲霧,抱松間明月,這種方式在芙蓉山‘呆住’光陰。”這是一位長沙驢友近日夜宿仙溪鎮芙蓉村一茶莊,在微信朋友圈寫下詩一般的感受。

在40公里外的江南鎮雙公山居民宿夜宿,又是另一種詩一樣的意境。這裡周邊皆是成片的生態茶園和有機農場,山居內的客房、家庭房被綠樹環繞,配置不低於城市星級賓館,被竹籬笆環繞,隱私性很好,晚上靜得能聽見頭髮落在枕上的聲音。?

半山隱宿是縣城頗有名氣的民宿,半山之中被一片綠意包裹,可遠觀縣城繁華街景,近看山林環繞、竹海掩映,一切顯得靜謐安靜,甜蜜的睡夢中,說不定還有美麗的茶仙女入夢。

在雲臺山上,由老房子改造而來的吊腳樓分佈山中,渺渺炊煙從農家冒出,耳邊的蟲鳴鳥唱讓人忘記了城市裡的車水馬龍,住在這裡如同仙境之中。

安化開展最美茶莊民宿評選,引導茶園民宿產業健康發展,加快推動個性化住宿產品的快速發展。它不僅讓遊客在安化茶莊民宿住得舒心、行得安心、玩得開心,更是作為橋樑與文化嫁接,讓遊客深度體驗茶鄉特色。

體驗八:說茶事 說與時光

資江兩岸的山水安化美不勝收,每座風雨廊橋,每個古茶市、茶亭,每塊碑刻,都有一段豐富的茶故事,讓人聽入神入迷。

安化黑茶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其背後承載的,是中國茶文化的輝煌歷史。明清時期,安化黑茶生產銷售達到極度繁榮,天尖茶,千兩茶等極富盛名的茶類享譽全國。

近十年來,安化縣著力揭開黑茶的歷史面紗,做好黑茶文化傳承工作。資江之畔,一座佔地10畝、投資4000萬元而建的中國黑茶博物館,採用中國傳統樓閣式建築風格,工藝精湛,造型宏偉,融收藏展示和觀光旅遊於一體,是我國唯一一個以黑茶為主題的博物館。置身其中,遊客可以靜靜地閱讀安化黑茶的前世今生。

博物館不遠處的黃沙坪鎮古茶市,再現“茶市為斯盛”。漫步在寬闊的石階碼頭上,走進一間又一間古樸的茶行和錢莊,水運時代黑茶交易的盛況景象,彷彿就在眼前。

追溯安化歷史,不少文物古蹟都被賦予了茶文化的因子。這幾年,安化縣每年投入數千萬元,保護和修繕古茶亭、古村落等,“世界只有中國有、中國只有安化有”的世界茶王安化千兩茶製作工藝,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新建了梅山民俗文化博物館等一批文化窗口場館,讓黑茶“家底”記憶更加厚重。

誕生了世界第一塊黑磚的白沙溪茶廠博物館,中茶的百年木倉、鋸子車間,它們雖是黑茶企業,但也是安化旅遊線路的一個個重要景點。

安化是梅山文化發祥地,安化組建梅山文化研究會,組織相關課題研究專家,深入挖掘梅山文化底蘊,近100次調查,足跡遍佈東坪、梅城等10多個鄉鎮,完成了《梅山百匠》《梅山傳統飲食文化研究》《梅山民間故事》《梅山醫俗》等課題的調研,確立了“芙蓉山大戲”“清塘山歌”“梅山佛音武術”“梅山古法皮紙”等16個梅山傳承掛牌保護項目,切實喚醒了“文化記憶”,讓黑茶文化精髓重現風采。

茶鄉的幸福路徑,話說安化縣二十四小時健康茶生活時尚

展開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