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前台和会籍正在从健身房消失?

最近我们跟一家老牌俱乐部交流,它是所在省份的头部健身俱乐部,拥有40多家门店。非常典型的传统俱乐部,采取的是“高举高打”策略,定位中高端人群,都是上千平米至数千平米的大型店,店面装修、硬件配置考究, 尤其注重服务品质。在近乎军事化的管理风格之下,店面效率很高,即便今年在疫情冲击之下,也取得了过人业绩。

有意思的是,看似传统的外表之下,这家俱乐部内部在“悄悄”改变。


去年这家俱乐部的高层就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于是下令所有店面压缩编制,首当其冲的就是前台岗位。同类型的传统大店通常设置4-5个前台,而这家俱乐部只设2-3人,在个别面积较小的门店甚至不设前台。

而在一些新兴的更小型的健身房,甚至前台与会籍都不设。取而代之的是设置了专职的运营人员,或是由店长、教练兼负运营工作。

为什么前台和会籍正在从健身房消失?| 健身房运营小课堂


“运营”这个词,不新鲜。除了互联网领域常说的新媒体运营、电商运营、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等等,健身房也有了运营的概念。

过去在传统健身房中,是没有“运营”岗位的。


比较接近的是“前台”岗位,负责会员进场、会员信息录入、张贴俱乐部通知、接收客户投诉、辅助店长进行门店琐事的处理等等,他们不为业绩负责,可能存在的业绩就是租柜、卖水、卖商品这些收入,更多的职能是基础的客户服务。

另外就是“会籍顾问”岗位,他们基本是要保证俱乐部会员的拉新、留存、续费、转介绍等工作,他们需要服务会员,且为业绩负责。当然在传统经营中,会籍顾问给人更多的是“销售”印象。

近两年健身场馆出现了名为“运营”的岗位,并通过“运营”岗位取代了原来的前台、会籍等岗位。例如一家门店设置1个店长,1-2个运营人员,承担了店长、会籍、前台运营等工作,比较综合,既要服务会员,也要对门店的业绩负责。

这种改变,从表面看是人力组织架构的调整,实际上是健身场馆从粗放的销售模式,向运营导向的转变。

那么,到底什么是健身房运营?我们为什么要以运营为导向开展场馆经营?


这需要我们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运营的对象是谁?

运营源于用户,健身房运营就是源于会员。所谓健身房运营,实际上就是对场馆用户即会员的运营。运营对会员的活跃出勤、会员的满意度等产生作用,进而提高会员的留存续费、提高BR转介绍。反之如果对会员缺乏运营,就会有投诉、满意度降低、退卡、会员沉睡等等问题。


2、运营的目标是什么?

降本增收,提高效率,实现场馆经营目的。运营既是对人的运营,更是对场馆的运营。我们可以从经营数据中分析出,降本和增收的存在机会,并需要明确知道降本降到了哪里,增收可以增在哪里。


3、如何开展运营工作?

有效的运营工作需要几个支撑点,一是员工的执行与效率,二是有数据可依,三是充分激活会员。这里我们既需要好用的工具,也需要对应的方法套路。

小结一下,究竟什么是健身房运营?


为什么前台和会籍正在从健身房消失?| 健身房运营小课堂

拉新、留存、续费、转介绍有多重要,运营就有多重要。


降本增收对场馆有多关键,健身房运营就有多关键。

这篇我们先明确什么是健身房运营,接下来我们会通过系列内容逐一分解,健身房运营的思路和有效方法,包括:如何用数据驱动运营、如何进行会员价值分层、如何优化运营管理架构与运营效率等系列内容,欢迎大家关注运动公社运营小课堂。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