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孩子受伤、失败,怎么可能不管他!」年轻世代的无聊症候群

「我的孩子上初中后,变得懒散、消极、被动,不仅无心课业,还对未来没目标,对生活没想法。他唯一的嗜好,就是整天玩手机、打手游。不给他玩,就说好无聊,但又不去找点正经事来做,每天无精打采,真令人看不下去!」

  • 有效肯定的三十种变化,让赞美转化成正向成长动力
「我怕孩子受伤、失败,怎么可能不管他!」年轻世代的无聊症候群

每隔一阵子,就会有家长来找我,抱怨他的孩子有上述「症头」,并且总会问:「我们家庭健全,夫妻相处和谐,经济状况也算不错,从小提供他很好的学习条件,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

一个孩子会变成这样,原因有很多,需要细究才能晓得。然而,这几年来我确实发现,有愈来愈多如此消极被动的孩子,他们的眼神中,完全找不到年轻孩子该有的青春光采,只有一副厌世的嘴脸。这是我常说的,青少年时代的「无聊症候群」。

什么是「无聊症候群」呢?最大的特征是:对现在没想法、对未来没方向,大人要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虽然不反抗,但也只求应付过去就好,对任何事情都呈现「无动机」的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无聊症候群」呢?就我的观察,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就缺乏「可支配感」,也就是他们很少(或无法)感受到,自己能掌控自己生活中的大小事。到最后他们也放弃争取,只要配合大人的安排就好。

当大人过度热心,帮孩子规划好每日生活的一切,小从穿什么衣服,大到交什么朋友、时间如何运用、假日如何安排、学习什么才艺……甚至研读课业的计划,都是由父母一手决定。那么,孩子当然感受不到,自己对生活有任何可支配感。

「我怕孩子受伤、失败,怎么可能不管他!」年轻世代的无聊症候群

问题在于,为什么父母要帮孩子主导一切?

这反映出父母本身的焦虑:在孩子小的时候,是担心他受伤;等孩子大了,则是担心他的人生失败。所以身为父母,总要一手掌握孩子的一切,才会感到安心。然而,你的苦心却向孩子传递一个讯息:「我不信任你拥有做决定的能力,因为你『能力不够』或『做不到』。」

长久下来,孩子吸纳这些来自大人的信念,便会发展出自我否定的心理倾向,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得到;久而久之,即使依然渴望能主导自己的人生,却连积极争取的动力都没有了─这就是典型的「定型心态」:不相信可以透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况或未来。

「可是,我们都有让他自己决定呀!」有不少父母会这样回应。问题是,我们让孩子决定后,真的有尊重他的决定吗?

大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请孩子自己做选择,但当孩子决定之后,又推翻他的决定,否定他的选择。如此,孩子就学会一件事:「反正我怎么决定都是错的,干脆不要决定算了!」

一个时常被否定的孩子,也会感觉对自己的生活缺乏可支配感。小从放弃打理生活中的琐事,大到放弃自己的人生;当然会对什么事都兴趣缺缺,只是消极配合。而在手游世界里,孩子能找回些许的人生主导权。于是,手游就成了他现阶段人生中,唯一的心灵寄托。

试想,如果你在职场上能发挥的空间有限,都只能听命行事;得不到肯定就算了,多做还多错时,相信你也会选择闭上嘴,听话照办就好。而每天去上班,当然也会是一副厌世的嘴脸!

「我怕孩子受伤、失败,怎么可能不管他!」年轻世代的无聊症候群

避免「定型心态」,发展出「成长心态」的路径

你可以试着揣摩,关注在不同的焦点,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以下从脉络、层次、佐证三方面详细说明。

1.脉络:聚焦在表现的「过程」,多于聚焦在表现的「结果」。

当孩子面对生活挑战或任务时,我们若能时常将肯定的焦点,放在执行过程中,孩子展现出来的努力、坚持、弹性、态度或良善动机,孩子也会跟着注意到这些,而不会只在意成绩表现或结果如何。因为,结果不如预期,孩子便会提早放弃;结果符合预期,孩子也容易患得患失。

2.层次:聚焦在「可改变」之处,而非「难以改变」的固定特征。

要尽量去肯定那些对孩子而言,有可能改变的能力或特质,像是努力的程度或投入的时间,或者是诚实、善良、体贴、正直等美德─孩子可以选择是否要这么做(或做到什么程度)。因为改变是可能的,当正向聚焦在这些层面上时,孩子也愿意继续做更多、做更好。

相对的,身高、体重、天资、外貌或出生背景等,这些看似天生、固定或难以改变的特质、条件,要尽量避免提及;否则,孩子很容易相信,一个人的成功是天注定,是专属于那些幸运儿的,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拥有。

3.佐证:大量运用「自我比较」,见证自己的进步。

最后,尽可能引导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较。因为,向外比较,永远有比他还要强的人;标准比较,永远找得到更高的标准,常令人感到挫折。若是自己与自己比较,引导孩子看见进步的轨迹,并与孩子进一步讨论:「你是如何帮助自己,愈来愈进步的呢?」为孩子在心中拉起努力与进步之间的关联,孩子会因此相信:「透过努力,我有可能愈来愈进步。」并相信改变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