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練習漸入佳境的一個特徵

小兒從小學一年級起就在加拿大,一直到去年進中學。這讓我有個機會一窺加拿大的教育。

這裡的小學,三年級開始學乘法,不過學校裡是不教乘法口訣表的。這裡的小朋友知道乘法的原理,譬如,3X4就是有3個4相加,所以他們做乘法很慢,就是慢慢加,雖然做得慢,但也能做。只是小朋友很長時間裡都在做一位數的乘法,看得我都急。

反正帶孩子也沒事,我就讓小兒在三年級的時候背了乘法口訣表,從那時開始,到現在6年級,數學都沒什麼大問題了——因為6年級還在練習乘法。

太極拳練習漸入佳境的一個特徵

記得我小時候,好像也是三年級左右開始學乘法。記憶中,老師是直接讓我們背乘法口訣表,以至於很長時間,我不知道3X4就是4個3相加,但這一點也不妨礙我知道3X4等於12。

知道“3X4等於12”,不管知道不知道原理,只要知道等於12,並且記住了,就等於在心裡做了一個標記,以後我們可以以這個為基礎去做30X4,或者13X4。這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最終我們大部分人看一眼就知道3X4等於12,這在《刻意練習》一書中被稱為“心理表徵”。

中國小朋友因為背乘法口訣表,所以很快建立起大量的關於乘法的心理表徵,在解決乘法題時,很長時間裡相對其他小朋友有明顯優勢。有些印度人會背11到19的乘法口訣表,他們的優勢更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小朋友也會記住3X4等於12,也能建立起這一套心理表徵,所以,最終那些小朋友也學會乘除法。

在拳架運行過程中,一般大家都知道要松肩,什麼是松肩?郝月如老先生在《十三身法》裡說:何謂松肩?以意將兩肩鬆開,氣向下沉,意中加一靜字,謂之松肩。

大家行拳檢查松肩這一要求的時候,會不會背一遍老先生的話:以意將兩肩鬆開,氣向下沉,意中加一靜字,謂之松肩。

當、然、不、會

太極拳練習漸入佳境的一個特徵

我在行拳過程中,是檢查一下肩部位置就過去了。這就是因為我建立了“松肩”的心理表徵。當然,除了松肩,還有十二條基礎的身法要求,什麼含胸啊,拔背啊,裹襠啊,護肫啊。在行拳過程中,沒有人靠背誦十三條身法文字來練拳的吧?反正我不是靠背誦條文來練拳的。

我是把這些條文落實到身體,然後身體會產生感受,行拳中就是抓住這些感受來練拳。動作到位了,身體的感受會告訴我。

——這種練習方法,在《刻意練習》這本書中,就被稱為建立起了心理表徵。

太極拳拳架練習,需要建立起很多心理表徵。有了這些心理表徵,練拳就會效率高,你自己會覺得氣感十足,旁人會感受到你練拳精神聚集。

在公園裡、廣場上群體練拳,容易受周圍人影響,受旁邊廣場舞等活動的影響,一般人很難建立起心理表徵,接近百分之百就是在隨波逐流做做廣播操而已。這就是《刻意練習》這本書裡指出的,小提琴練習者需要大量的時間單獨練習。

不過,還是會有人建立起心理表徵,雖然慢,就像加拿大小朋友6年級還在做一二位數的乘法那樣,但畢竟開始脫離太極操了,這種人一個很明顯的特徵:

開始單獨練拳了

太極拳練習漸入佳境的一個特徵

有一些朋友注意力比較容易集中,在落實身法的過程中,也形成了身體感受,一會兒這裡熱了,一會兒那裡脹了,就是通常說的氣感。有氣感的人,就是容易建立起心理表徵的人。不過真正地要練出太極拳功夫,還得建立起正確的心理表徵。

萬一建立心理表徵錯了,就像把乘法口訣表背成三七二十三、四八三十七一樣,是不可能正確進行乘除法運算的。一些練習太極拳很用功的朋友,始終沒有很大進步,也是如此,對於身法要求,他們沒有建立起正確的心理表徵。就像我前面舉的例子:松肩,是十三身法裡比較簡單的要求,不過說句老實話,真正做好松肩的人,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