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養學霸?抓住這三點就可以了,越早越好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正確定位。不要把自己當成領導。領導是最招人煩的,一天到晚橫挑鼻子豎挑眼,就沒有你一件可心的。孩子不是下屬,你當成下屬,總挑毛病,那麼你們將會成為“敵人”。結果是“讓他向東他向西,讓他攆狗他攆雞。”


想培養學霸?抓住這三點就可以了,越早越好

孩子的未來牽動所有父母的心

不要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管,現在這個社會,孩子經驗有那麼少,你什麼都不管,早晚他會讓你想買後悔藥。

所以要管,但不可多管。管好這三件事,其他的事早晚稍加引導就好。

第一件: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

想培養學霸?抓住這三點就可以了,越早越好

多麼相似的父子倆


習慣成就非凡,天才絕非偶然。一朝習慣,萬事易成。

孩子的習慣多來自於父母。誰養的孩子隨誰,為什麼?孩子還小,自然而然的跟著大人學,這很正常。所以你每天晚睡,孩子也會跟著熬到半夜。你整天抱著手機不撒手,孩子也會趁你不注意拿過手機來劃拉,甚至和你爭搶。你想讓孩子養成什麼樣的習慣,自己就先養成什麼習慣吧!

早睡早起,多看書,少玩手機,做事認真,當天事當天清,東西擺放有規律······

第二件事: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愛學”是“會學”的前提,而“會學”是“愛學”的保證,“會學”才能“學好”。

孩子小時候都是一個個“十萬個為什麼”,家長不要做“萬事通”。孩子問問題是孩子對生活的的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說明孩子追求進步,有學習的慾望。不要不耐煩,也不要隨便回答。引導孩子做個實驗,查查書,查查電腦,通過採用多種手段獲得答案,比你直接告訴他要好得多。孩子需要的不是答案,好多問題孩子大了自懂。關鍵是這個尋求答案的過程。沒找到答案也沒關係。事實上許多問題是不好回答的,可以告訴孩子大家共同努力,通過別的途徑或者長期試驗找出答案。這個過程就是學習,學習了但沒結果也很正常也算一個挫折教育。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其他兩個的基礎和前提:培養融洽的親子關係。

想培養學霸?抓住這三點就可以了,越早越好


要做一個合格的引路人,而不是指揮者和裁判,更不能是“法官”。

孩子由於生活經驗少,所以受的約束和限制也少。觀察事物的角度往往出乎成人的預料,思維方式也是成人無法理解的。所以只要孩子不是陷入到死衚衕,別輕易瞎指揮,更不要瞎摻和。每一次犯錯都是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零部件,你讓這些零部件都缺少了,將來“孩子”這臺機器運轉起來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不要對孩子所做的事輕易判斷對錯。要引導孩子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他的思路和解決辦法。你可以幫他分析,引導他找出比較好的解決方法。

總之,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認為你們是可以無話不說的“好朋友”。而不是一個鐵面無私的“包青天”。你的建議孩子才能聽;他的想法才能告訴你。

養孩子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況我們還想讓他一定要比我們強吶!

我是老邢,願意和你共同為孩子成長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