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一個不常被提及到的原配

《紅樓夢》一個不常被提及到的原配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畔開端實在寧

秦可卿是《紅樓夢》裡一等一美貌又聰明的女子,賈母曾誇她好看,只是她一出場到了第十三回就歸西了。

秦可卿到底是誰呢?

只說因素與賈家有些瓜葛,故結了親,許與賈蓉為妻”,接下來就是講她在寧國府的生活,但是作者並沒有說明她的出生來自何處。

秦可卿的來歷

我從資料上去查閱了, 秦可卿的原名是叫做秦可卿,她的乳名叫做可兒。

秦可卿是個棄嬰,被養生堂收養,秦業就抱養了她,給她起了個小名喚可兒。

秦業五旬之上生了秦鍾,就是秦可卿無血緣的弟弟,秦業為官清廉,宦囊羞澀,家境清寒。

十分重視對秦可卿姊弟倆的教育。

秦可卿長成個大美人後,嫁給賈珍之子賈蓉為妻,脂硯齋評她貧女得居富室。


原來豪門是夢一場

本以為出生並不算富貴卻能嫁入豪門賈府當長孫正房,也算是老天的眷顧,但秦可卿得嫁豪門,只是錢與色的交易罷了。

她的養父秦業沒什麼大本事,弟弟秦鍾因為付不起學費,就失學了,由此可見秦家貧寒是真。

秦可卿嫁到賈家和王熙鳳不一樣,王熙鳳孃家也是豪門,四大家族之一“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請來金陵王”的王家,王熙鳳和賈璉的婚姻可謂是門當戶對,強強聯合;她的姑媽又是王夫人,所以她在賈府很快進入了權力核心層,只有她欺負別人的份,沒有人敢欺負她。

沒有強大的後臺偏偏自己性情又不爭氣,只能成日憂愁。

《紅樓夢》一個不常被提及到的原配

寧國府的暗地裡那些糟爛事

秦可卿的豪門婚姻有多慘,賈珍和賈蓉父子已經道德淪喪到,失去了最基本最正常的人性。

原著已經刪減了那部分道德淪喪的章節,我也不好去講這部分的內容,最後把秦可卿寫成是因疾病歸西的。

但是在第七回中有一部分牽引,焦大醉罵眾人道:祖宗如今生下這些畜生來,每日偷雞摸狗,爬灰的爬灰,養叔子的養叔子,罵得人盡皆知後,大概都可以猜出來寧國府的那些糟爛事,正是因為這些事情暴露就加重了秦可卿的病,也加速了她的死亡。

光寫了她的淒涼部分,其實也有好的部分,原著裡面描寫對她算是仁義了,因為她的婆婆尤氏算是一個貼心好婆婆,沒有因為她的出生等等情況為難她,反而體恤她身體不好,日夜操心她的健康。

所謂紅顏多禍水,福大命薄,無福消受。

歸西前託夢,道出兩府命運

在第十三回時秦可卿歸西前託夢給王熙鳳,說“還有一件心願未了,非告訴嬸子,別人未必中用”。

這個心願是什麼呢?

原來她早已看出賈府江河日下的衰敗跡象,原文:“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又道登高必跌重,否極泰來,榮辱自古週而復始,豈人力所能保”,又覺察出有兩件事未妥,一件事祭祀沒有一定的錢糧,另一件就是家塾沒有一定的供給。

然後她也給出瞭解決的辦法,在祖墳的附近多買房置地,祭祀供給的費用就出來了,另外把私塾也設在這裡,萬一將來家族敗落了,即使有了罪,這個祭祀的產業也不會被抄,子孫還可以回家讀書務農,有個退路。

可見她是比王熙鳳更懂得深謀遠慮,她的智慧和遠見,以及責任心,可惜再無施展的舞臺,連生命都迫不得已凋零了。

這樣的悲劇讓我想到是天妒英才,她算是英年早逝。

解說秦可卿的內心

秦可卿為什麼一定要死呢?

我們都知道要在複雜的社會立足裡,必須要有顆強大的內心,不然很容易被困難打倒。

因為秦可卿沒有王熙鳳那般剛強的性子、處事的圓滑,最後因為長年肝積抑鬱不能傾訴便撒手人寰,無人能救了。


《紅樓夢》一個不常被提及到的原配

有點像我們現在的抑鬱病,對這個病症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輕度只是影響心情,重則要性命。

其實古代生活是蠻痛苦的,有痛不能言,話不能亂講,最好的朋友來看她,她也必須要把場面話講到位,“這都是我沒福。這樣人家,公公婆婆當自己女兒似的待。嬸孃的侄兒雖說年輕,卻也是他敬我,我敬他,從來沒有紅過臉”

這樣的豪門其實並不少見,常常有人說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在自行車上笑,遇不到喜歡的人,就找個有錢人嫁了,至少這樣有錢可以在物質上過得好一點——我勸你, 算了吧,如果你沒有強大的內心,足夠的優秀,還是不要去蹚渾水了,其實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有人懂你心,累了有人疼,哭了有人哄,生活有煙火氣,也足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