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我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创造全国典型

生态环境更美 绿色底蕴更厚

——“十三五”我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创造全国典型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余 锋 通讯员 韦夏妮 蓝皓璟

广西良好生态的金字招牌内涵丰富,既有自然生态禀赋好的天然之意,又有生态环境保护好的实践之功。“十三五”期间,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保护和修复、环境监察执法、环评审批等方面,创造了一个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案例和数据。

打赢污染攻坚

擦亮金字招牌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广西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不仅事关全区人民的饮水安全和经济发展,还关系到下游的广东及香港、澳门的用水数量和质量。

12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0年1—11月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排名,广西9个市入围前30强,其中4个市进入前10强,柳州水质更是继今年9月、10月之后继续领跑全国。自去年5月生态环境部首次对全国水质前30强进行排名以来,广西始终保持全国前列,是入围城市最多的省份。

“十三五”期间,广西在碧水保卫战中坚持“保好水治差水”原则,稳步推进漓江南流江九洲江钦江(以下简称“四江”)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西江流域成为全国首个建成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的大流域。其中,玉林市创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解决了跨省区流域环境治理难题,成为2018年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项(广西4项)典型经验做法之一;九洲江污染治理成为跨省区流域环境治理典范,其水质不但在短短数年内取得显著改观,还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跨界河流流域治理的现实窗口。

今年以来,“四江”水质均达国家考核目标要求,漓江水质始终保持Ⅱ类以上水质,南流江九洲江钦江由原来的劣Ⅴ类提升至Ⅲ类,昔日的“黑河”变成今天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当地群众幸福感大大增强,同时也助推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近年来,广西坚持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在蓝天保卫战中持续发力,先后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系列法规和举措,建立紧盯工业污染治理、秸秆禁烧管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城市扬尘治理的五维攻坚体系,探索出污染应急响应启动早、应对措施尺度掌控好、监测装备全、预报预警准、指导服务有力、预警问责到位的六步攻坚战法。

“十三五”期间,广西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良好。今年1—11月,全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大幅改善。其中,优良天数比率为98.3%(同期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率87.9%),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两项指标均创下我区有监测数据以来同期最好记录,实现全区14个设区市全面达标,圆满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

为了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十三五”期间,广西还围绕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危害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两大突出问题,坚持源头治理、系统实施,大力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和危废固废管控,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走在全国第一梯队。目前,广西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控制,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圆满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全部划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加强生态保护

厚蓄绿色家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12月20日,记者来到南宁市那考河湿地公园,只见河水清澈见底,与岸边绽放的美人蕉相映成趣,一幅清水绿岸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这个在2017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的生态综合整治项目,近年来成为市民和外地游客打卡拍照留念的网红地。

“十三五”期间,广西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的基本技术路线,以及系统排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方法步骤,因城施策,多措并举、水岸同治,系统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目前,南宁市、桂林市、贺州市正在全面打造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十三五”期间,我区严格划定生态红线,综合实施山水林田湖海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天然林、公益林保护以及珠江流域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推进“南红北柳”湿地修复、“银色海滩”岸滩整治等海洋生态整治修复,切实保护好红树林等珍稀植物和动物,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近年来,全区红树林面积呈止跌复苏之势(目前超过7300公顷),居全国首位。

为了让八桂大地生态环境越来越美,“十三五”期间,广西还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 坚持一手抓生态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保护治理。目前广西已成功创建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广西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县总数全国排名前列。

积极改革创新

激发环境潜能

怎样把广西生态优势转变为环境优势和发展优势?“十三五”期间,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在顶层设计上,坚持信息化统一建设思路,健全大数据建设信息平台,重点打造电子政务服务,进而形成了以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广西环保云”,为广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发挥了巨大效能。

近年来,广西率先在全国实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三级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全面覆盖,走在全国前列。依托该系统,我区环境监察执法部门在严惩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着眼服务经济发展,兼顾好监管力度和服务,依托数据库资源,制定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充分运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及时提醒企业正常运行治污设施,帮助企业合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为把好经济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的“关口”,“十三五”期间,广西环保审批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三级联网,并与自治区发改委并联审批系统,与自然资源、水利、林业、农业农村等厅局有关系统进行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和业务协同,用数据分析与决策,形成咨政报告等研究成果,每年出版《广西环保蓝皮书》,提升环保服务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能力。

如今,申请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只要提供申请书和环评文件,经法定公示后,10个工作日内便可取得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批复。与其他省区环评审批用时相比,广西在自治区本级环评审批效率上处于全国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