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我和兩個寶貝

六月底,我升級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剛剛過去的9月1日,是我做全職媽媽滿一年的時間。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在這一年,我帶著大寶,孕育著小寶,訓練並養成了兩個習慣。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做媽媽之前要先做好自己,優秀的媽媽才能培養優秀的孩子。媽媽不斷成長才能看到孩子的成長和未來,而不是僅僅盯著孩子的現在和缺點。

接下來說一說,我正在養成並持續要堅持的是哪兩個習慣呢?一是規律的作息——早起早睡,二是保持輸入輸出。

第一個習慣——規律作息,早睡早起

聊到早起,我瞬間成為話癆。咱們群也有很多早起的鳥兒。

梭羅曾說:在一天之中,清晨最值得懷戀和紀念,這是一段讓萬物醒悟的光陰。

做上班族時,早起讓我避開了出行早高峰,避開了排長隊進地鐵站,避開了貼在擁擠的人群中,告別了踩點打卡,躲在電腦後面偷偷吃饅頭解決早餐的生活,過上了走路帶風一樣刷卡進出地鐵站、翹著二郎腿、悠閒輕鬆地享用早餐的生活。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成為全職媽媽後,早起更是我每天從容安排做家務、遛娃和成長自己的法寶。

作為一名全職媽媽,我的生活分為孩子醒著和睡著,孩子醒著的時候,基本沒有做自己事情的時間,全是陪著孩子吃喝玩,只有孩子睡著時,世界才安靜下來,我才得空。

而比孩子早起兩三個小時,就是我最大的空閒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盡情享受自由,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享受寫完一篇文章帶來的成就感或是寫完感恩日記帶來的知足,享受做完喜歡事情帶來的滿足和踏實感。

深圳五點的早晨,經常清晰地聽到樓下清潔工清掃地面發出的掃帚聲,經常聽到隔壁樓棟賣營養粥大叔把粥倒桶裡時勺子和桶發出的碰撞聲,還能聽到老公睡熟中的呼嚕聲,以及孩子偶爾說的夢話,“媽媽,不要,不要”。

婆家五點的早晨,遇上趕集,摩托的喇叭聲和熟人碰面的寒暄話,隨著天越來越亮,嘈雜聲越來越多。遠離嘈雜聲,跑樓頂看贛江緩緩升起的太陽,日出的顏色印染了整個江面。每當這時就看到老公氣喘喘跑上來,問他怎麼知道我在樓頂,他回猜都不用猜,你肯定在樓頂。是啊,我怎麼捨得不來看日出呢?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孃家五點的早晨,在大山深處,燈光下翻著書頁,聽見公雞一遍又一遍的啼鳴,聲音響亮,這種感覺彷彿回到了小時候,一種久違感。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

在三個地方早起,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覺得特別有趣,同時也在鍛鍊不同情況下早起的能力,真正把早起融入生活中。(我在去年春節期間的早起工具。)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可能有人會說了,我就是起不來呀,早上困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孕期,那我是怎麼做到早起的呢?

首先是思想上的準備,認同早起,認同早起的好處,打算開始。中斷了,不要緊,繼續堅持早起的訓練,並重復早起的動作。做好一件事情的秘訣藏在這六個字中:開始——堅持——重複。

其次是早睡,保證充分的睡眠,早起才更容易更長久。

最後,早起並不是簡單的兩個字,而是由一連串的動作組成的。鬧鈴響起—關閉—換衣服—上洗手間—刷牙—洗臉—化妝—喝水,等這套流程做完了,早起才完成。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在這裡分享兩個小妙招,起床後一定要換上當天穿的衣服和化好妝,非常有儀式感地開始美好的一天。為什麼呢?因為不換好衣服和化好妝,容易睡回去,另外這兩樣做好了,也方便後面直接出門。

在早起路上,分享影響我很大的一個人和兩本書。這個人是童話大王鄭淵潔,他堅持每天四點半起床寫作,早起是他一個人創辦《童話大王》期刊40年的保證。期刊創辦前幾年,鄭淵潔是上午寫作,後來發現上午的時間容易被打擾,一旦被打擾,寫作就受影響了,月底完不成稿,要罰款。後面他把寫作時間調整到四點半到六點半,堅持了33年不間斷。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兩本書分別是日本婦產科醫生吉田穂波的《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和紀元的《哪有沒時間這回事》【1-2】。前一本書對我的具體影響,後面我會講到,這裡就不重複了。後“一本”,其實是兩本,一套有兩冊,分別是碎片化時代正確的打開方式和自律的力量,步步拆解沒時間的偽命題,用自律打敗藉口,用習慣抵達自由。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第二個習慣——保持輸入輸出

第二個習慣是保持輸入和輸出,輸出的方式有寫公號寫育兒日記寫感恩日記寫情緒日記,還有閱讀筆記等,輸入的方式有閱讀,參加線下聚會和主題活動等。

養成早起早睡的習慣,給了我很多可供安排的自由時間,最重要的兩點,一是讓我從一個偽閱讀愛好者成為了一個閱讀踐行者,真正喜歡上了閱讀,享受到了閱讀帶來的樂趣和收穫,從去年到現在,閱讀了將近30本書,比我前面20多年閱讀書籍的總和還要多,特別是加入100天打卡群,每天閱讀半個小時,共讀了5本多和輸出幾千字的閱讀感想。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查理芒格說過: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是每天讀書的,沒有,一個都沒有。他和沃倫巴菲特都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我知道自己不聰明,所以更要多閱讀。因此,我外出都喜歡放本書在包裡,做產檢、坐地鐵時拿出來看幾頁。

生小寶住院第一天晚上,我讓老公去圖書館借了盧梭的《愛彌兒》陪我過夜,其他媽媽是老公陪著,我是書籍陪著,當晚看著書入睡,完成了閱讀打卡。

第二天手術,六點醒來,看著書開始這將會成為我生命中很特別的一天。我的手術從中午11點延遲到下午三點,是閱讀陪伴我度過了漫長的等待。

產後47天,我第一次恢復早起和閱讀,家人還在熟睡中,一片安靜,我靠在沙發上翻開書,一頁一頁的翻過,那種能掌控生活的感覺彷彿又回來了,在醫院等候叫號做B超時,我站在走廊上看《掌控習慣》。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二是寫寫文字,把喜歡寫養成了每天寫的習慣,2018年前,一年都寫不完一本筆記本,2018下半年到現在,寫完了五六本筆記本,還不包含電子版的。特別喜歡那種筆尖落在紙上,邊寫思路邊清晰心情逐漸變好的過程。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

閱讀和寫文字,給了我力量和溫暖,是我全職生活的潤滑劑和航向標。當我在育兒路上遇到麻煩和無助時,閱讀育兒書籍,總能給我啟發,當孩子把我整得很生氣,情緒煩躁時,抒寫文字舒緩了我的暴躁不安,重新看到孩子的可愛和天真,以及自己的不足。

分享一個閱讀帶來時間安排上轉變的小故事。去年八月份前,孩子沒有接到身邊,我的時間很自由,早上沒有完成的事情拖到晚上做也可以,或者晚上沒有做完的事情推到第二天早上也行。孩子接過來之後,這種自由狀態被打破了,晚上我和老公兩個人倒騰孩子的吃飯,洗澡和睡覺,就累的夠嗆,使勁力氣哄睡孩子,已經困得不行,哪有精力起來學習呀。

早上跟著孩子一起醒來,就開始圍著孩子打轉,沒空閒做自己的事情。就在這時,我遇見了上面提到的那本書《吉田醫生的哈佛求學記》,作者分享了她如何一邊帶著兩個孩子,同時懷著第三個孩子,一邊上班,一邊備考哈佛,秘訣是跟著孩子一起晚上八點入睡,早上三點起床,三點到六點備考,六點後孩子醒來,倒騰兩個孩子上學。每天早起的三個小時,保證了備考的時間。

效仿吉田醫生的做法,我們家調整了晚上睡覺和做家務的時間,每天吃完晚飯,不碰手機,趕緊收拾碗筷、洗碗、收拾廚房,接著洗澡,給孩子講故事,陪著孩子在十點前關燈睡覺。孩子睡著了,不用掙扎和糾結要不要起來學習。吉田醫生說這個時候掙扎起來學習的效率也不高,不如早點去睡,第二天早點起來再學。原來安排在上午拖地和洗貼身衣物的家務活,調整到睡前做,這樣安排以後,早起既有時間學習,又能輕鬆地陪伴孩子吃早餐、快速出門遛娃。

閱讀路上,我遵循一個原則,學以致用,學了就要儘量為己所用,在不斷實踐的路上改進和反省。

用習慣抵達自由

早起的習慣保證了我每天輸出和輸入的時間,輸出和輸入帶來的收穫和成長,讓我更加喜歡上了早起的時光。

這兩個習慣滋養了我的全職媽媽生活,讓我在每天單調、枯燥甚至有時暴跳如雷的帶娃生活中,能抽出一段時間跟自己對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養成好習慣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成為你自己的過程,習慣養成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和一群同頻的人一起訓練和打卡,把想法落地,不停的重複和做到,你也能收穫好習慣帶來的大變化。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期待大家都能養成好習慣,並受益其中,謝謝!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