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陳忠實用6年時間寫成了《白鹿原》,獲得了第四屆茅盾文學獎;此書深受大眾喜歡,曾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書中開篇就驚心動魄,很是吸引人。書中這樣寫道:“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此話引人入勝的同時,也很不簡單。白嘉軒作為白鹿原上的族長,在書中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為人正派,自稱光明磊落。然而,在他年輕時代,卻做下了這不同尋常的“豪壯”之事。

這一切,自然是作者特意安排,透過這些驚心動魄的往事,我們看懂了真正的白嘉軒,也看懂了當時悲催的社會、更看懂了真實的人性。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舊時代裡娶妻,就是在糊窗戶紙

書中開篇訴說白嘉軒不停妻亡又重娶,用他父母的話就是:無後為最不孝,女人是層窗戶紙,爛掉了,再新糊上一層。

這是當時社會普遍的共識。所以,在白嘉軒的第一個老婆死於難產後。留給他最大的印象,只是因為16歲結婚過於單純,而感到自己太傻,留下的羞恥感,並沒有太多悲傷感。

第二房妻子,因為比白嘉軒年輕,也因他二婚已深諳男女之事,所以當他看到洞房裡的妻子“羞怯慌亂”時,反而讓白嘉軒心裡更多了刺激。不過好景不長,這位妻子還是不足一年就得了癆病死了。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第三位妻子,雖然仍是16歲,但是身體發育的好,她在毫無羞澀中,沉迷於情愛裡,一年裡女人就瘦成了幹包穀稈子,吐血而死。

這幾位娶過門的女人,都不曾留給白嘉軒和他家人有任何痛苦,我們反而看到白嘉軒印象最深的也僅僅是新婚夜的瘋狂。第四個妻子,也因為呆若木頭,死後也幾乎沒給白嘉軒留下什麼印象。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這個家庭不斷地死去年輕女人,最終也迎來了另外的不幸。

白嘉軒的父親秉德老漢,得了怪病,發病時像捲曲的瘋狂痛苦地亂叫,一天內就氣絕人亡。可是即使最後死時,老漢仍然掛念著傳宗接代的事情,讓白嘉軒儘快繼續娶妻。

後來陸續娶到的兩位妻子,也都在訴說白嘉軒身體有毒的傳聞裡,被活活嚇死。

我們看到白嘉軒瘋狂娶妻的背後,是社會觀念的影響,大家把“無後”看得比人命更重。那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就在為了白嘉軒一家傳宗接代的使命,而不幸早逝。最終,她們換來的是單薄的衣服、薄薄的棺材板。女人在那時的年代裡,成了最弱勢的一幫生育工具。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舊社會里人性壓抑下,也有背後女人的瘋狂

柏拉圖曾說:“人是一切事的尺度,是存在者之存在,不存在者之不存在的尺度。”

舊時把女人的人性壓抑到極限,把她們的貞潔看做一切的基礎,男人卻可以在外面逍遙快活。陳忠實也是在翻閱舊縣誌時,發現了那些立貞節牌坊的女子,可能最終連真實的姓名都不曾留下。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正如《聊齋》中我們看到,狐仙們代表舊時女性渴望愛情,呼喚人性解放的思想;她們去引誘書生、追求幸福,做了當時天下女子不曾敢想的鬼事。透過白嘉軒幾位妻子的短暫新婚,我們也看到了舊社會女性,在愛情面前的原始慾望和真實人性。

她們同樣渴望人間情愛,渴望享受快樂。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在白嘉軒娶第二個妻子時,因為年齡還小,很是羞澀,就在他強行同房後,新婚妻子在他肩頭留下了一串牙印。事後,新婚妻子卻扳過他肩膀,變得沒有節制了。

第三個妻子更是身體顯得早熟,新婚夜就表現的沒有絲毫痛苦,反而是沉迷其中。或許是因為過度縱慾,短短一年就瘦成了乾柴,吐血而死。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等後來,白嘉軒娶第五位妻子時,因為大家傳言他身體裡有毒,還長著“有毒汁的倒鉤”,女人都開始害怕他。白嘉軒也曾動搖過,把自己身體裡的東西倒在豬食裡,看它們是否被毒死,結果豬吃了都毫無影響。

藥房先生聽到白嘉軒這些困惑,暗笑他愚昧。面對新婚恐懼的妻子,他就給白嘉軒出主意——“將計就計”,用一些補藥,代替為“解毒藥”,來安慰新婚妻子。想不到藥物滋養後的白嘉軒,更加瘋狂,妻子也在解除顧慮後,倆人貪婪地不感睏乏,“直到把兩頁炕面的土坯弄塌”。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但最後,妻子心頭還是纏繞著恐懼,夢到了白嘉軒前幾個妻子成了女鬼,來討要男人,而活活把她嚇死。

這些年輕的女子,都是鮮活的生命,我們看到她們在新婚夜,也都大膽地追求著人類的原始情慾。這些都與古時對女人各種死板的封建禮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時各種對待女人的嚴苛制度,好似一道道重重的枷鎖,把女人的自由和情感世界,徹底封堵,但是原始的人性都渴望快樂,又如何能圍堵的住呢?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所以,到後來田小娥選擇勇敢地和黑娃相愛,她不嫌棄貧窮,但是最終也得不到村裡人的認可。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這樣的女人不守婦道,找這樣的女人做老婆會敗壞門風,引來災禍。他們倆只好孤獨地住在村邊窯洞,最後田小娥被其他男人欺辱,被公公殺死,活成一個悲劇。

透過這些對女人的不公,我們看到了舊時封建思想的壓抑。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老爹之死,封建禮教就是兩面之說

這種舊的封建思想表面看似光明正大,卻也是道貌岸然的搖擺不定。

當白嘉軒第四任妻子死去後,他的爹爹也不幸得病去世,按舊時封建禮教,子女要守孝三年,不得辦紅事。

而白嘉軒在老爹的央求下,再加上村民可憐他,村裡主事的老人說出了“瞻前顧後”的話,一句“顧活人不顧死人”,就輕易改變了舊傳統。可見封建禮教怎麼說都是道理,也讓我們看到了道德外衣下的荒唐和虛偽。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書中開篇用6個年輕女子的死,和白嘉軒爹爹的死,讓我們看到了同是生命卻有大不同的對比效果。白嘉軒妻子死了,都是簡單下葬,接著高高興興地續絃;而他爹爹死後,葬禮上就是各種冗繁的程序禮節。

這一幕幕新婚之夜刺激的同時,或喜或悲,夾雜著不斷的年輕生命逝去,我們看到古時女性對幸福的渴望、也看到了舊時封建社會的冷漠。

《白鹿原》:白嘉軒七次洞房夜裡,透出人性的光芒

正如書中扉頁引用的巴爾扎克名言:“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白鹿原》這本書號稱是一部民族史書;讀完這本書,我們更能懂得舊時封建禮教對人的殘害,對一些舊文化思想殘留也有了辨別,特別是對原始的人性更有了清晰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