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堅守為“糧”心

一甲子堅守為“糧”心

梁增基在試驗田裡。本報通訊員 張晴攝/光明圖片

【道德模範光明禮讚】

霧濛濛的天空飄著如絲細雨,渭北旱塬的深秋處處透出寒意。陝西省咸陽市長武縣十里鋪村30畝旱作小麥育種試驗基地,國家黃淮旱地小麥試驗正在這裡進行。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長武縣農技推廣中心退休研究員梁增基,早上7點就趕到基地。“今天要把參加國家旱地區試的33個品種都種上。”86歲的梁增基用他瘦小的身軀揮舞著鋤頭,劃過的行就像尺子拉過的一樣直。“梁老有60年的種地功夫呢,他可是我們長武的寶貝。”一旁幫忙的群眾滿臉驕傲。

而他並非長武人,而是“廣東仔”。大學畢業來到長武后,梁增基就把小麥育種事業的根紮在這裡,60年如一日,一心撲在群眾的“飯碗”上,在渭北旱塬譜寫了一曲“胸懷國家、心繫群眾”的“糧”心之歌。

金色的事業

——50公斤到500公斤的鉅變

2010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保所用“長旱58”作為“耕地保育”千畝示範方,畝產超千斤。

由20世紀60年代的50公斤提高到當前的500公斤水平,長武小麥生產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科院院士李振聲說:“旱地小麥育種,梁增基是王牌。”

1961年,西北農學院農學系畢業的梁增基,響應黨的號召,來到長武縣農技站。那時的長武十年九災,當地群眾缺吃少穿,連糠皮都填了肚子。

1962年早春,長武發生小麥嚴重凍害。當時的縣委書記帶著梁增基去調研,問有什麼解決辦法。他回答:“只能培育抗凍品種。”縣委書記感嘆:“遠水解不了近渴。”這讓梁增基很尷尬,心裡也很難過。

引種解決燃眉之急。1964年,長武引進的“華北187”因為抗凍性表現良好正要推廣,卻遇上鏽病大暴發,畝產只有20公斤。在示範村,一群小孩跟在他後面吆喝:“187!187!187……”羞得他無地自容。“我一個學農的,國家培養了我,還解決不了品種的問題?”

一窮二白,要搞育種難於上青天。他迎難而上,矢志育種。倔強的梁增基騎著自行車跑遍了長武的溝溝壑壑,摸清當地的生態條件和對品種的要求。有時會遇到狼,有時趕上傾盆大雨,淋得像落湯雞。最麻煩的是,冬天騎車遇地表消凍,就得扛著自行車走。

沒有土地,從農場借來兩畝地;沒有資金,從種到收自己動手——手工划行播種,用棒槌脫粒,自糊信封標籤;沒有品種資源,就寫信向科研院所要。200多個品種資源成了梁增基的心頭肉,白天下地,晚上翻資料,成年累月對比觀察,摸索育種經驗,確定育種目標,再在實踐中驗證。

“如果不是吃飯,他都不知道還有個家。”在愛人周彩蓮的眼裡,完全沉浸在育種世界的梁增基就是一個只愛麥子的人。“1975年我生小女兒的時候,是鄰居送我去的醫院,那一年大女兒才11歲,也不太會做飯,只能天天給我煮稀飯。”

一道道難關被梁增基攻克。1971年“長武702”“長武7125”誕生,1978年育成更豐產的“秦麥四號”,在渭北形成一道“鏽病隔離帶”,保障了關中小麥的豐收。1989年“秦麥四號”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當時的電臺報道說,“縣級單位,獲此殊榮,全國只此一家。”

厚積薄發,梁增基的育種事業也進入了豐產期。1984年育出的“長武131”,是旱塬第一個半矮稈高產抗旱品種,達到旱地小麥畝產400公斤。之後他又相繼育出綜合性優良、高產、優質的“長武134”小麥品種和優質多抗高產的“長旱58”。2014年,80歲的梁增基培育的抗旱豐產適應性更強的“長航一號”,在渭北地區大面積推廣,開創旱塬小麥生產的新天地。

抗鏽、抗凍、抗旱、抗倒伏,中筋、優質、高產,一個個育種目標的實現,讓渭北旱塬的小麥從畝產50公斤提升到500公斤,梁增基贏得了長武群眾由衷的尊敬。“要吃糧,找老梁”,這句在群眾中廣為流傳的話,是老鄉們對他金色事業最樸實的認可。

不變的“糧”心

——86歲與一個甲子的堅守

從初來長武到現在,梁增基在渭北旱塬奮鬥了一個甲子。他痴迷育種事業,60年間只回過老家廣東茂名3次。

為了工作,他直到36歲才成家。1984年9月,梁增基前往雲南一帶考察小麥育種工作的第2天,老家的電報來了:母病危,請速歸。周彩蓮很著急,卻怎麼也聯繫不上他。

十幾天後的一個晚上,梁增基揹著一包資料回來了,吃完飯就要去單位,妻子攔住他:這是老家的電報。他看完哽咽了:“媽媽,我對不起您!沒侍奉過您一天,是個不孝的兒子。”一夜沒睡,梁增基給大哥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得到的回覆是母親已經下葬好幾天了。

長武成了梁增基的第二家鄉,群眾的飯碗成了他最牽掛的事,小麥成了他最親的親人。大女兒梁瑞芳向媽媽抱怨:“我爸白天忙,晚上忙,夏天忙,冬天忙,還哪有時間管我們。”

大田裡,從施肥、整地、播種、雜交、觀察記載、田間選株到收穫,他親力親為;室內選粒、整理資料、書寫材料,他手腦不閒。1985年夏天,梁增基右腳扭傷,醫生叮囑休養一個星期。他卻天天下地,結果感染化膿,不得不手術。

沒有時間顧及自己和家人的梁增基,饋贈給長武群眾3個國審和4個省審小麥良種。和他相識40年的同事張俊興,豎起大拇指:“老梁搞的小麥品種,長得像豆豆,我以前從來沒見過,太好啦!”張代河村二組村民代會軍感動地說:“老梁,你給我們解決了吃飯問題,太感謝你了!”

對於梁增基的貢獻,業內專家認為在科技理論上有四大創新:一是最早實踐“用鏽病獨立抗源,分區育種”,解決了小麥抗鏽難題;二是在旱區率先育成半矮稈大穗粒品種,解決了抗倒高產不耐旱的難題;三是用遠親多品種複合雜交強化選育法,育成的品種最先解決了條鏽、葉鏽、白粉、葉枯、倒伏、乾旱高產優質等全面綜合抗性和優良特性問題;四是調節播種期避開高溫,解決了“蟲傳”的小麥病毒病問題。

人生不過百年,貴在從一而終。“黨和國家培養了我,我來這裡是解決群眾的吃糧問題的,不考慮其他的。”梁增基的“糧”心從未動搖過。同時期來的27名同學紛紛離去了,這影響不了他;陝西農科院和甘肅農科院的邀請,也被他婉言謝絕了。“長武群眾更需要我。”他說。

被需要的責任,讓梁增基72歲才退休,但退休後,他反而更忙了。一邊繼續育種,一邊受縣委委託,培養兩個研究生接班人,新組建一個育種單位——長武縣旱作小麥育種試驗中心,為長遠育種事業打下堅實基礎。

平凡的選擇

——40億元和54平方米的生活

在十里鋪村,有一條路,被群眾命名為“幸福路”。村支書張萬玉介紹:“這條200多米長的路,老梁前後捐了6萬元。”2008年,梁增基捐款7000元為村民修了砂石路,2014年又捐款53000元,加上村上的集資,就有了這條“幸福路”。

今年疫情期間,梁增基又毫不猶豫地捐了兩萬元工資。其實他的收入並不高,1980年前,每月收入56.5元,1995年升研究員後每月508元,2006年退休一年多後才確定退休費每月2896元。他笑稱自己不差錢:“現在每個月7000多元呢。”

“飯能充飢,衣能禦寒就成。”生活上,梁增基十分節儉。2011年,咸陽市政府獎勵他5萬元,他捐出去資助了10名貧困大學生;2015年,長武縣獎勵5萬元,他捐給文化館購圖書……

前前後後,包括獎金和工資,梁增基捐出了40多萬元,自己卻住在5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內,傢俱還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床上堆滿資料。1997年,“長武134”種子1公斤炒賣到80元。但梁增基不以公斤賣,而是裝成二兩的小袋,分散供給農民,讓他們自繁推廣。十里鋪村三組村民代彩芹說:“老梁供給我們的麥種和化肥,從來都是半價。”

7個品種榮獲省部市科技進步獎8項,在陝甘旱區和河南、山東部分旱區推廣累計過億畝,增產25億公斤,增加經濟效益40億元以上。梁增基把“利潤”全部奉獻給渭北大地。

全國道德模範、全國農技推廣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典型人物、“當代發明家”、陝西省優秀共產黨員……政府和社會各界給予梁增基的榮譽,是對他貢獻國家和奉獻社會的最大肯定。

功成名就的梁增基,退休後本該安度晚年,可他卻退而不休。2010年以來,他帶領慕芳和王楠兩個年輕人,育成了強筋優質適宜做麵包的“長優173”,已參加國家黃淮水旱地中試。

“育種目標要緊跟生產需要和群眾需求。”前行的路上,梁增基從未停止追求的腳步,如今86歲的他依然每天在試驗田裡奔忙。

■短評

只因心中裝著國家和人民

“我是國家培養的。”“我是來解決群眾的吃糧問題的。”在陝西咸陽長武縣採訪的兩天裡,梁增基這兩句樸實話語,讓60年堅守到底是為了什麼的疑問迎刃而解——只因他心中裝著國家,心中裝著人民,才能在黃土溝壑間躬耕出一曲奮鬥者的“糧”心之歌。

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梁增基以一顆知識分子的愛國之心,在長武踐行他的報國之志。他全身心撲在育種事業上,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洗漱,吃完飯後就趕到地裡,中午不休息,下午六點半回家,晚上學習看資料寫材料忙到十二點才睡覺……對物質生活,他沒有追求,吃飽穿暖就好,但是在精神生活上,他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小麥育種、群眾飯碗、對得起國家的培養,這些追求充盈了他的身心,催促著他不斷前行。

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育種目標實現了,20世紀70年代3個品種、80年代2個品種、90年代1個品種,21世紀以來,70歲1個品種,80歲1個品種,3個國審、4個省審的良種讓長武及其周邊群眾的飯碗端牢了,可梁增基仍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86歲還在渭北旱塬躬耕……他懷著對黨和國家事業的忠誠,用自身的奮鬥歷程和不懈的精神追求,詮釋了什麼是不計得失,報國為民;什麼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在農業現代化的征程中,活躍著一大批像梁增基這樣的農業科學家。我們應當向他們致敬!他們長期紮根在農業生產第一線,在田間地頭和農民打成一片,想方設法解決農業生產中的難題,實現了我國用全球7%多的耕地養活20%左右的人口,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且“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他們堅持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飽滿的事業激情,挺起中國農業發展的脊樑,以樸實無華的家國情懷譜寫了一曲曲愛國報國之歌。

(本報記者 張哲浩 本報通訊員 張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