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小李廣花榮


有不少讀者早就發現,《水滸傳》中,小李廣花榮與宋江關係非同一般。李贄評二人是“生死交情”,金聖嘆稱二人是“異樣交情”,袁無涯說花榮之於宋江“何等交情,即親骨肉,不過如此”,今人談歌認為花榮“是跟宋江關係非常密切的人物之一,是宋江核心圈子裡的人”,劉亞洲認為宋江的心腹可分為四個梯隊,而花榮則是超越這四個梯隊的第一心腹。這些評語都相當深刻。花榮武藝能力出眾,在清風寨跟宋江一同起事,幫助宋江建立、壯大、鞏固了第一支武裝力量,為宋江上梁山開創了良好局面。花榮擔任宋江的衛士一職,是梁山決策圈人物之一,堅決擁護和貫徹宋江的路線政策,併為此而英勇戰鬥,是宋江最為信賴的第一心腹,是其背後絕對特殊而重要的人物。宋江則是花榮的兄長、精神導師、領路人和唯一的知己、朋友,是花榮實現自己最初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的依託。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大聚義時,花榮排名第九,位列馬軍八虎騎之首


一、花榮與宋江的關係淵源

《水滸》中花榮出場,是在第32至34回中。從第他與宋江兩人在清風寨會面情形可以看出,二人具有極深的淵源關係。雖然兩人初次是怎麼認識的書中並無交代,然而花榮第一次出場,書中特別提到是個“少年的軍官”, 即相當年輕,又說兩人上次見面是在五、六年前,就是說,花榮在青少年時代就跟宋江結識了。儘管最近五、六年裡不曾見面,但聯繫並未中斷,經常保持書信來往,且花榮表現得尤為主動,密切關注著宋江的一舉一動,宋江殺閻婆惜吃官司,花榮及時獲得消息。所以花榮與宋江相識之早,在梁山107人裡,除了宋清、朱仝、雷橫外再無人可及。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百步穿楊神臂健,弓開秋月分明,鵰翎箭發迸寒星。人稱小李廣,將種是花榮。


花榮邀請宋江來自己轄地避難,極為誠懇。宋江殺了閻婆惜,負案在逃,共去了三個地方:滄州橫海郡柴進莊上、孔太公莊以及清風寨。去橫海郡,純粹是投奔,因為之前宋江跟柴進既不認識,也無書信來往。宋江在柴進處住了半年後,又被孔明、孔亮的父親孔太公接到莊上。在這裡,宋江接到家信,內容是:“清風寨知寨小李廣花榮,他知道我殺了閻婆惜,每每寄書來與我,千萬教我去寨裡住幾時。”(第32回)於是來到清風寨。柴進喜歡結交好漢,藏匿罪犯,家有丹書鐵券保護,接納宋江也本無足奇。孔太公父子是村上絕對權威,其莊遠離城市,不易走漏消息,到此避難也無足怪。但清風寨則不同,花榮職位雖低,卻是朝廷命官,明知道宋江是被緝告捕拿的人命犯,還殷勤寫信邀請,有知法犯法之嫌。宋江來清風寨前說現在“這個事慢了”,即追捕已經放鬆,但顯然花榮發出邀請很早,並無顧慮,可見花榮邀請宋江極為誠懇。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小溫侯郭盛和賽仁貴呂方打鬥,戟櫻糾纏在一起,花榮一箭射開


最後,花榮對宋江極為敬愛。宋江所到之處,江湖好漢無不對其畢恭畢敬,但是,誰也沒有花榮那樣禮敬有加。宋代晚輩見長輩、下級見上級,一般都是四拜,其他好漢初次拜見宋江,也都是四拜,但是花榮見宋江,剛見時拜了一次,正廳上將宋江扶上涼床,拜了四拜,說了幾句話又拜了一次,加起來拜了三次,至少六拜。李贄忍不住在此插評曰:“禮太多了。”金聖嘆還指出:“正廳上當中設放涼床,寫得妙絕。蓋花榮望宋江來久矣,特暗借陳蕃故事,翻寫出異樣交情來,真正妙手。”接下來,花榮表達希望宋江在自己家裡“且住數年”,又請宋江請到後堂,介紹妻子拜見“伯伯”、妹妹拜見“哥哥”。當天殷勤伺候後,每天“朝暮臻臻至至,獻酒共食,服侍宋江”(第32回),禮數之周,無以復加,袁無涯插評:“何等交情,即親骨肉,不過如此。”花榮對宋江之禮敬,已達到令人費解之程度。

反過來,宋江對花榮也極為信賴。宋江在孔太公莊上受到盛情款待,但還是一定堅持要來清風寨,“若非兄弟宋清寄書來孔太公莊上時,在下也特地要來賢弟這裡走一遭”(第32回)。當然恐怕還有一個原因,即此時已經是歲暮,快過年了,相比於孔太公莊,宋江顯然更願意在花榮家過年,即宋江更看重與花榮的交情。另外,宋江作吏出身,十分熟悉朝廷法度,以待罪之身投靠,必然存在連累花榮的可能,這點連武松也想得到:當宋江邀請他一同投靠花榮時,他說自己犯下遇赦不宥的殺人大罪,不但有可能“連累了哥哥”,也有可能“累及了花知寨不好”(第31回),但是宋江並不顧慮,可見對花榮十分了解和信任。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花榮邀請宋江來自己轄區避難


那麼,花榮和宋江關係何以如此之好?貌似他們有什麼親戚或者世交關係,但沒有證據,所以我們姑且稍做推測。宋江這邊好解釋,本來就喜歡結交好漢,愛惜人才,花榮乃將門之後,帥氣英俊,武藝高強,箭技尤其出色,“齒白唇紅雙眼俊,兩眉入鬢常清。細腰寬膀似猿形。能騎乖劣馬,愛放海東青。百步穿楊神臂健,弓開秋月分明。鵰翎箭發迸寒星。人稱小李廣,將種是花榮。”(第32回)這樣的人中之傑,宋江自然傾心相交,以求異日可用。

再說花榮那邊。花榮既是“功臣之後”,怕家境也過得,所以應該肯定的是,宋江慣用的雪裡送炭贈送銀兩的方法對花榮不管用,而必有他因。其一,小說中花榮父母沒有出場,而妹子則養在身邊,這說明父母去世較早,兄妹二人較為孤苦。在缺少父母之愛的情況下,花榮便對關心他們又較為年長的宋江產生了父兄般的依賴感情,於是把他看作親兄長,以至於把妹妹介紹給宋江認識,暗示其婚姻大事可由宋江幫忙玉成。其二,花榮一身武藝,滿腔豪傑情懷,但也許是自負太甚,也許是有品質潔癖,也許感於世間“忠心者少,義氣者稀”(第85回羅真人言),總之除了宋江,似乎再無別的知心朋友。按理說青州的秦明、黃信師徒二人都是好漢,又是花榮的上級軍官,應該與花榮關係不錯,但劉高陷害花榮,知府派他們來拿辦,只是公事公辦,該抓就抓,該打就打,也不預先私通個信息,可見關係也很一般。只有宋江,懂得武術,胸襟寬闊,愛惜人才,仗義疏財,江湖上極有威望,怎不叫花榮極其敬愛。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花榮和宋江志同道合


二、花榮和宋江志同道合

儘管花榮跟宋江淵源關係之深,極少有人能比,但考查宋江和其他好漢之間,情分也都不淺,所以上文分析,只能說明花榮極有可能成為宋江的心腹,而何以成為宋江的第一心腹,尚需更進一步的考察和分析。

花榮誠懇邀請宋江來清風寨避難,但宋江一踏入此地,就遭遇了一系列事件:先是被清風山強人擄上山,差點被剖腹剜心。接著在山上救了清風寨正知寨劉高的夫人,沒料到這女人恩將仇報,讓丈夫把宋江當強人抓住,要解往青州立功受賞。花榮為了解救宋江,與劉高撕破臉面,強行把人解救出來。結果又弄巧成拙,放走的宋江又落入劉高手中,花榮也以與強人來往的罪名被告上青州知府,並被知府派來的都監黃信假做調解而擒拿,一同被押解青州。路上,清風山大王燕順、王英、鄭天壽打跑黃信,解救宋江、花榮上山,並擒殺了劉高。黃信逃回清風寨向知府寫信求救,知府命本州兵馬總管秦明帶兵征剿清風山,花榮出陣與秦明大戰,設計收降秦明、黃信,大家一同投奔梁山。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齒白唇紅雙眼俊,兩眉入鬢常清,細腰寬膀似猿形。能騎乖劣馬,愛放海東青


清風寨之行,對於宋江和花榮的人生和事業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首先,上清風山聯手強盜、擒殺劉高、對抗秦明、投奔梁山,意味著宋江和花榮開始與舊生活決裂,走向與朝廷對立的起義道路。其次,以花榮為核心,以秦明、黃信、燕順、王英、鄭天壽、呂方、郭盛、石勇9條好漢為頭目的青州部隊,是宋江自己拉起來的第一支武裝力量,為宋江後來在梁山上打開局面奠定了的基礎。最後,清風山戰役開創了把政府在職軍官納為起義成員的先例,使後來梁山好漢中朝廷降將的力量逐漸壯大的開端。所以,花榮是宋江一生轟轟烈烈的事業的重要開創者之一,是宋江走向造反之路的最早伴當和重要推動者。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鎮三山黃信智擒花榮

在宋江到來的一個極短的時期內,花榮便由朝廷命官變成罪不可恕的清風山強盜,不少讀者認為是宋江連累或者利用了他,但細細推究,事實卻並非如此。

首先,事件的發生始料未及。宋江來清風寨之際,這裡正暗潮洶湧,正知寨劉高和副知寨花榮之間存在著極大的矛盾。花榮恨不得殺了劉高,而劉高更想除掉花榮,“累累要尋花榮的過失”(第33回),以獨霸清風寨。在這種氛圍裡,花榮將一個負案潛逃的殺人犯請到家裡避難,看來並不大合適,更何況宋江不是個省油的燈,一來就與清風山強盜混在一塊,並被劉高夫妻抓住了把柄。不過既然誠懇請來,對其人身安全就要絕對負責,否則無法向江湖好漢交代。這時宋江恰好被劉高抓住,人身安全受到極大的威脅,義字當頭,為保護宋江,花榮來不及多加考慮,一步步為形勢所迫而走上造反的道路。

其次,花榮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宋代向來重文抑武,而在所謂“大頭巾”的文官中,自上而下充斥著許多屑小之輩。就青州來說,上有“倚托妹子的勢要,在青州橫行,殘害良民,欺罔僚友,無所不為”的慕容知府,下有“窮酸餓醋”、恰恰又在花榮身邊的正知寨劉高:“這廝又是文官,又不識字。自從到任,只把鄉間些少上戶詐騙;朝庭法度,無所不壞。小弟是個武官副知寨,每每被這廝嘔氣,恨不得殺了這濫汙賊禽獸。”青州因而被“遠近強人”“攪得粉碎”(第32回)。花榮堅持操守,頗有保一境百姓平安,報效朝廷的忠心,對這些人十分鄙視,但只是個武官副知寨,空有一身武藝而無實權,無可奈何,對現實極為不滿,精神上極為苦悶。花榮敢於藏匿人命犯在家,則說明他對善惡好壞的判斷堅持自己的標準,思想中有藐視朝廷法制的一面,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而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則點燃了花榮身上的反抗種子。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花榮正式背反朝廷,和清風山三位大王聯手對抗官軍


最後,花榮的行動較為主動。當宋江被劉高第一次抓去時,花榮立刻帶兵,以武力搶奪了回來,並表示不惜“舍著棄了這道官誥,和那廝理會。”(第32回)當劉高派兵又來奪宋江時,花榮又堅決以武力嚇回了對方。當清風山好漢攔路搶奪被押送的宋江和花榮時,花榮自己掙開繩索,掀開囚車,又打爛宋江囚車將其放出。當宋江還要與被俘的劉高理論時,花榮則直接將其結果,且感謝燕順等三人的救命之恩。當青州知府派兵馬總管、猛將霹靂火秦明帶兵來征討時,眾人包括宋江都嚇得十分慌張,只見花榮從容淡定,果斷定計,部署將士迎戰,打垮了官軍,生擒了秦明。在整個過程中,雖然要面對丟掉公職,“玷汙”家族清白,落得“有家難歸,有國難投”的艱難處境等殘酷現實,但花榮義無反顧,沒有絲毫的猶豫,沒有一句抱怨。這種表現在那些在職期間上了梁山的武將及官府人員中是絕無僅有的。

因此說宋江連累花榮並不完全正確,反之,如果繼續觀察花榮與秦明對陣、逼降秦明的過程,我們會發現事實或許竟然相反。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青州兵馬總管霹靂火秦明


對陣時,秦明指責花榮不該背反朝廷,花榮陪笑道:“量花榮如何肯背反朝廷?實被劉高這廝無中生有,官報私仇,逼迫得花榮有家難奔,有國難投,權且躲避在此。”(第33回)戰鬥中,以花榮的本事和當時所佔的軍事、地理優勢,殺一個秦明並非難事,但是卻始終未置其於死地,只將其生擒。當小嘍羅縛綁秦明解在廳前,“花榮見了,連忙跳離交椅,接下廳來,親自解了繩索,扶上廳來,納頭拜在地下……。花榮跪下道:‘小嘍羅不識尊卑,誤有冒瀆,切乞恕罪!’隨即便取衣服與秦明穿了”(第33回),並安排宴席招待秦明,勸其入夥。秦明寧死不從,大家便將其灌醉睡覺,讓長得像秦明的小卒扮作秦明,帶領清風山嘍囉夜裡去青州城外殺人放火。慕容知府果然以為事情是秦明乾的,遂殺了城中秦明一家老小。秦明次日回城不納,只好返回入夥。為了安撫秦明,宋江出面,把花榮妹子許了秦明為妻。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鎮三山大鬧青州道 霹靂火夜走瓦礫場


清風山三個大王是商販出身,不懂軍事,宋江此前毫無軍事經驗,特別是還沒有接到九天玄女所授天書,又被劉高兩次毒打,腿腳不便,所以臺前幕後,主要是將門之後的花榮在臺前幕後主持並實施。花榮對待秦明的一言一行,讀者讀來十分眼熟,原來就是後文中宋江對被俘朝廷軍官反覆陳說表演過的那一套。試看呼延灼跟秦明一樣,陷入陷坑後被活捉後,宋江的言語行止是:“左右群刀手卻把呼延灼推將過來。宋江見了,連忙起身,喝叫快解了繩索,親自扶呼延灼上帳坐定。宋江拜見。”宋江勸降說:“小可宋江怎敢揹負朝廷?蓋為官吏汙濫,威逼得緊,誤犯大罪,因此權借水泊裡隨時避難,只待朝廷赦罪招安。”“只是懇告哀求”(第57回)。此後勸降關勝、董平等人也是莫不如此,與花榮的言行如出一轍。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天英星小李廣花榮:雪山飛龍槍,天地日月弓


至此似乎可以得出結論:原來花榮才是宋江後來那套作派的發明者;宋江所作所為,竟然是偷師花榮而來,是鸚鵡學舌,依樣畫葫蘆。

當然,如果把造反——招安思想路線的首創權歸於花榮,也太過武斷,但退一步講,最起碼可以說花榮是領會並接受宋江這一說教最早,執行這一路線最堅決、最徹底的梁山將領。宋江的造反——招安思想,此前只對武松一個人灌輸過,不過武松口頭上雖說“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第31回),實踐中卻並不苟同,而花榮卻是全盤接受,忠實執行。

至於害死秦明家小,逼使秦明入夥那毒辣一招,宋江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卻是宋江定出這條計來。”但果真是宋江一人的主意?如果真是宋江的注意,那在對影山客棧裡收到石勇捎來的父親去世的家信,宋江有什麼臉面捶胸頓足,罵自己是“不孝逆子”,又豈敢以父逝為名,毅然拋下大家回家奔喪?所以事實應該是如金聖嘆所指出的那樣:“此亦是花榮意,卻到底用宋江說”[2]P636。金聖嘆認為不是宋江帶累了花榮,而是花榮利用了宋江,“妙絕花榮,既能用宋江,又能深信宋江之必能服秦明,蓋不惟能將軍,又能將將者矣”[2]P636。花榮妹子嫁給秦明一事,很多讀者也認為是宋江擅自作主所為,從而背了不少罵名,但是金聖嘆同樣指出實是花榮利用了妹子:“妙絕花榮,不惟善用兵,又善用將,乃至又善用其妹也。”

所以,關於小說中宋江的作派和花榮完全相同的描寫,並非作者施耐庵江郎才盡,忘記了“犯中求避”的一貫寫作原則,蹈襲了前路,而是另外一種“曲筆”,是有意為之,以凸顯花榮的為人和內心思想,以解釋前文中何以花榮對宋江如此殷勤,又為後文花榮是宋江第一心腹的種種行為,包括最後自縊於宋江墳前、追隨宋江於地下作出合理的解釋。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花榮和宋江共同為未來拼搏


也就是說,有共同的理想,有高度一致的方法論,這才是花榮與宋江兩人關係深篤的根本原因。花榮頗有自知之明,他曾對宋江說:“小弟只是一勇之夫,卻無兄長的高明遠見。”(第33回)事實的確如此,連那個“不讀書”的劉高對他都是一算計一個準,那麼既想殺了仇人,快意自己,又想忠於朝廷,幹一番大事業,靠自己是絕對不行的,必須要藉助於宋江這樣影響力大,極有潛力做江湖老大的人物才能成事。當然,以妹子為紐帶,為自己身邊拉上秦明這麼一位猛將來撐腰助勢,也很有必要。所以,在清風寨事件中,“宋江悉為花榮所用”,是花榮利用了宋江。

不過,宋江豈是平凡之輩,他在下一盤更大的棋,金聖嘆說過,清風寨之行,宋江“收拾花榮、秦明……等九人,拉而歸之山泊”,是說花榮畢竟還是宋江棋盤上的一個棋子。也就是說,宋江和花榮,不是誰利用了誰,而是志趣相投,志同道合。在今後的漫漫人生路上和嚴酷征戰當中,花榮始終緊緊依靠宋江,充當著宋江身邊最得力的爪牙(爪牙原意為得力助手,褒義詞,這裡取原意),而宋江則充當著領袖、導師的角色。兩人取長補短,互相配合,親密無間,為共同的理想和事業而奮鬥。

反而是宋江,一來一盤大棋剛開始下,羽翼尚未豐滿就被逼上梁山而不甘心,二來東躲西藏,等到朝廷赦宥後再作良民之心未死,所以就這麼匆忙地就走向造反之路而後悔了,於是當石勇帶來父親病逝的假消息,便仗著在一系列事件中始終未曾對外暴露真實身份(在劉高面前自稱張三,又被劉高強安了個“鄆城虎”的綽號。秦明被擒上清風山才搞清楚,打了半天,原來是為了宋江,黃信也是通過秦明才知道“鄆城虎張三”的真實身份)而堅決、果斷地拋棄了花榮等人,趁機開溜。後來宋江被髮配江州時路過樑山泊,也“義正詞嚴”地拒絕了入夥,還說“前者一時趁興,與眾位來投”,來了個死不認賬。花榮要給他開枷,他作色道:“此是國家法度,如何敢擅動?”(第36回)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小李廣梁山射雁


三、花榮與宋江精誠合作

梁山的事業與宋江個人的事業,並不完全等同,二者是有一定區別的。梁山的事業應該是眾好漢人盡其才,共同奮鬥,懲除以蔡京、高俅、童貫、楊戩四大奸臣為首的貪官汙吏體系,“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併為每一個弟兄爭取到一個理想的歸宿。宋江的事業,當然也寄寓了梁山上那些朝廷降將以及盧俊義、柴進等人的願望,就是“望天王降詔早招安”(第71回),最終能披上一件“忠義”的外衣。宋江竭力所做的,就是藉助眾好漢之力,把自己的事業當作梁山事業去實現。不過眾將能力既有高低,上山動機也各有差異,並不是每個人都既有能力又有積極性幫助宋江實現個人事業。只有花榮,個人願望和宋江個人事業高度一致,忠勇兼備,無條件服從和支持宋江,無怨無悔地英勇戰鬥,在宋江身邊發揮著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不算出眾的姿容,花榮共有三強。首先是箭技高超,並由此而獲“小李廣”、“神臂將軍”的美名。在戰事膠著狀態下,花榮精準的一箭,往往能打破平衡,使勝利的天平向己方傾斜。第二個強項是槍法出眾。拉得硬弓,射得強弩,必有一雙象李廣一樣強有力地“猿臂”(《史記·李廣傳》),使槍怎不力大勢沉。遍查《水滸》戰鬥場面描寫,捉對廝殺中從未嘗過敗績,曾與秦明、呼延灼戰四五十合不分勝負,二十幾合便戰敗百勝將韓韜,不像沒羽箭張清那樣,石子打得奇準,槍法卻十分平常。第三個是靈活機敏。勾心鬥角方面,花榮很失敗,但到了戰場上就換了一個人,表現出將門之子的出色軍事才能,清風山敗官軍、擒秦明就是他導演的堪比諸葛亮火燒新野的精彩戰例。《水滸》中的花榮,就像《三國演義》中的趙雲一樣,不但從未打過敗仗,而且身經百戰,從未受過傷。徵方臘時眾弟兄死的死,傷的傷,花榮卻也完好無損,足見其機智靈活。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生當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水滸傳》


花榮為宋江個人做過如下三個方面的貢獻。第一,宋江中途開溜,但花榮憑自己的忠誠和能力把宋江的第一支武裝部隊完好地帶上梁山,扎住了腳跟,並給宋江留著。上山的第一日,花榮在晁蓋等11位原梁山泊頭領面前敘說上山過程,提到在對影山前射斷呂方、郭盛二人戟上絨絛糾纏在一起一事,晁蓋表示懷疑。於是花榮特意要“施逞些手段,教他們眾人看,日後敬服我”。恰好一群大雁空中飛過,花榮聲稱要射雁陣中第三隻大雁,結果弓弦響處,那隻雁應聲而落,箭簇正好射穿其頭。花榮演出的這幕震撼戲碼,“晁蓋和眾頭領看了,盡皆駭然。……自此梁山泊無一個不欽敬花榮”(第35回)。這一招意義十分重大,日後任宋江貼身衛士,足以震懾包括晁蓋在內的那些敢於威脅宋江個人安全或者覬覦宋江地位的梁山好漢,同時表明宋江的第一支武裝力量足夠強大,足以跟晁蓋領導的原梁山力量分庭抗禮,從而為日後宋江上山打開了一個良好的局面。當宋江被眾好從江州劫出法場,徹底絕了當良民的路,死心塌地上山落草時,迫不及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晁蓋手下原頭領和自己兩次糾集來的好漢分列左右來坐,前者包括晁蓋才11人,後者包括宋江共29位,力量對比當然是後者明顯居上。本來花榮等上山後晁蓋便排好了座次,宋江又何苦多此一舉?有此資本,宋江腰桿自然很硬,一上山就把晁蓋架空了。

第二,擔任宋江的近身衛士一職。從宋江在江州死心塌地上梁山開始,無論是平時宴處,還是外出訪談,或者近距離觀察敵情時,花榮總是出現在宋江身邊,負責其人身安全。如二打祝家莊時,宋江帶了花榮、楊雄、石秀三人拜訪撲天雕李應,金聖嘆指出這是“一個護身,兩個介紹”。到了第59回中,晁蓋受箭傷而死,宋江權且領頭領之職,立刻把花榮安排到自己身邊:“忠義堂上,是我權居尊位。第二位軍師吳學究,第三位法師公孫勝,第四位花榮,第五位秦明,第六位呂方,第七位郭盛”。第71回梁山坡英雄排座次,宋江住在忠義堂東邊房內,花榮則被安排住在忠義堂左邊房內。筆者還留意了一下,凡是軍隊遠征而需兵分兩路的時候,花榮往往分在宋江一路,哪怕就是拈鬮也不曾分開過。

第三,堅決擁護和貫徹執行宋江決策。眾好漢劫法場,鬧江州後,宋江提出順勢去打無為軍,殺了黃文炳為自己報仇,晁蓋不同意,說下次聚齊大隊人馬再來打,宋江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夠得來:一者山遙路遠;二乃江州必然申開明文,各處謹守,不要痴想。只是趁這個機會,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準備。”花榮立刻符合宋江:“哥哥見得是。”並提出實施方案。此後從其出現在宋江身邊的頻率來看,顯然是梁山核心決策人物之一,不過其謀略因有吳用等專職謀士而不太凸顯而已。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吳用:“休言將軍比小李廣,便是養由基也不及神手。”


當大戰惡戰即將開始,花榮就騰出身來,往往作為前部先鋒,親臨一線,衝鋒陷陣。除了晁蓋攻打曾頭市失利的那一次,花榮參加了梁山所有對外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較為突出的貢獻有:三打祝家莊時,花榮射落祝家莊的指揮燈,使對方部隊不戰自亂;攻打曾頭市時,箭射曾塗,救了呂方,且幫呂方、郭盛殺了曾塗;攻打東昌府,和林沖合力擒捉了花項虎龔旺;智取大名府時射翻托塔天王李成副將,使梁中書軍潰敗;三敗高俅時,一箭射死宣讀詔書的天使,挫敗高俅誘殺宋江的陰謀;誅田虎時,在蓋州城下,連射對方大將方瓊、張翔、楊端等數人,敵軍聞之喪膽;把守蓋州城時,和董平、杜興、施恩設兩路埋伏之計,挫敗田虎勢力反撲,活捉對方頭領山士奇;大戰睦州時,陣前一箭射死方臘國師“寶光如來”鄧元覺。

因此就梁山的事業來說,花榮的貢獻也十分突出,給宋江長足了面子,人們對宋江信賴花榮自然並無異議。

四、餘論

心腹者,親信之人也。第一心腹者,特別體己能把秘密與重任託付之人。宋江善於籠絡人心,梁山英雄中心腹眾多,如李逵、吳用、武松、柴進、戴宗、張順、呂方、郭盛、孔明、孔亮、宋清等都是,但這些心腹要麼有能力卻不認同宋江個人事業,要麼積極性高卻無足夠能力幫助宋江,所以都不算第一心腹。只有花榮,在《水滸》故事開講以前,就與未來的大哥、領袖宋江有了深厚的交情。他是宋江起事的最早伴當,並幫助宋江建立、壯大、鞏固了第一支武裝力量。他忠心耿耿,堅決擁護和貫徹宋江的路線政策,是宋江是最得力的爪牙和第一心腹。花榮通過與宋江的特殊關係梁山的前途命運也就產生了重要影響,因而是梁山上一位絕對特殊而重要的人物。而宋江則是花榮的兄長、精神導師、領路人和唯一的知己、朋友。

縱觀花榮一生,並不怎麼失敗,甚至可以稱得上頗為成功:殺了仇人快意了自己,最後全家又獲得合法身份;上山之前只是個副知寨,最後官至應天府兵馬都統制;原來埋沒於偏僻地壤,報國無門,後來報效了朝廷,功勳累累,天下聞名,終獲“忠義”之名。“我等在梁山泊時,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感得天子赦罪招安,北討南征,建立功勳。今已姓揚名顯,天下皆聞。”(第120回)所以基本上實現了人生價值和最初的人生理想。《水滸》結尾,施耐庵借“史官”之名寫了句輓詩:“生當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第120回)用在花榮身上最為貼切。而這種成功,是依賴著大哥宋江的江湖威望和領導才能才實現的。

花榮的自縊,似乎為其生平塗上了一抹悲劇色彩,但有一類人,就像美國的喬治·巴頓將軍一樣,“為戰爭而生、視和平為地獄”[6],他們的特長、人生價值都只能在戰爭中實現,在和平年代,便覺得乏味無聊。花榮就是這樣,在清風寨當知寨時,過的很鬱悶,上了清風山、梁山,便找到了自己的舞臺,盡情展現自己的出色的武藝和才智,大放異彩,而當和平環境來臨時,也就沒有了生活的熱情和激情,當唯一的朋友和知己已被奸臣害死,就更加心灰意冷。與其在官場勾心鬥角,受腌臢之氣,還不如追隨大哥於地下。選擇自縊能使自己的一生永遠定格在金戈鐵馬、彎弓射鵰的輝煌鏡頭之中,而且相比於病死、為奸臣害死,是一種更有尊嚴的辭世方式。


梁山路線的制定者之一,宋江的第一心腹——小李廣花榮

金聖嘆:“可謂矯矯虎臣,翩翩儒將,分之兩雋,合之雙壁矣。”


參考文獻

[1]馮尕才.南陽理工學院學報[C].2016,01.

[2]陳曦鍾,侯忠義,魯玉川.水滸傳匯評本[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

[3]談歌.與領導關係密切的花榮[J].當代,2004(2).

[4]劉亞洲. 誰是宋江的第一心腹[N].桂林日報,2008-05-12(6).

[5]施耐庵,羅貫中著,龔兆吉,陳遇春校.水滸傳[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6](美)赫什森著,趙洪雲等譯.巴頓將軍:一個軍人的一生[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