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從《燃藜圖》背後看作者創作的真實意圖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從《燃藜圖》背後看作者創作的真實意圖

上一節我們說到關於《燃藜圖》的主題勸學,問題來了,作者為什麼不安排寶玉看到的是“雪窗”或者是“螢幾”,這樣的勸學篇,而非要安排一個《燃藜圖》呢?而這幅圖的勸學主旨也不是太鮮明,給人一種投機取巧的感覺。原來這《燃藜圖》大有玄機。現在我們來看這幅《燃藜圖》中的主人公。他是西漢時期的名人劉向,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稱劉中壘,世居長安,祖籍徐州。出生於漢昭帝元風四年,即公元前七十七年,死於漢襄帝建平元年,即公元前六年。是劉邦同父異母的弟弟劉交的後代,是楚元王劉交的四世孫。漢宣帝時任諫大夫,也就是言官,是專門給皇帝提意見提建議的官。因反對宦官弘恭和石顯而被下獄圈禁。後被放出,卻又因為反對弘恭和石顯,再一次地被下獄圈禁,並被免為庶人,被同一塊石頭絆了兩跤。所以《紅樓夢》第七十五回,作者借賈赦之口說:“何必多費了功夫,反弄出書呆子來。”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從《燃藜圖》背後看作者創作的真實意圖

劉向是西漢的一位大學者,這幅《燃藜圖》表現的,就是傳說劉向在青少年時期一心讀書,刻苦學習,挑燈夜戰的故事。劉向的刻苦學習的精神後來感動了神仙,太已之精。太已之精用自己手中的柺杖吹出火來,給劉向照明學習,又向他傳授了很多的學問,使劉向後來成為西漢時期的一代大儒,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幅畫從表面上看是勸人努力學習的,但作者為什麼要選中這幅圖作為自己要描寫的場景呢?選別的表現刻苦努力學習的圖不行嗎?我們知道,當作者廢太子在創作這部《紅樓夢》的時候,正被圈禁在“獄”中,這個時候的他之所以選擇著書,就是借著書來對自己一生做深刻的反省。作者廢太子與《燃藜圖》中的劉向有太多的相似之處,有幾乎相似的經歷。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從《燃藜圖》背後看作者創作的真實意圖

這時的作者認為,就是你有一肚子的學問,但你不諳世事,不懂人情世故,還不是象劉向一樣兩次下獄,作者廢太子自己也是兩次被圈禁,幾乎一輩子都要在圈禁中渡過了。所以作者很有同感,劉向的一生幾乎就是自己的翻版。所以賈寶玉看見《燃藜圖》,就象作者彷彿就看到了自己。表現在文本中,就是寶玉極為地反感,再也不願在那間房裡呆下去了,這才是寶玉不願在上房休息的真正原因。這也是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對觀者讀者的一種暗示,暗示作者自己,就是也曾經一度兩次被圈禁的廢太子。所以脂硯齋才不斷地提醒我們,一定要看書的背面,反面,而不要看書的正面的原因了。

欲知究竟如何,且看我下節分解。

【喜歡我的別忘轉發,加關注噢,敬請提出不同觀點。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