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长:工作和学习,方法是一样的,可惜晚了10年才懂得

当时上中学,我不会学习,也没人教学习方法。上完课大脑一片空白,老师讲了哪些重点,通通不知道。自己课后学习,也不知道哪些是知识点、什么是重点。学习完全没有章法,成绩中游水平,幸亏赶上大学扩招,总算考上了大学。

真正掌握学习方法是在大三考研的时候。当时想考深圳大学的研究生,所以把深圳大学七八年的专业课真题全部买过来,好好研究发现,这七八年,所涉及的考题,重点分布在10个章节中。而其他的二十几个章节几乎从来不出考题,也就是,不是重点。于是把这本书的10个章节好好学习,在那年的专业课成绩中,听老师说排名在前5%的水平。

银行行长:工作和学习,方法是一样的,可惜晚了10年才懂得

现在来看,真正的自学能力,就是考研时培养起来的。现在反过来看初中、高中,理科课程的知识点都涉及这三个方面:

1、定义和概念

2、用途、公式、原理、规则

3、实际应用、或区别

其实这三个方面和我们小时候认东西是一个道理,比如说,消防车的概念:一辆拖着水罐的大卡车,这就是概念、基本定义,告诉你这个知识点是在说什么。

它有什么用呢?用来灭火的。这就是第二个,告诉你它的用途,放在数理化中,也就是规则、原理、公式推导等。第三个,再举例,消防车和洒水车的区别是什么?前者灭火、后者浇花,这就是用途的区别。在数理化中如何体现呢?可能会让你借助公式、原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老师出题的考试中,70%是考基础,也就是第一、第二。难题往往从第三个——实际应用中出题。把知识点的第一、第二个方面掌握了,基本上小题就能做对大部分,再做几道大题,应该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银行行长:工作和学习,方法是一样的,可惜晚了10年才懂得

银行行长:工作和学习,方法是一样的,可惜晚了10年才懂得

现在在工作中,遇到很多问题,都需要自学,最快捷的就是查百度,比如基金的分类、保险的分类等,还有很多专业术语,新出来的,以前没学过,查查百度,搞清楚说的是什么,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就可以了。

以前听过智商、情商,据说现在有个时髦的说法,叫“搜商”,即搜索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谈谈快速对知识点查漏补缺的小技巧:

1、一本练习册,要把习题吃透。

2、错题再做一两次,检验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说明:

一本习题集,基本覆盖了主要的知识点。与其做好几本习题集,不如把一本习题集吃透。记得我在实验中学上初三时,我们的化学老师(省特级教师),就只给我们一本练习册,而其他班则是好几本化学题。

她的做法很特别:练习册的题,一道一道过,每个同学讲一道题,全班轮流讲,要讲出来怎么解题的,同时还要说错误选项,为什么是错的,无形之中,一道题可以让大家把其他知识点也能复习一遍。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其它几门课,一门课两三本练习册,虽然做了两三本,但做错的题不看,还是不会。应该把自己做错的题,再做一两次,做会了,不懂的知识点就学会了,这样学习效率也高。比盲目的做好几本练习册效果好。

如果觉得有用,建议转发到你的朋友圈,或转发给家里还在上学的孩子,希望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我们后续会推出系列视频课程,欢迎您关注:

1、《银行理财为什么不让承诺保本了?》

2、《国家政策,对银行理财的三大影响,及理财的四大发展趋势》

3、《小心!这三种情况发生,银行理财会亏本》

4、《练就火眼睛睛,教你8招,识别涨幅2、3倍的好基金!》

5、《千里挑一,涨幅2、3倍的潜力基金就选这11只》

6、《如何花350元,换200万医疗保障——保险产品这样选!》

7、《婚后买的房子,就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8、《婚前房子,在婚后的升值和租金,算我的吗》

9、《避税就这4招——留学、移民避税实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