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戏之乡 民歌左权


左权县(古称辽州,民国元年易名辽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巅。东面与河北省的邢台、武安、涉县接壤,南面与本省的黎城、武乡毗邻,西、北面与榆社、和顺交界。境内群峰叠翠,岩壁陡险,清漳河横贯东西,支流缠山穿谷,密布全县,是历代屯兵聚武之地,安营扎寨之所。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总部驻扎本县麻田镇,1942年5月,总部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反“围剿”战役中,率师与日寇鏖战,在麻田附近的十字岭以身殉国,为永远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同年9月18日,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改辽县为左权县。

歌舞之乡左权县

左权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歌舞之乡。人民性格朴实开朗,喜歌好舞,群众文化活动向来活跃繁荣。清雍正年间( 1723~1736)的“辽州志”有“辽虽穷乡僻壤,而比户弦歌,文风颇盛”的记载。从古至今民间流行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歌舞类的有耍龙灯、舞狮子、跑竹马、踩高跷、霸王鞭、跑旱船、黄河阵、倒秧歌、打花棍、推小车、点金灯、会鼓、跑驴、抬阁、背棍、二鬼摔跤、装鬼变鳖等;武术类有国术团等;民间器乐演奏类的有吹打乐、鼓吹乐、宗教音乐、锣鼓乐等;戏曲类的有晋剧、上党梆子、上党落子、襄武秧歌小落腔、歌舞剧、歌剧、小品、平调、弦腔等;曲艺类最有代表性的是琴书和盲人演唱,其次还有鼓书、评说、快板、相声、快板剧等等。在诸多民间艺术中,尤以小花戏、民歌闻名中外。素有“花戏之乡、民歌之海”的誉称。

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是社火活动的高潮期,从县城到乡村,从大街小巷到家家户户,各式各样的花灯高悬,五颜六色的彩吊高挂,搭起了一座座青翠的松枝柏叶牌楼,燃起了一个个绣球、棒锤等各种形状的煤火,张贴上吉祥如意的诗词楹联。人们穿起了节日的新装,唱起了优美的小曲,敲打着丰收的锣鼓,演奏着欢快的乐曲,表演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入夜,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处处莺歌燕舞,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更为节日增添了异彩。按照当地的习俗,正月十四、十五在本村热闹。所有的文艺节目白天挨门挨户地表演,晚上还要在每个火盘前表演。从正月十六起,除相互串村表演外,还要赶赴县城参加县里举办的社火活动和环城灯火晚会。此时锣鼓喧天,笙管齐鸣,观赏表演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入县城,沿街两侧密密麻麻排得人山人海,有众多的电视台、报社记者,有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有贵宾和亲朋好友,还有离城几十里以外的群众。各村镇机关厂矿的文艺队排列有序,载歌载舞,穿街而过,布满闹区与火盘。尽情地表演欢娱,直闹个通宵达旦,天明方散。往往延续到正月二十左右,一年一度的春节、元宵节期间的社火活动才能结束。

如今,左权这个山环水绕的北国小县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小山城。绿树、彩灯、草坪、花坛、喷泉、雕塑让人目不暇接;主干街道绿化、美化、亮化一新令人心驰神往;滨河新城拔地而起,展示着“太行明珠”的风采;特色旅游景观吸引着八方宾朋……尤其是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的社火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下,从环境装点到文艺表演,年年都有新点子、新套路。2012年社火活动的主题是“崛起左权·唱响未来”,各种形式的表演既突出了地方特色,又不乏时代气息。大型花戏队不但经常参加“中国·晋中社火节”广场游行表演,而且还被邀请到周围县市助关演出,充分体现了歌舞之乡人民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左权小花戏

小花戏是当地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言其“小”,一是指每个节目表演的时间不长,短则三五分钟,长则十几分钟;二是指表演人数不多,少则两人对舞,多则十余人群舞;三是指装备轻便,几身彩服,数把彩扇就可以活动于街头巷尾、场院亭台。另外,演员的年龄小,年幼的多为十二岁左右的稚童(多指其前身“文社火”时期),年长的多为十八岁左右的青年(从抗日战争开始表演者年龄逐步放宽)。言其“花”,是指舞者身形多变,场面调度多变,服饰打扮鲜艳,彩扇上下翻飞,犹如花团锦簇。小花戏的“戏”是指其众多的节目中,单纯的情绪舞极少,多半有简练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同时还指演员的综合表演能力。当地群众说得好:“小花戏,小花戏,一小二花三有戏。”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小花戏的含意也在不断地丰富着,比如小花戏既保持了表演场地小、轻便易行的特点,又登上了当今时代的大舞台;既能上演短小精悍的小型节目,又能上演气势宏伟的中型、大型剧目;小型节目同样能在大舞台上亮相,中型、大型剧目同样可以深入基层演出。现代化的舞台美术(包括服装、化妆、道具、音响、布景、灯光等)又为它增添了耀眼的色彩。

小花戏在发展过程中表演形式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歌舞。演员根据唱词内容,配以象征性的舞蹈动作,不少剧目还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歌舞并重,或偏重于舞。小型的如《开花调》《筑路哥哥》《摘花椒》《放风筝》等,中型的有系列小花戏《太行颂》等。这种形式还可以组织人数较多的大型舞队,在乐队伴奏下,再配以土色土香的演唱,以整齐的步法和多变的扇花做出各种舞姿造型,参加重大喜庆节日的广场艺术表演,如《百花迎春》《春潮》《丰收颂》等。

第二类是歌舞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有一定的戏剧矛盾和冲突,但仍然是通过小花戏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其特点是歌中有舞,舞中有戏,歌、舞、戏三者紧密结合。小型的如《打樱桃》《槐林会》《菜哥》《卖扁食》等;中型的如《一个老头四个姑娘》等;大型的如《太行奶娘》等。

小花戏是山西太行山上开放出来的一朵独特的民间艺术奇葩,它一次又一次地为左权争得了荣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小花戏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业余与专业相结合,打造出一批精品剧目,享誉全国。《开花调》和《筑路哥哥》《做军鞋》分别获得全国第二届、第六届、第十五届“群星奖”金奖,《洗衣裳》和《老井人》分别获全国第十届、第十三届“群星奖”优秀节目奖。小花戏还经常参加山西省和晋中市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均载誉而归。闻名中外的山西大型民间歌舞《黄河儿女情》和民俗系列舞蹈《黄河一方土》中的许多歌舞就是采用了小花戏的舞蹈素材和大家广为传唱的左权民歌《杨柳青》《歌唱合作化》《会哥哥》《桃花红·杏花白》《洗衣裳》《有了心思慢慢来》等改编而成。被列为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的文艺集成志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等均收编了左权小花戏,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一员。从中央到省、地市各级众多的专业与业余文艺工作者不断地深入生活,以小花戏为采撷对象,用以丰富自己的舞蹈语汇,滋润自身的艺术肌体。

由于左权县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繁荣,加之小花戏、民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国家级比赛中屡捧金杯,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山西省文化厅分别将左权县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山西民间艺术之乡”。

左权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

左权民歌是一种山西省的传统民歌音乐。晋中地区左权县的民歌不同于山西任何地区的民歌,它独树一帜,自成脉络,曲调清丽而优美、风格委婉而温柔,意境新颖,诗味浓郁。左权民歌在宋元时期,已经被广泛传唱,家家弦诵。

建国后的七十年,是左权民歌由俗到雅俗共赏,由本土到全国的飞跃阶段。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左权民歌的发掘、整理工作,各地文化工作者纷纷前来采风。基层歌手得到培养,民歌的演唱技艺更加成熟,艺术理论也有了很大提高。在新时代的推动下,左权民歌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孕育着新的生机,不断散发出她独特的魅力。民歌表演在诸多大赛中屡获殊荣,《筑路哥哥》、《开花调》曾荣获两届全国群星奖金奖,而且蜚声海外。左权民歌发展至今,有“万首民歌千出戏”之称,形式上更加多样,内容也是异常丰富。从曲调上说,有“大腔”、“杂曲”、“小调”三种形式。

左权:万首民歌千出戏

左权民歌是一种传统民歌音乐,它不同于山西任何地区的民歌,它独树一帜,自成脉络,曲调清丽而优美、风格委婉而温柔,意境新颖,诗味浓郁。左权民歌在宋元时期,已经被广泛传唱,家家弦诵。左权民歌种类自成体系,“大腔”“小调”“杂曲”三大类别交相辉映。

悠远的历史,积淀出丰厚的文化,作为民间艺术形式的山西民歌,也是蔚为大观。山西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据统计,现在已经收集起来的民歌达两万余首。

经过岁月的沧桑变化,供奉远祖祝融的祝融祠仍然保留了遗址(今城北火神庙),可以想象,注重祭祀活动的古人,曾经如何反复吟唱,祈祷祖先赐予他们光明和幸福。这恐怕是左权县早期民歌的萌芽阶段。

自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恢复县制,改名辽山县开始,到元代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的近八百年里,辽山县县制一直延续下来。政治的相对稳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民歌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土壤。独特的风格开始形成,民歌种类也自成体系,形成了“大腔”“小调”“杂曲”三大类别。

事实上,从现在左权民歌“大腔”的曲牌结构中,仍然可以找到宋代“唱赚”、元代“散套”的痕迹。这段时期,是左权民歌的成型,盛行阶段。

明清时代,民歌更是贴近生活,已经成为人们抒发怀抱、寄托情感所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武军山诗抄》《辽阳痴士诗抄》等文集,和流传至今的《绣荷包》《闹五更》《禁洋烟》等歌词中,都不难找到历史的印记。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前敌总指挥部进驻麻田。大批党的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一起,发掘整理提高民间艺术,古老的左权民歌又焕发了青春。当时的新民歌如:《彭总和咱同劳动》《拥护八路军》《参军歌》《全民动员支前忙》《将革命进行到底》等,有力地宣传了团结抗日的时代主题。这个七八万人口的小县,先后有一万多名青年参军,平均每年供给军粮150余万公斤,左权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42年5月,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战斗中于十字岭壮烈牺牲,为纪念这颗陨落的将星,是年9月,辽县易名为左权县。

新中国成立后,是左权民歌由俗到雅俗共赏,由本土到全国的飞跃阶段。当前,左权民歌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孕育着新的生机,不断散发出她独特的魅力。

左权民歌发展至今,有“万首民歌千出戏”之称,形式上更加多样,内容也是异常丰富。从曲调上说,有“大腔”“杂曲”“小调”三种形式。

大腔

属套曲类民歌。其曲调典雅,结构严谨,形式完整,跳跃性大,虚词拖腔较多。由序曲(“蒜圪瘩”)、正曲(“劈破玉”)、尾声(“打岔”)三部分组成,序曲和尾声固定不变,正曲部分则可以由唱者随意发挥,加以增减。大腔的唱词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唱法独特,难度较大。如《奇怪》《大小姐下绣楼》等。

杂曲

又称山歌,是随着劳动节奏,在山间、田野随时可唱的一种短歌。杂曲的格律相对自由,曲谱单一,适于即兴编唱,别具地方风格。内容有倒秧歌、丑秧歌、牧童歌、打夯歌等,比如下面这首《呆笨呆》:

高高山上一只鸡,嘡啷啷飞在庙檐底。

有心给你唱两句,嘴又干来肚又饥(那么咳)。

小调

左权民歌的主体部分,是民歌曲调的俗称,适合人们在从事较轻松劳作时哼唱。小调的曲调简短,易学易唱,并且可以自行填改歌词,唱词内容极其丰富。

如反映日常生活的: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双胳丁跪在石头上呀,小亲圪呆。

小手手红来小手手白,搓一搓衣裳把小辫甩呀,小亲圪呆。

小亲亲来小爱爱,把你的好脸扭过来呀,小亲圪呆。

你说扭过就扭过,好脸要配好小伙呀,小亲圪呆。

——《洗衣裳》

歌唱历史人物的:

道光登基没几年呀,西洋鬼子入中原。为了侵占中国地,害咱黎民吃洋烟。

黎民百姓吃洋烟呀,卖儿卖女卖房产。浑身上下都卖尽,一把骨头不安然。

……

两广总督林大人呀,三令五申把烟禁。查住洋烟几万箱,一火烧个干干净。

黎民百姓笑盈盈呀,这事办哩真称心。烧了毒品救百姓,看你洋鬼再虚精。

——《禁洋烟》

反映爱情的:

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呆。

榆树来你就开花,圪枝来你就多,你的心眼比俺多呀,啊格呀呀呆。

锅儿来你就开花,下不上你就米,不想旁人光想你呀,啊格呀呀呆。

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呆。

金针针你就开花,六瓣瓣你就黄,盼望和哥哥结成双呀,啊格呀呀呆。

——《桃花红 杏花白》

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的:

左权将军家住湖南醴陵县,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老乡们,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

左权将军牺牲为的是老百姓,咱们辽县老百姓为他报仇恨。

老乡们,咱们辽县老百姓为他报仇恨。

开花调

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小调中派生出了一种独特的形式——“开花调”。上句常“××开花”为起兴,下句点题,曲式结构上下句平行对称,曲调短小,旋律明快,长于抒情,内容多以反映爱情为主。熟练的民间艺人可以“做甚唱甚,想甚唱甚”。“左权开花调”独树一帜,是左权民歌中的一朵奇葩。在“开花调”中,不仅植物可以开花,其他东西也可以开花,石头、笤帚、门搭搭(门搭扣)、窗帘、玻璃……总之,一切用来作比喻的东西都可以开花。而这样的“开花”又与下句的主题有着内在的联系,比如:

山药蛋开花结疙瘩,圪蛋亲是俺心肝瓣。

半碗豆子半碗米,端起了饭碗就想起了你。

……

玻璃开花里外明,远远就照见俺圪蛋亲。

俺和哥哥有交情,父母阻拦俺不能成亲。

左权开花调但愿俺变成比翼鸟,自由飞翔在天空中。变一对蝴蝶花间舞,时时不离俺圪蛋亲。

——《苦相思》

窗帘开花呀帘朝外,实心留你在你不在。

槐花树开花结槐花,街上碰见你没说话。

花椒树开花一溜麻,想和你说句知心话。

……

豆角开花呀弯回来,不想走了你返回来。

——《不想走了你返回来》

樱桃好吃树难栽,有那些心思口难开。

山丹丹开花背洼洼开,有了心思慢慢来。

青石板开花光溜溜,俺要比你没一头。

谷地里带高粱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就数你好!

沙地里栽葱扎不下根,因为俺家穷不敢吭。

烟锅锅点灯一点点明,小酒盅量米不嫌你穷。

——《有了心思慢慢来》

左权民歌的歌词对“赋比兴”手法的运用非常精炼。不仅如此,夸张、谐音、双关、叠字等手段以及方言虚词的合理运用,使民歌的表现力进一步增强。而且大部分歌词是即兴创作的,随编随唱,不用专门学习,一听就会,因此流传极广。

每年的元宵佳节,是民歌艺人大展身手的时候。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前都燃起了红红旺旺的“社火”,大家在“社头”的前导下,敲锣打鼓,手提灯笼结队而行。如果想观看他们的精彩演出,除了去固定的场所外,还可以在自家门前放几串鞭炮拦住他们的队伍。看着那些身着戏装,手舞彩扇,口唱民歌,扭着“小花戏”的男童女童们,您的心情是否也会变得年轻?

其实,要听民歌又何必等到正月十五呢?正如清人王显名的诗《春晴观田》中所描绘的:

一夜雨声聒枕头,天明润泽遍郊丘。

桃红柳绿烟村里,带喊夹歌鞭懒牛。

民歌,已经成为左权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她深深扎根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融化在人们勤劳善良的情怀里,再也拔不出,分不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