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绣出脱贫小康图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因此,脱贫攻坚是当前乃至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而服务于基层的党员干部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在我看来,脱贫攻坚工作是成一项绣花工程,需要像绣花一样细细打磨、一步步精雕细琢。

脱贫攻坚需要鼓舞“士气”。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会遇到许多困难,面临诸多阻碍,这就需要鼓舞党员“战士”的“士气”,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一是能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要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开展扶贫工作,才能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牢根基。二是能促进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教育扶贫政策,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就学,努力降低贫困生的辍学率,减少“两后生”的数量,提升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实现科教兴国。三是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就业率。产业扶贫到户政策的实施,为每一户贫困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创造出条件。

脱贫攻坚需要找准“病因”。一是部分贫困户存在“贫困光荣”的思想。现如今,国家的扶贫政策正逐步完善,贫困户享受的政策也越来越多,但扶贫要先扶志,要精准帮扶,而不是盲扶。二是部分贫困户对所享受的政策存在不满情绪。部分贫困户对于所享受的补助存在不满情绪,导致脱贫攻坚工作推进难、成效不明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政策宣传力度弱,贫困户对帮扶政策不理解,对于贫困户的帮扶首先就要让贫困户了解到自己的“病症”,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脱贫攻坚需要实干“铁军”。基层党员干部冲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要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我们就需要做足功课、沉下身子。一是掌握熟悉村情民意。工作服务于一个地方,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乡情、村情。作为一名服务于农业农村的党员干部来说,掌握村情民意、了解群众所需、解决百姓困难是尤其重要的,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只有摸透群众“底细”,才能够做到精准识别,因户施策。二是吃透扶贫政策。扶贫政策可以说是一道道药方,需要我们根据致贫原因来给贫困户对症下药,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只有把扶贫的相关政策吃透学精,才能为农户提供更好的咨询,才能更好的做到上情下达,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是深入田间地头,多走入农户家中调查实践。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我们的扶贫工作就得实起来,就得要深入了解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多走、多听、多问、多看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前提,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武器。四是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切实为群众的利益着想,为群众做好政策解读与宣传,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增加贫困户的收入,用新颖的培训方式,带动群众参与劳动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就业率,为实现乡村振兴献力献策。

原作者:永平县龙门乡人民政府 王张垚

审核:字丹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