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军事较量中的兵法策略

国共军事较量中的兵法策略

清风店战役中,晋察冀野战军跑步进入阵地。

  “三十六计”语源于《南齐书》,成书于明清时期,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以及多姿多彩的生活阅历总结而成的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国共双方的军事较量中,中国共产党多次灵活运用兵法策略,排兵布阵,运筹帷幄,最终取得了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军事基础。

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在兵法上,“瞒天过海”实际上也是一种示假隐真或以假乱真、既真亦假的疑兵之计, 一般用来作为战术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制胜效果。

  1935年的四渡赤水的最终目的是巧渡金沙江,是红军长征中的经典战役。在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毛泽东在朱德、周恩来等人的密切配合下,声东击西,瞒天过海,左右逢源,指挥红军主力大大小小四十余战,驰骋数千里,走中有打,打中有走,退中有进,进中有退,奇正圆合,虚实汇融,创造出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一渡赤水,红军表面上要北渡长江,实际上却回师黔北,令蒋介石不得不重新调整部署;二渡赤水,红军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北渡长江的错觉而挥师向东,取桐梓,夺娄山关,破遵义城,歼灭王家烈八个团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这也是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三渡赤水,红军再入川南,再次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待蒋介石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红军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守军仅一个团的贵阳城乱作一团,趁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之际,红军又虚晃一枪进入云南,以七条小船巧渡金沙江,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包围圈。

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原指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岗,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或获利,想方设法引诱最难对付的人离开其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此计的关键是“调”。

  蒋介石第二次“围剿”失败后不出两月,又调陈诚、卫立煌、罗卓英、蒋鼎文、熊式辉等人率30万兵力,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国民党军兵分几路,占领了中央苏区的各个县城和主要交通要道。红军则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千里回师,从闽西返回兴国迎战。1931年7月1日,国民党各路人马在兴国周围将3万多红军紧紧包围,红军被迫绕道闽西的连城到瑞金,再经于都、宁都到兴国,在千里迂回中,红军采取避实就虚的策略,在敌阵空隙之中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消灭敌人。此时,国民党30万大军跋山涉水,连续行军,已是精疲力竭,怨声载道。8月,红军一举取得莲塘、良村战斗的胜利。毛泽东兴奋地说:“我们终于在莲塘打了第一个好仗。”此后红军主力迅速回师东进,集中兵力歼灭了黄陂之敌毛炳文第8师。随即,毛泽东又命罗炳辉率军佯攻北上,掩护红军主力西出突围。直到8月底,蒋介石才如梦初醒,方知中了毛泽东的“调虎离山”之计,只得命令部队西移。9月6日,黄公略率红三军隐蔽在老营盘,待敌军路过时,出其不意从侧后予以猛烈袭击。此役,歼灭国民党一个旅4000余人的兵力。9月中旬,“围剿”中央苏区的各路敌军已成惊弓之鸟,无心恋战,各寻生路,纷纷退出苏区。毛泽东乘机指挥红军在兴国与东固交界的方石岭、张家背等地截住蒋鼎文第9师一部和韩德勤第52师全部,一举全歼。

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原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指先虚张声势,使敌人产生错觉或者分散精力,达到出其不意地制胜目的。

  在莱芜战役中,粟裕运用声东击西的妙计,取得莱芜大捷。1947年1月底,蒋介石调53个旅组织会战,进攻华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声言要与刘邓中原部队会合,造成人民解放军主力西渡运河的假象。粟裕精心布置的这个迷魂阵,骗住了国民党的军政要员。陈诚在徐州大吹大擂:“陈毅残部迭经重创,已无力与国军决战,企图偷渡运河,欲与刘邓部会合,国军正在追剿中,山东之大局指日可待。”陈诚已经认定共产党军队要偷渡运河。当时坐镇济南的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已经感觉有些不妙,当他发现解放军由费县向西北方向运动时,立即调整部署,急令北线部队全线收缩。为了彻底迷惑敌人,粟裕命令先头部队不要攻击正在后缩的敌军部队,这一招果然生效。陈诚不能容忍王耀武对自己命令的蔑视,严令后缩的北线部队重新向莱芜、新泰攻击,已经逃出解放军包围的敌人又重新钻进专门为他们设置的口袋。由于陈诚中了计,敌军只好听命于粟裕的“指挥”和“调动”。

围魏救赵

  人民解放军创造性地将“围魏救赵”发展为“围点打援”。所谓“围点打援”,是指首先以部分兵力包围城市或军事要点,迫使或诱惑敌人增援,然后集中主力或优势兵力歼灭援敌于运动之中。在许多情况下,其目的不在于攻打被围之敌,而在于攻打援敌。“围点打援”之妙在于“奇正之变”。在战争史上,很多绝妙的战术和计谋往往只能使用一次,因为一旦为敌人所知晓,就失去了应用价值。然而,为什么“围点打援”这一战术在解放战争中却能屡建奇功呢?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复杂程度的战斗或战役来说,“围点”和“打援”是两个永恒的主题。其次,在“围点打援”的战术中,“围点”和“打援”是一对相互转化的矛盾。国民党军队之所以屡屡在此翻船,其根本原因就是无法搞清楚人民解放军究竟是要攻城还是要打援,而解放军的“围点打援”则正是抓住了“奇正之变”的要诀。

  清风店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经典的“围点打援”战例。1947年10月,晋察冀野战军向保定以北地区发起攻击,并迅速形成对徐水的围攻态势,进而威胁保定。蒋介石飞抵石家庄后,误以为人民解放军在保北地区已被他的主力部队所钳制,无法脱身。因此,蒋介石命令保定绥署主任孙连仲派驻石家庄的第3军军长罗历戎部赴保定,从南北进行夹击。而这正是晋察冀野战军所希望的,于是国民党军队在清风店地区被解放军的打援部队6个旅包围,全军覆没,第3军军长罗历戎被俘。此次战役中,解放军围城是假,打援是真。晋察冀野战军以3个纵队加2个旅的兵力做出攻城之势,迫使国民党军队出援。围城是正、打援是奇,实现了“以正合,以奇胜”的兵家之妙。(付昱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