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成了“G12”勝算如何

先將時間到退回2004年,那一年是中超元年,以大連實德、北京國安為首的7支俱樂部聯合向足協發難,提出了“行政退出、資本決定、政企分開、管辦分離、公司化經營”的改革方案,如果足協不答應就將罷賽。後來這次事件被成為“中超7君子事件”,又稱“G7革命”。

“G7”成了“G12”勝算如何


雖然只有7傢俱樂部,但是中超元年只有12支俱樂部,而這7傢俱樂部投資人中只有北京國安是國企投資,其他6家都是民營企業。當時的以閻世鐸為首的足協也是非常頭疼,只能求助於各地方的體育局,最終在各方努力斡旋之下此事不了了之,僅僅成了了一個有名無實的“中超聯盟”。而提出的各種改革方案化作雲煙。雖然後來還有所謂的“二次革命”,但據知情人稱,所謂的“二次革命”也只是幾個投資人一起開會發發牢騷而已,在強大的ZZ壓力下,並沒有什麼實際行動。

“G7”成了“G12”勝算如何


時間回到2020年,在成立“職業聯盟”受阻的情況下,以廣州富力為首的12傢俱樂部聯合起來再次向足協發難,要求足協放權,儘快成立職業聯盟,意願也與16年前的時間一樣,主要議題也是“政企分開,管辦分離”!而這12支俱樂部中基本都是民營資本在投資,而魯能、上港和泰達這些有著國企背景的俱樂部並沒有參與其中,天海特殊情況也沒有參與到裡面。這與當年“七君子”情況基本一致。

“G7”成了“G12”勝算如何


當年所謂的“七君子”革命以失敗告終,而這次的“十二君子”同樣不是很樂觀,雖然成立“職業聯盟”是大勢所趨,但是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關係甚為重要,現在的有人不放權無非就是“蛋糕”分配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地方的體育局甚至體育總局的態度非常重要,參考“G7”的失敗就是在這些領導們的壓力下而不了了之。

從兩次的“革命”事件中可以看出,中國所謂的職業聯賽的不職業,所謂的職業聯賽只是披著一層“職業”的外衣而已。職業聯賽沒有成為提高中國足球水平的舞臺,反而成為某些人撈取利益的平臺,在中超公司中足協佔有36%的股份,而每支中超球隊各持有4%的股份。雖然富力老總有信心將中超的商業價值和收入提高到50億,拿出10%給足協,但是並沒有滿足一些人的胃口,既想大權在手又想吃蛋糕,說句難聽的話就是“既想當那啥,還想立貞節牌坊”。

個人對於這次G12的發難能否成功,並不十分看好,除非能夠得到更高層領導的支持,當然此次也不太會像上一次那樣不了了之,畢竟在現在這種形式下,職業聯盟的成立已經是人心所望,最終就看這場資本與權力的較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