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嘘感慨,19个人持有比特币的故事

唏嘘感慨,19个人持有比特币的故事


这几天耐心看完了前辈ahr999(微博号)在2015年11月举办的比特币征文活动的19篇文章。不胜感慨。

19篇文章,是19个人的故事,也是19种不同的人生。看这些真实故事,比看大会,看研报,精彩多了。

19个人,大概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身份:程序员,炒股的,工程师,刚毕业的学生,文字工作者,信仰者,偶然闯入者。

他们大多数都是在2012,2013年首次接触到比特币,不得不提的是,有相当部分人是通过网易新闻了解到的,为网易的小编点赞。甚至其中有一位是通过巴菲特知道的,因为有一次巴菲特在采访中,表示黄金没有价值,挖出来又埋回去,就跟现在的比特币一样。就这么简单地提了一句,却引起了他的注意,回头就找资料了解、认识比特币,再到买卖比特币。真是佩服他的敏感和专研的精神。

记得我第一次知道比特币时,还在上大学,大概是11年,12年吧。已经忘记了具体是从哪里看到,只是模糊中知道有个天才程序员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好像是个有意思的玩意。我对这些新奇的东西,总是格外有兴趣。但是却没有上面那位老兄的专研精神,看过也就忘了。

第一位,ID:孤独的异客。2013年年中,通过长铗(jia)的微博知道,长铗是巴比特论坛的创始人,算是国内最早接触比特币的50人之一,也是一位科幻作家。他的文章一开始就对人的价值存在做了一个追问,由此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位有着理想追求的“少年”,对“首付+贷款+还款+工作N年+自己不生病+父母身体健康=某小平米陈旧二手房……”的压抑生活感到悲观,比特币的出现为他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作者认为科技和信息是带来最大财富的铁律,对比特币的未来充满信心。2015年的他持有两位数的比特币。

第二位,ID:一剑飘零五十州。2013年开始炒比特币,本职工作是一位科研人,怀揣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在当年的最高点接盘了比特币。2013年属于炒币,后面两年属于囤币。到2015年有8个币在手。可能仅仅也只是8个币吧,文章的末尾,对比特币倒是有一种潇洒的态度。

第三位,ID:青云。是一位炒股的朋友,12年年底在套股吧(估计是淘股吧)接触到比特币,出于纯粹的投机心理,用炒股的办法炒B,中间炒山寨币赚了一些钱,后来赔了回去。最后就空仓了,不再持有比特币。

第四位:ID,imcoddy,2013年接触比特币,在读完比特币的白皮书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用他的话说,比特币天生就是一个良好的炒作对象:数量有限,概念时尚,波动巨大,随时交易。到2015年持有21个比特币。

第五位,ID:比特火币。这就是一开始提到的那位,从巴菲特的采访中知道比特币。买过烤猫的比特币股票(烤猫是毕业于中科院的一位少年天才,很早就开始设计矿机挖币,现在大名鼎鼎的吴忌寒当年也买过烤猫的矿机,第一个1000W也是通过烤猫赚到的。现在烤猫这个人已经失踪了,不知道去了何处。),也参与过矿机的研发。在当年7000多元人民币的价位卖了比特币。在他的文章里面知道现在的瑞波币,当年叫纹波币。

第六位,ID:神教小护法。炒B,炒来炒去,不仅没赚钱,还赔了。后来索性囤了10个B,等待10Wdollar的到来。也算是一种执念吧。

第七位:ID:暴走北纬。12年通过网易新闻知道比特币,刚开始知道,大概了解了一下也没有在意。在2013年,比特币涨到8000元人民币的时候眼红了。在跌到4000块的时候进去了,期望比特币一直横盘或者阴跌,从炒B,变成了囤B大军的一员。2015年持有300多个B。作者跟我一样,也是个处女座,不知道处女座是不是对认定的事情,都有一种执念。

第八位,ID:Eric83。作者经历丰富,参与过交易所,矿场,文章写作。参与比特币,更多的是好奇心的趋势和对有争议事物的探索。

第九位,ID:闪电。机械工程师,2011年第一次接触比特币。作者取名闪电的原因是二战德国用闪电战的方式短时间内占据了整个欧洲大半的领土。以此,也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敢赌敢拼的人,赌上三年的收入。2015年,大概有两位数的比特币。

第十位,ID:v2future。2013年在网易新闻知道比特币。刚开始挖矿,但是那时候个人电脑已经很难挖到了,半个月只挖到了0.1个莱特币,在莱特币190块的时候买了10个,一觉睡醒,跌到180,也就不玩了。算是匆匆一别。

第十一位,ID:人在塔在。这个更有意思。2013年第一次接触比特币,竟然是通过骗子。作者当时想买被盗的QQ账号做营销,骗子黑客要求用比特币支付。骗子还一步步教他如何注册、充值、买币、提币。后来炒比特币期货爆仓了20W,从此对炒B谨慎。

第十二位,ID:ssg2006.一开始买了一万块的比特币,后来老婆觉得风险太大,没收了工资卡,只留了两个比特币玩。同时还感谢老婆大人让自己狂躁的心冷静下来。不知道现在看到6000多美元一个的比特币,还会不会感谢老婆大人。

第十三位,ID:比特党。2013年接触比特币,当时对它的定位是:中国大妈的新玩具。当时比特币高位,不敢参与,转而挖莱特币。后来买了点比特币,基本是一个佛系的心态。

第十四位,ID:BTC专业工123.有着20多年的炒股经历,找资料学习了一个星期,入场。到2015年,大概有两位数的比特币,还成功”忽悠”了几位女士进场。

第十五位,ID:hitbitcoin.鱼池的创始人。2011年第一次买币,接着开始搞矿机挖矿,挖矿挖了一年,一共收获7000个B,除掉吃喝、电费、暴仓、被盗,剩余2700多个。后来联合其余三个人搞了矿池,可惜好景不长,2013年4月起步到7月,四个人走了两个。对未来充满了未知。

第十六位,ID:ebit堡主。比起比特币,作者更迷恋竞争币。最后是正负30个币。

第十七位,ID:cndx.作者很早领悟到炒币不能致富,专心于比特币应用开发,像币圈导航,币域名,币应用。现在在回头看,不知道他还会认为炒币不能致富吗?

第十八位,ID:xraysun。2011年在一次北京互联网创业者小型聚会上,第一次接触比特币。从0.1个比特币到100+。相信将来10个比特币就是富豪。

第十九位,ID:莱特币矿池_江卓尔。从游戏辅助接触到比特币,2013年12月10日买了两台7950五卡的显卡矿机开始挖币。同月开始组建矿池,2014年1月1日注册了莱特币矿池域名,还创新了山寨币评分模型进行挖矿,是比特币的死忠粉,认为终究有有一天比特币会和黄金等值。甚至在2014年比特币暴跌的那波中,还抵押BTC换取人民币,欠了一屁股债。文章的最后,作者还在开发一套趋势套利模型,期望尽快能还掉人民币的欠款。当然,现在江卓尔已经封神了。

看完这些故事,真的是不胜唏嘘感叹。有人无所谓,当是尝试;有人投机玩玩而已;有人坚持信仰,囤币不卖。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却不会简单地重复。现在暴跌的熊市行情,又有多少人跟他们一样,站在犹豫和否定的边缘。到底比特币真的能够像黄金一样等价,还是慢慢地破灭归零,即使经历过去年的牛市,怕是很多人心中也是个问号。从他们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到学习的重要性,拥有大量币的,无不是在经过艰苦的学习后,才坚定了信仰;也可以看到,所谓金钱,也只会眷顾那些有敏锐眼光并且知行合一的人。其实,每年都不缺赚钱的机会,只是有些人视而不见,有些人相信自己的眼光。

比特币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人类第一次从技术上实现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这是从文艺复兴以来,人类一直在追求的东西。未来如何,没有人知道,相信的则相信吧,不信的,则不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