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与“数字”为伴的男孩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他的年度述职报告绝对是“另类”,准确地说那是一份“数值报告”。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

“完成全省法院2019年绩效考核奖金标准调整审核工作2447人次,完成全省法院员额法官和其他两类人员工资标准调整2979人次;完成全省法院第四批员额法官工资套改工作144人次;完成全省法院执法勤务警员职务工资套改工作244人次。”

这么多精准统计的数据,大家想到的一定是一个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老大姐形象。其实不是,他是一名85后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当基层法院劳资人员工作遇到难题,他会在电话里耐心听他们倾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舒缓心结;当年龄偏大的劳资人员不熟悉软件操作时,他会在电话这头一步一步耐心讲解,直到弄懂学会。2016年,全省法院实行工资统管,很多基层院在核算工资时困难重重,是他加班加点,一个基层院一个基层院的耐心讲解帮助,才圆满完成了全省法院的工资核算。玉树州基层法院的2名劳资人员在退休前夕来省高级法院政治部,亲手为他献上了一条洁白的哈达,感谢他这几年工作中给予的帮助。

工作中的他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生活中的他爱好广泛、诗意幽默,是一个热心助人的大男孩。他喜欢在下雨或下雪的时候写几句打油意味的短诗,发在朋友圈里,同事们纷纷在留言区和他互动调侃,以至于雨雪天不发诗时,同事们都会追问“王老师咋不写诗了?”一次集体活动的空隙,部门的同事嬉闹着,要他和个儿最高的同事比身高,两人站在一起明明有差距,但是他就故意不承认,假装一本正经地说“其实我俩一样高,因为我的头发就有3公分高呢。” 看,就连开玩笑,他都不忘用数字说话。

你看不见他的时候,他和数字在路上;你看见他的时候,他和数字在纸上。让我们记住这个与数字为伴、用数字说话的男孩——王占虎。(政治部 杨兰春撰稿)

讲“法院故事”的女孩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讲好青海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好声音,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司法知情权”是省高级法院宣传部门的工作职责。而她的本职工作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讲好法院故事。

平常见到的她是这样的:身材娇小,皮肤白皙,架着一副眼镜,彬彬有礼地提问,眼神关注着对方,耐心细致地听,努力捕捉所有的采访细节,然后将获取的素材客观地载以文字进行报道,文章甚少用修饰词却常常直抵人内心深处。一篇“给牦牛数牙,在山头喊话”的高原牧区法院人的故事,感动了身边的同事,看哭了兄弟法院的朋友。

很少人知道,每当她拿到一篇新的通讯报道的题目,也会感到无从下手,心中烦躁,但是外表却不是愁眉苦脸、不是唉声叹气、也不是沉默不语,而是异常兴奋地在办公室走来走去,蹦来蹦去,并且摇头晃脑、手舞足蹈。

她在动笔前会做大量前期准备,尽可能多地采访收集相关素材和文件资料,然后多层次多视角解读选题,去现场寻找曾经或正在发生的动人情节,到业务庭室请教资深法官,最后“翻译”出一篇非法律专业人士都可以立即看得懂的工作综述,抑或是写出一个客观真实、节奏感强、可读性高的法院故事。每每这时,她办公桌上的原始素材可以装满大半个文件盒,朋友圈里又多了几个因工作结识的新朋友。

她故事讲得极稳,新闻稿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但很接地气,最难得的是与周围环境非常和谐,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她会注意法治故事本身应有的高度,但是又不会刻意拔高,有时欲扬先抑,肯定大方向;有时话说七分,留下思考的余地。

讲故事的人永远喜欢站在故事外面,这既是职业习惯,也是她的性格使然。大家一定知道她是谁了吧! (政治部 杨兰春撰稿)

我的故事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白驹过隙,参加工作已十年,耐心、稳重、遇事多思考已逐渐成为我的座右铭。我叫贺维,2019年通过考录,成为省高级法院政治部的一名干警。

来法院工作的半年,为适应新的岗位、新的要求,对照身边年轻干警的工作能力,突感本领恐慌。我深知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是政工干部的基本素质,按照部领导的要求,扎实学习了最新的政治理论及干部人事工作业务知识,虚心向领导及身边同事请教,通过努力,已逐渐适应岗位。作为一名年轻的司法行政人员,我将主动适应新变化,通过不断的学习来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我想说的是,除了政工干部这个身份,我还是一位丈夫、九个月孩子的父亲及房屋贷款的债务人。责任大,压力重,我会化压力为动力,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照顾好家人、教育好子女,不辜负领导、同事及家人对我的期望。未来将不负韶华,加倍努力,为青海法院的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治部 贺维)

用青春谱写法院人的责任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五年前,刚刚走出校园的我有幸来到了省高级法院,成为了一名书记员,和其它初入法院的小伙伴们一样,懵懂的我对法院工作和未来生活充满了好奇与憧憬,入职后我被分配到了民二庭工作。

初入民二庭的时候,在繁重的案件面前,我感受到了惶恐和紧张,因为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感觉一下就同实践出现了脱节,更重要的是身份的转变,接触的人不再是老师和同学,而是大量有着不同诉求的当事人。

记得在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其中一方主体是自然人,当我拿到案卷材料后,按照一审卷宗留存的联系方式和他取得了联系,并按照法定程序向他告知了开庭时间、举证期限、合议庭成员组成等相关情况,在和他确定时间来法院取传票的时候,他总是说在外地,开庭时间他知道了,到时候他一定按时参加,并且在来的时候会把传票等相关资料一起签收。出于他的再三保证下,我相信了他,可是谁知,真到开庭那天,人不但没来,连电话都是关机。

一个庭审就因为我工作的失误而被取消了,使得从山东赶来开庭的另一方当事人白跑了一趟。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我深刻明白了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的重要性。

五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也从一名书记员成长为了法官助理,在这五年中,我骄傲我的身边有这样一群无限忠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用忠诚和奉献践行着法院人的使命,也正是因为他们始终牢记司法为民的服务宗旨,才收获了当事人一面面包含赞美的锦旗和发自肺腑的感谢,这也是激励我们青年干警不断向前进取的动力。 (民事审判第二庭 苏静)

忠实履行法律人的崇高使命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曾经的我是一名律师,3年的律师生涯接触最多的就是法官及当事人,初入法院并没有适应突如其来的角色转换,需要从头学起。

说实话,从律师到法官助理心里难免有落差,过去是从委托代理人的角度为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现在是要辅助法官办理案件,工作性质和岗位的转变,使我一度对自己的个人价值定位产生怀疑。

但作为一名新时代法院人,青海高院是全省最高的审判机关,业务能力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为我提供的舞台更广阔。

凭着对法律的忠实信仰,通过对案件抽丝剥茧,清晰梳理法律关系,从事实认定到法律适用,当自己完成的审理报告经承办人字斟句酌仔细修改,一次次的被肯定后,不仅是思维从律师思维过度到了法官思维,业务素养和思维养成也逐步提高,我逐渐找到了自信,有了成就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法治梦想。

尽管前行的道路充满艰辛坎坷,但我会忠实履行一名法律人的崇高使命与社会责任。 (审判监督庭 刘亚楠)

与青春不止遇见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五四”青年节是先辈们用自己的青春芳华,甚至鲜活生命换来的节日,以此激励吾辈奋发向上,为中华崛起而奋斗。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汲取五四肇始星火,点燃吾辈责任之火炬,在平凡但不可或缺的岗位上,久久为功,锲而不舍。

从懵懂学生到法官助理,我的身份虽然发生了转换,但是与青春的遇见依然在继续。2019年通过选调生考试进入省高级法院,我的法律人之路开始了新的起点。从开始学着接待当事人,到跟随法官开庭、草拟法律文书,虽然困难很多,但是青春本身就是遇见困难、战胜困难、不断成长。从最初对法院工作的茫然懵懂到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蜕变的过程不仅有自己的努力,更有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和关心爱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与青春不止遇见,更要与青春不负遇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更新法律知识,总结与当事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提高法律文书撰写基本功,为审判业务做好保障。

世界很大,我们很小,年少时都向往仗剑天涯。现在的我们,手持“法律之剑”,守护弱小,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站好自己的岗,守好自己的哨,就是青春最美记号,与青春不止遇见。 (行政审判庭 程敏)

坚守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小编还搜集了很多老照片,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奋斗过的青春吧!

01 02 03 04 05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我以奋斗的青春 致敬庄严的法徽

滑动查看更多

策划:政治部组织宣传教育处

编辑:叶晓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