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元朝失败了,你知道他的后人建立了几个国家吗,现在还存在吗?

雨中山0001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其名篇《沁园春·雪》中盛赞的这位射雕英雄、一代天骄,就是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其建立的盖世功业,缔造的庞大帝国,创造的古代历史上最骁勇善战的无敌军队,其超越古今的军事思想,永远是后世七百多年来无数帝王将相、史家学者以及世人们孜孜以求的研究方向,津津乐道的话题谈资。

天兵饮马西河上,欲使西戎献驯象。

旌旗蔽空尘涨天,壮士如虹气千丈。

秦王汉武称兵穷,拍手一笑儿戏同。

这是被称为蒙古“社稷之臣”的大蒙古国开国元勋耶律楚材写的一首赞颂成吉思汗的诗。

在这位七百多年前的蒙古重臣看来,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的征战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穷兵黩武的秦皇汉武的战争行动与成吉思汗相比,简直如同儿戏般可笑。

七百年后的1995年12月31日,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

这个结论是依据“人类文明史上第二个一千年,即公元1000年至公元1999年中,何人缩小了地球、拉近了世界”的标准而产生的。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在十三世纪上半叶,短短的四十多年里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西征,建立起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一个庞大帝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将东方和西方所有已知的文明世界连为一体。

成吉思汗“千年第一人”的称号当之无愧!

成吉思汗的后人们缔造了元朝以及西方四大汗国,百年后元朝失败,四大汗国以及其他蒙古人建立的国家现在还存在吗?

笔者先与大家共同来回顾一下蒙古帝国以及蒙元王朝建立的历史进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经过二十多年的苦战,最终平定蒙古高原上自隋唐以来形成延续了数百年的各部落分裂混战局面,在公元1206年创建大蒙古国。

一统蒙古之地后,成吉思汗将目光首先转向了与蒙古人有世代血海深仇的,位于蒙古高原南方由女真族建立的金国。

自公元1207年开始伐金之战,经过两代人二十七年的战争,在公元1234年最后联合南宋王朝一同灭亡了这个当时东亚地区最大的国家。

在伐金的同时,蒙古军队同时开始对占据甘肃、宁夏的党项人西夏政权的进攻,对保护了蒙古高原上最后一股敌人乃蛮残部的契丹人西辽政权的进攻,同时逐渐展开对青藏高原的经略。

以此同时,成吉思汗借口占据今天中亚大部的伊斯兰强国花剌子模,曾经杀害了前去开辟商路的蒙古商人,在平灭了西辽国以后,于公元1219年发动了蒙古第一次西征。

经过五年苦战,蒙古人于公元1224年灭亡了花剌子模这个当时中亚最大的国家,兵锋直指欧亚分界线的高加索山脉以及波斯边境,直接威胁到了东欧诸国及已进入末世的阿拉伯帝国。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战争结束,蒙古国家的边界推进到了长江北岸,在西方,西夏早于金国在公元1227年灭亡,继任的蒙古大汗窝阔台领导的大蒙古国在中华大地的中原以及中亚地区建立了巩固的统治。

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以西、乌拉尔河以东之地成为蒙古西征最早占领的地区,成吉思汗在临终前将此地分封给了长子术赤。

此时乌拉尔河以西东欧平原上的钦察、斡罗斯等国家还未平定。

公元1235年,窝阔台召集忽里勒台大会,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斯等未服诸国,由此开启蒙古第二次西征。

居住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钦察部首领忽鲁速蛮惧怕蒙古军,已先遣使纳款,蒙古军到时准备投降。

只有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首领八赤蛮坚决抗战。

斡罗斯和东欧其他诸国波兰、匈牙利等当时分为诸公国,各自为政,西欧的德、意、奥诸国卷入十字军东征,总之,整个欧洲大陆一片混乱,根本无法抵御即将到来的蒙古入侵大军。

公元1236年春,成吉思汗长子术赤长子拔都、次子察合台长子拜答儿、三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四子拖雷长子蒙哥各统本王室军,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分遣长子从征,以拔都为统帅,以蒙古名将速不台副之,共15万大军,自各地出发,秋季抵伏尔加河东岸集中,因为各军统帅都是长子,第二次西征又被称为“长子西征”。

公元1236年冬,蒙哥进征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部,斡勒不儿里克部首领八赤蛮出没于密林,不时袭击蒙古军队。

公元1237年春,速不台自不里阿耳境移师南下,增援蒙哥。蒙哥率军进攻宽田吉思海(今里海)岛屿,俘八赤蛮处死,里海及外高加索山以北琴察诸部震服。

公元1237年夏秋之际,蒙古大军在伏尔加河以东休养士马,决定征讨斡罗斯(今俄罗斯欧洲北部和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

公元1237年十二月,拔都等诸王率军渡过伏尔加河,攻克烈也赞(今莫斯科东南亚赞州里亚赞城)、科罗木纳(今莫斯科东南科洛姆纳城)诸城。

公元1238年二月,围攻今莫斯科。斡罗斯大公阔儿吉弃城逃跑,至昔迪河(今伏尔加河上游)畔等待基辅公国援军。

蒙古军围攻五日,并强迫斡罗斯人参加攻城战,城破。拔都分军数路攻取弗拉基米尔城附近的罗斯托夫、莫斯科等10余城。

公元1238年三月,拔都派一军突然袭击昔迪河畔之大公军营,全歼斡罗斯大军,大公战死。

蒙古军由此向基辅公国古都诺夫哥罗德挺进,至城20里,忽改道南下向高加索北进军。

蒙哥、贵由镇压叛乱各部,拔都经略伏尔加河以东诸地,并在钦察草原休养士马。

公元1239年初,蒙哥、贵由攻取铁门关(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杰尔宾特西),打通高加索南北交通线。

公元1239年秋,拔都召蒙哥、贵由东归。

公元1240年,拔都遣军渡过顿河,复入斡罗斯南部抄掠。

斡罗斯王公们忙于争权夺利,不能团结对敌,蒙古军一路势如破竹。

公元1240年秋,拔都亲率大军进抵基辅,十一月十九日攻克。

攻取基辅后,蒙古军继续西进,攻取加里奇公国都城弗拉基米尔——沃伦(今乌克兰西北部沃伦州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和境内其他城市。斡罗斯全境被蒙古军占领。

公元1241年初,蒙古军除留3万军镇守南斡罗斯外,其余12万人分三路向今匈牙利进军。

北路以拜答儿为统帅,率领察合台部下的3万人摧毁外援的波兰军队;南路以合丹为统帅,率领窝阔台部下的3万人,绕过喀尔巴阡山脉,自南迂回前进;中路以拔都、速不台为统帅,率领6万大军,越过喀尔巴阡山直向今匈牙利布达佩斯进军。

拜答儿将南路军分数路,渡维斯多拉河向波兰进军,当时波兰分为若干小封国,国王波列斯拉夫只管辖直属之地,基余诸封国各自为政。

公元1241年二月,蒙古军先后攻下今波兰维斯瓦河西岸散多梅希城。三月,败波兰军,攻取当时的波兰都城克拉克夫,纵火烧毁。然后蒙古军向波兰藩国西里西亚进攻,乘筏渡过奥得诃,攻其今波兰西里西亚府弗劳兹拉夫。

西里西亚王亨利二世退守今德国德雷斯登州格尔利次附近,集结波兰、日尔曼、条顿骑士团共3万军队准备迎战。

蒙古军趁亨利部疲劳,突然发起反攻,尽歼波兰、日尔曼、条顿骑士团联军。蒙古军乘胜南下,攻入今捷克南部摩拉维亚地区,焚掠诸地后,遂向匈牙利与拔都会合。

合丹统帅的南路军绕过喀尔巴阡山进入匈牙利,四月,在匈牙利平原与拔都会合。

公元1241年三月十二日,蒙古军奇袭喀尔巴阡山诸隘口,至十五日将其全部攻破。

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闻讯,集结10万大军守城。蒙古军抵城下,攻而不破。匈牙利军不出战。拔都率军引退。贝拉四世出城追击,至赛约河河西驻营,遣兵1000守桥,以防蒙古军进攻。

蒙古军退至匈牙利军不防之处、河东之沼泽地下营,夜分二路进攻,夺取桥梁。黎明时,两路军四面围攻匈军营地,发起突然袭击。匈军突围,蒙古军三面伏击,尽歼其军,贝拉四世逃入奥地利,蒙古军进抵佩斯城,攻破其城。

公元1241年十二月,多瑙河封冻后,进攻匈牙利古都格兰城,破城后,蒙古军队将城焚毁,并追击残军至黑海边。

公元1242年初,大汗窝阔台死讯传至,拔都率军东还。

第二次西征后,蒙古帝国的势力已经扩展至中亚和整个东欧。

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之子蒙哥继承汗位,遵奉成吉思汗遗训,继续拓展疆土。

窝阔台汗在位时,曾派大将绰尔马罕进攻波斯。经过几次远征,绰尔马罕等仅使花刺子模国王摩诃末之子札兰丁覆没,高加索和小亚细亚等部称藩,而波斯尚未征服。

蒙哥即位时,在西亚地区尚有两个国家保持独立:一是立国今伊朗北部马赞德兰的刺客派之木刺夷国;一是建都巴格达的阿拉伯黑衣大食王国,西面还有有叙利亚国。此三国彼此不相声援,地位孤立。

公元1252年七月末,蒙哥之弟旭烈兀命令大将怯的不花为先锋率领1.2万人先发,为大军攻战做准备,旭烈兀本人仍留在蒙古国都城和林,继续筹组西征军。

公元1253年十月初九,旭烈兀率军出征,命宗王巴剌寒、秃塔儿率拔都从征之军为前锋。旭烈兀大军经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到达土耳其斯坦(今哈萨克巴尔喀什湖以南、锡尔河以北地区)、河中(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地区)两地,蒙古历史上第三次西征开始。

公元1254年夏,旭烈兀大军留驻土耳其斯坦。

公元1255年九月,旭烈兀大军进抵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休整40天之后,继续西进抵铁门关(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杰尔宾特西),又在此地‘留居一个月。

公元1256年春,旭烈兀率领大军,渡过阿姆河,开始向木剌夷进迫。

在旭烈兀西征军怯的不花率前锋,进入木刺夷境内时,首先攻下库希斯坦的几个城堡,而后围困其要堡古儿都苦。

在此期间,怯的不花部先后消灭木刺夷军5万余人,削弱了其实力,至木刺夷新王鲁克赖丁嗣位之时,旭烈兀西征大军,已通过撒马尔罕,向其国境迫近。

旭烈兀率领西征军进驻水干城,命拜住带领军队移居小亚细亚,同时命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公爵们,领军参加远征。

旭烈兀经过今伊朗马什哈德,抵达今伊朗萨布泽瓦尔,派贝克帖木克赴木刺夷谕降,没有回应。

公元1256年六月,木刺夷国王鲁克赖丁见旭烈兀大军步步压境,感到无力自保,故派其弟沙歆沙,去旭烈兀统帅部请投降。旭烈兀致书鲁克赖丁亲自来营谒见,可保其国不受损害。

鲁克赖丁对出谒一事请宽限一年。九月,旭烈兀于比斯塔姆,再对鲁克赖丁谕以恩威,命其来见,鲁克赖丁仍以各种借口拖延。

旭烈兀认为鲁克赖丁没有投降诚意,决心以武力解决。经激战,鲁克赖丁军不支,被迫于十一月十九日出降。至此,木剌夷国全部被旭烈兀占领。

公元1257年九月二十一日,旭烈兀率军向今伊拉克进攻,黑衣大食国教主木思塔辛组织7万军队迎战。

公元1257年十一月间,蒙古大军向国都巴格达城前进。

公元1258年二月初十,木思塔辛知道败局已无法挽救,故带领其3个儿子和官员、贵人3000余,走出巴格达城,向旭烈兀投降。十三日,旭烈兀大军进入巴格达城,阿拉伯帝国的最后一个政权黑衣大食国至此灭亡。

旭烈兀占领报达后,继续向西进攻,进至阿拉伯半岛,又攻下百余城池。

公元1259年九月,旭烈兀军进至叙利亚。

叙利亚王纳昔儿派人赴开罗,求救于埃及王。埃及内乱,无暇援助。

公元1260年正月二十四日,蒙古大军开始攻阿勒颇城。经过7天的连续进攻,克城。旭烈兀军从阿勒颇城逼进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纳昔儿王得悉阿勒颇城失守后,离开大马士革逃走。大马士革城民迎接旭烈兀军。

公元1260年三月初一,怯的不花率领部抵达,宣布安民教令,不许侵害生命财产,旭烈兀全部占领叙利亚国。之后,继续进攻小亚细亚,又击败巴尔干诸国之联军。

旭烈兀又命郭侃渡海,陷富浪国(即塞浦路斯岛),使地中海诸国,大为震动。

东罗马朝廷和西欧之耶稣教国家,亦纷纷派来使者,与旭烈兀联络,欲与联盟,共讨回教国家。

旭烈兀进至亚洲西南端之地后,准备进攻埃及。

此时,蒙哥汗去世的消息传到,旭烈兀命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自率部东归,蒙古军第三次西征至此结束。

窝阔台汗在位期间,公元1235年开始,借口“端平入洛”事件,发动了对南宋长达四十多年的征服战争,终于在蒙哥之弟、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位期间,于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公元1279年最终平灭南宋,蒙元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一个王朝。

蒙元王朝加上三次西征后在被占领地区建立的,名义上是元朝臣属国的四大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金帐汗国、伊利汗国,一同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疆域最为广大的超级大帝国—蒙古帝国。

然而各朝各代有始有终世界上没有不灭之国,就算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国也总有衰落的一天,元朝到后期由于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民怨爆发,最终在元末大起义的洪流中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而在元朝灭亡前后,四大汗国也很快走上了衰落和灭亡之路。


元朝的实力完全强过另外四大汗国,因为大汗,之后改称皇帝的忽必烈是蒙古大汗汗位名义上的正式继承人,虽然不被四大汗国承认,但是在法理上元朝是四大汗国的宗主国。

元朝的建立时间在公元1271年,到公元1368年被朱元璋的北伐大军逐出中原退回漠北,总共五世十一帝,时间为98年。

元朝被朱元璋赶出中原,并不是元朝寿命的终结,因为换了个名字叫“北元”,直到1402年北元末代皇帝被权臣所杀,才退出了政治舞台,被鞑靼代替。这样算来,元朝的寿命就勉强有132年了。

第一个汗国窝阔台既是国名,也是人名,这是成吉思汗的三儿子窝阔台建立的国度,后来有窝阔台的儿子贵由及他的后人管理。

窝阔台汗国在今天的新疆西北部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历史上这里曾经是蒙古高原上曾经最强大的部族乃蛮部的领地,以及契丹王室后裔耶律大石所建立的西辽国的部分领土。

窝阔台汗国的首都是也米里,这就是如今新疆塔城的额敏县。

窝阔台汗国地方虽然不小,但是公元1309就灭亡了,在四大汗国中消失最早,自建国时的公元1225年算起只有八十四年。

灭亡的原因是汗国不承认元朝的宗主权,被朝廷大军剿灭,最后,窝阔台汗国的绝大部分领土成为了蒙元朝廷的直辖地。

第二大汗国察合台汗国的建立和窝阔台一样,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儿子察合台及后代根据自己的领地扩建而成,始建于公元1222年,包括今天新疆北疆的一部分和南疆的全部,再加上中亚东部。

察合台汗国建国一百多年后,在十四世纪中叶,分为了东察合台汗国和西察合台汗国。公元1402年,西察合台汗国被中亚新兴的一个突厥化蒙古人帖木儿所建立的帝国灭亡。

东察合台汗国继续苟延残喘,历经一百六十六年后,在公元1514年被叶尔羌汗国取代,东察合台汗国主要在今天的新疆南疆地区。

第三大汗国伊利汗国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托雷之子,也是第三次蒙古西征军的统帅旭烈兀所建,时间在公元1256年。

伊利汗国占据的区域,就是如今的伊朗、伊拉克、土耳其、阿富汗、格鲁吉亚等地,即今天的西亚大部分地区。

伊利汗国在最后一代大汗阿布.赛义德在公元1335年死后,大汗诸位继承人在各权臣拥立下,迅速分裂成占据东波斯、阿富汗斯坦的卡尔提德王朝,占据西波斯的穆札法尔王朝,以及札剌亦儿蒙古人的札剌亦儿王朝,土耳其的楚邦王朝。

之后各个王朝开始互相攻击,互相杀戮,原来的伊利汗国再无踪影。

第四大汗国金帐汗国,也叫钦察汗国,这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之子,蒙古第二次西征大军统帅拔都,在结束西征后建立起来的国家,时间是公元1242年,占据的地区是如今的东起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就是今天的俄罗斯西部边境,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区域,包括今天的几乎全部俄罗斯西部,还有乌克兰、以及东欧的部分区域。

金帐汗国的疆域最大,是四大汗国中最为长久的,直到公元1502年,在俄罗斯与克里米亚联军打击下,金帐汗国战败,都城被破,末代大汗投降,金帐汗国才算是正式灭亡了,维持了总共大约二百六十年。

总体来说,曾经的蒙古帝国无比广袤,无比强大,但由于四大汗国管理不容易,最后纷纷灭亡,短的只有几十年,长的也不过二百多年。

成吉思汗的后人建立的几个个国家,现在还存在吗?

成吉思汗后代建立的国家中比较出名的分别是元朝、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等五个国家,但是到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时全部灭亡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也号称是蒙古人建立的国家,要么不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建立的,如帖木儿帝国、莫卧儿帝国;

要么没有太多的名气,如位于今天克里米亚半岛一带的克里米亚汗国,位于今天里海北岸的阿斯塔拉罕汗国,以及位于今天高加索地区的鞑靼汗国,以及位于新疆南疆的叶尔羌汗国等等,不过在近代俄罗斯帝国的侵略扩张中,在大清王朝的统一战争中全部被消灭了。

由于蒙古人当初积累太深根基牢固,即使大的汗国纷纷灭亡,其残余实力还是很强大的,灭国后的蒙古后代又陆续建立了不少的小国家,主要就是俄罗斯境内的四个蒙古人的自治共和国,以及中俄之间的蒙古国,除此以外,世界其他地方再无半点蒙古人的影子。

接下来笔者分别介绍一下俄罗斯境内的四个蒙古自治共和国。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贝加尔湖东岸,面积三十五万平方公里,与蒙古共和国接壤。

布里亚特人是喀尔喀蒙古,即中国史书上所称的“漠北蒙古”的一支,原名“不里牙惕”,主要居住在今天的俄罗斯境内。

公元1634年,末代蒙古大汗林丹汗败亡,其所属漠南嫡系十六部被清太宗皇太极征服,漠北七部也演变成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

贝加尔湖地区是漠北最苦寒的地方,,布里亚特部人口稀少、实力衰微,一直臣服于车臣汗部。因为忙于对明朝的战争,皇太极满足于外蒙古三部名义上的臣服,没有对其大动干戈。

清朝入关后,俄国殖民者扩张至远东,并在贝加尔湖畔建立大量殖民据点,还挑起对布里亚特部的战争。

公元1727年,清朝政府与俄罗斯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正式划定边界,贝加尔湖附近大片领土归属俄国,居住在这里的布里亚特蒙古人自然也变成俄国臣民。

图瓦共和国位于俄罗斯中南部,今天蒙古国的西北部,与布里亚特共和国接壤,原名唐努乌梁海,面积十七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非常的丰富。

图瓦人属于突厥语族,后被蒙古人同化。

漠北三部归顺后,清政府在库伦驻扎办事大臣总揽政务,在乌里雅苏台设立定边左副将军管理军务。

由于人烟稀少,唐努乌梁海地区只有五个旗的建制、由乌里雅苏台将军军管。

外蒙古在公元1912年“独立”后,唐努乌梁海地区的贵族既不归顺外蒙古,也不认可中华民国,只是驱逐当地的少量中国驻军,坐观成败、待价而沽,很快沙俄出兵强占这里。

公元1918年10月,利用沙皇政权垮台的机会,皖系名将徐树铮收复外蒙古。

公元1919年7月,外蒙都护使陈毅又派人驱逐在唐努乌梁海的俄国白军。至此,民国政府收复清末被俄国强占的领土。

公元1920年,苏俄红军以追击白军为由重新进入唐努乌梁海,并驱逐中国驻军。因为面临外交困境,苏俄不敢直接吞并,而是持傀儡,并公开宣布唐努乌梁海不是其领土。于是,法理上唐努乌梁海仍然属于中国。

公元1921年,“图瓦共和国”成立,世界上只有苏俄和同为傀儡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承认。

1945年,外蒙古独立,国民政府被迫予以承认。因为有外蒙古的阻隔,中国无法对唐努乌梁海行使主权,因此事实上丧失了这块领土。

卡尔梅克共和国是俄罗斯境内为数不多分布在欧洲的蒙古自治共和国,也是全欧洲独一无二信仰佛教的地方。

卡尔梅克人是卫拉特蒙古的一支,是蒙古高原西北部叶尼塞河流域的部落,与蒙古本部差异较大,因此被称作“林中百姓”。虽然被蒙古人收服,但他们依然保持自身的特性。

明初,“林中百姓”后裔被称作瓦剌,与蒙古本部的鞑靼互争高下。在也先率领下,瓦剌一度控制大汗、击败大明、声威显赫。但是,也先死后,瓦剌就被鞑靼重创、退回新疆休养生息。

明末,瓦剌分裂成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等四部。为避免内耗,和硕特迁去青海,土尔扈特远走伏尔加,势力最强的准噶尔与最弱的杜尔伯特则留在新疆。

刚迁徙到伏尔加河流域时,沙俄尚未完全控制这里,土尔扈特部获得一定的发展。

百年后,沙俄羽翼丰满,不但不再平等对待土尔扈特部,还大量征调土尔扈特壮丁参与俄土战争,能活着回来的壮丁不过十之一二。

土尔扈特可汗渥巴锡即位时,沙俄干涉土尔扈特内部传承,想要扶持信仰东正教的大汗。于是,渥巴锡断然决定脱离沙俄。虽远离故土,但土尔扈特部一直与国内保有联系,一直向明清朝贡。

公元1771年,沙俄对渥巴锡的举动有所察觉,开始增兵。

于是,渥巴锡被迫放弃伏尔加河左岸的族人率众东归。历时一年,在损失近十万族人的生命后,土尔扈特部回到伊犁河流域。

留在伏尔加流域的土尔扈特人最终变成俄国的卡尔梅克族。

由于在二战中卡尔梅克族对战胜法西斯德国作出重要贡献,因此被平等对待,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

居住在俄罗斯的阿尔泰人与蒙古人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被学者认为是蒙古族的一支,绝大部分居住在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

阿尔泰人是卫拉特蒙古的一支,卫拉特人最早居于叶尼塞河上游,以狩猎为生。

13世纪初归附成吉思汗,改营畜牧。

15世纪中叶形成了强大的卫拉特联盟,其首领也先汗曾短期统一东西蒙古各部,建立卫拉特人统治的国家组织,势力范围东起兴安岭,西越阿尔泰山至巴尔喀什湖、葱岭,北起安卡拉河、贝加尔湖,南抵大漠,成为元朝灭亡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最后一股强大势力。

卫拉特蒙古对东亚历史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清朝初年时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的西部,故又称为“西蒙古”。

公元1679年起,准噶尔部与清朝进行了长达七十多年的“清准战争”。

清朝胜利后,该地区被清朝管辖,当地的准噶尔人被编入阿拉坦淖尔乌梁海二旗,他们就是现在的阿尔泰人的前辈。

公元1864年9月,巴布科夫带领600余名全副武装的俄军驻扎塔城,威逼清廷代表签约,并说若不照此办理,稍有更改,我们立即起程回国,只好派兵强占。清廷被迫于同年10月7日同沙俄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称《塔城条约》)。

通过《北京条约》和《塔城条约》,俄国割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侵占了斋桑湖、图克勒淖尔、特穆尔图淖尔及附近的大片土地。

原来游牧于阿勒坦河(今比亚河)、阿穆哈河(今阿巴坎河)一带的唐努乌梁海10佐领地,游牧于鄂尔噶汗山东北的三音诺颜部乌梁海13佐领辖地的一部分,游牧于阿勒坦淖尔(今捷列茨克湖)的阿勒坦淖尔乌梁海2旗,和游牧于科尔沁河(今库尔楚木河)至都鲁淖尔(今蒙古国浩腾诺尔东南部)的阿勒坦乌梁海7旗的一部分,以及塔尔巴哈台山以北直至额尔齐斯河的土尔扈特游牧地、阿拉套山以北的察哈尔营牧地、额鲁特上3旗牧地等辖地,划归俄国,驻牧于上述地区的蒙古各部落,随地归为俄国。

苏联十月革命后,于1922年6月1日在阿尔泰人的土地上建立了卫拉特自治州,1948年1月7日改为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1992年改名为俄罗斯联邦阿尔泰共和国。

自十三世纪初蒙古人如同狂飙一般突然崛起于世界历史舞台,以亘古未有的强大军队及无与伦比的战争艺术,在从太平洋西岸直到中欧腹地、地中海东岸纵横上万公里的辽阔地域中,蒙古铁蹄震撼了整个欧亚大陆,改写了人类历史,留下了震古烁今的功业,给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段游牧帝国最辉煌的片段。

只是可惜,蒙古帝国来时如天坠,去时如电逝,就像天边的彩虹一般,在它最绚丽的时刻突然消失在遥远的天际,不曾留下一丝痕迹,只留给后世无尽的感慨与遐想!


落日苍茫风才定


蒙古帝国后人建立的国家都不存在了。

  • 元帝国,1368年灭亡;


  • 窝阔台汗国,1309年灭亡;

  • 察合台汗国,1369年灭亡;

  • 伊尔汗国,1393年灭亡;

  • 金帐汉国,1783年灭亡。


元帝国——

忽必烈自立,因违反蒙古继承传统得不到大多汗国承认,和阿里不哥以及海都等势力长期交战。(位于现代中国,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因政治腐化等诸多内部问题引发红巾军大规模起义,遂被推翻,1368年退回蒙古草原。残余北元势力被明帝国接连攻击。1402年鞑靼人鬼力赤杀元帝,北元灭亡。

窝阔台汗国——

铁木真三子窝阔台汗的封地,其子贵由继位。与拖雷系的大汗蒙哥不和,争权失败后汗国分裂。(位于现代新疆北部)1309年,被察合台汗国和元帝国夹攻瓜分。

(窝阔台汗国存在时间最短)

察合台汗国——

铁木真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占据中亚河中地区(位于现代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长期与元帝国敌对交战。后因大汗改宗伊斯兰教引发内乱,汗国分裂。于1369年被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消灭。

(察合台汗国最大范围)

伊尔汗国——

旭烈兀及其后人统治。占据中亚南部和西亚(位于现代土耳其西部和伊朗北部地区)。因拥护忽必烈和其他汗国不断攻伐,后又与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争夺叙利亚。继承人问题困扰着伊尔汗国,分裂后1393年被帖木儿彻底击灭。

(伊尔汗国最大范围)

金帐汗国——

又称钦察汗国,铁木真长子术赤的封地。(位于现代俄罗斯南部顿河伏尔加河一带钦察草原)长期处于独立状态,和伊尔汗国争夺阿塞拜疆等地。汗国上层和当地融合后开始突厥化和伊斯兰化。遭帖木儿入侵后国势衰落,被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国抗税,几次征讨均大败亏输。1783年,仅剩的克里米亚地区被俄罗斯沙皇吞并。

(金帐汗国最大范围)


文史小茶馆


成吉思汗的后人建立的国家,不仅有元朝,在中亚、西亚和东欧等地,还建立过四个汗国。元朝和四大汗国灭亡以后,各汗国后人又先后建立了多个小国。

到目前为止,成吉思汗后人建立的国家一个也不存在了。不过,以蒙古人为主体的国家目前还有存在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蒙古国。此外,在俄罗斯,还有七个以蒙古人后裔为主体的小共和国,但是这些小共和国也并不是成吉思汗的后人所建。

成吉思汗崛起以后,建立了强极一时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死前,已经分封了三个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死后,到第四任蒙古大汗蒙哥时期,蒙古帝国又分封了伊利汗国。从此,蒙古本部与蒙古四大汗国的格局形成。

蒙哥死后,忽必烈继承了蒙古大汗,并在1271年建立了元朝。元朝建立以后,除了伊利汗国以外,其他三大汗国不再承认元朝的宗主国地位,开始自成一系,走向了独自发展的道路。忽必烈死后,伊利汗国也不再承认元朝的宗主国地位。从此,元朝与四大汗国形成并立的局面。

在成吉思汗的这些后代汗国中,钦察汗国是第一个立国的汗国,共存在283年,主要位于中亚西部、西亚北部和东欧等区域。钦察汗国是除了元朝以外,四大汗国中最强大,面积最大,影响最大,也是坚持时间最久的汗国。15世纪后期,钦察汗国被后崛起的帖木儿汗国所败,开始衰落。此后,钦察汗国的属国罗斯公国,也就是俄罗斯的前身,也打败了钦察汗国,钦察汗国走向没落,最终在1502年被克里米亚汗国所灭。

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后人所建的第二个汗国,1222年建立,主体存在180年。主要位于今中亚南部和印度北部地区。察合台汗国比较复杂,其建立不久就分成了东西两个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汗国为主体,1402年被灭。西察合台汗国灭亡以后,也标志着察合台汗国走向了灭亡。东察合台汗国1348年从察合台汗国中分离出来,此后奉明朝为宗主国。东察合台汗国1509年被叶尔羌汗国取代,余脉建立了吐鲁番汗国,吐鲁番汗国在1562年灭亡。值得一提的是,叶尔羌汗国也是成吉思汗的后人所建,是成吉思汗的后人在中亚建立的最后一个汗国,一直坚持到1680年准噶尔汗国崛起的时候。

成吉思汗后人建立的第三个汗国是窝阔台汗国,1225年建立,主要位于中亚北部。这个汗国没有什么存在感,国力比较弱,只存在84年,是四大汗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其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招惹了元朝,最终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了。

成吉思汗后人建立的第四个汗国是伊利汗国,这个汗国主要位于西亚和中东,建立于1256年。伊利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汗国,只有79年,在1335年被钦察汗国灭亡。伊利汗国距离蒙古本部最远,也是蒙古帝国向西征伐到达的最远的地方。伊利汗国灭亡以后,其后人还建立了一个剌亦儿王朝,不过只存在了半世纪,就被帖木儿汗国灭亡了。

元朝是蒙古帝国的正统所在,由忽必烈在1271年建立,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存在了97年,1368年被朱元璋的明朝灭亡。元朝灭亡以后,残余势力退回漠北,维持了北元小朝廷的存在。不过不久,北元就走向了灭亡,漠北陷入分裂,先后分成鞑靼、瓦剌、朵颜三卫等部落。这些部落虽然也不同程度强大过,但再也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王朝或国家。


苏绽


元朝并不是成吉思汗建立的,而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的。

这里还是要区分一个概念,元朝和蒙古帝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蒙古帝国是成吉思汗及其后代子孙建立的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帝国,主体包括五大部分:元朝和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其中,元朝在名义上属于宗主国,四大汗国属于附属国。


成吉思汗,在战争方面确实是有天赋。成吉思汗从一个蒙古草原上的小部落首领,最终统一蒙古诸部,先后消灭金、西夏、花剌子模等国家,为蒙古帝国垫底了基础。

在成吉思汗的基础上,成吉思汗的后人向南灭了南宋,向西一路打到了欧洲多瑙河沿岸,向北将将俄罗斯诸公国收入囊中。全盛时期,蒙古帝国的面积达到了45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苏联的面积。

元朝,主要领土面积包括当今的中国、蒙古国、朝鲜、韩国以及俄罗斯远东的一部分,是四大汗国的宗主国。但是元朝的统治时间很短,就被朱元璋赶回到了蒙古草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元朝虽然覆灭了,但是这一脉的政权还继续称霸这蒙古草原,直到清朝才被彻底征服。

如今,元朝这一脉,一部分被成为了俄罗斯的一部分,一部分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另外就是夹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蒙古国。

窝阔台汗国,是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及其儿子贵由所建立,其领土范围大致在今天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境内,是四大汗国中地盘最下,最先灭亡的一个国家。其领土的大部分被察合台汗国所吞并,部分归降了元朝。



钦察汗国,也叫金帐汗国,是有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及其儿子拔都所建立,主要领土范围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区,是东欧的霸主。钦察汗国在不断内斗中于1502年灭亡,其霸主地位被兴起的俄罗斯取代。

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所建立。领土范围包括如今的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阿富汗西部地区。伊利汗国于1388年被帖木儿帝国所灭亡。

察合台汗国,有成吉思汗儿子察合台其孙子哈剌旭烈建立,巅峰时期领土包括今天的新疆地区,哈萨克斯坦部分地区以及阿富汗部分地区。察合台汗国后来分裂成东西来两部分,于1402年被帖木儿帝国所灭亡。

如今,曾经辉煌一时的蒙古帝国早已不复存在,蒙古人的后裔们如今主要生活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境内。此外,在中亚、西亚包括俄罗斯境内很多民族,都有蒙古人的血脉。


小镇月明


其实这里面存在较大的误会,首先,第一个误会是这样子的,建立元朝的其实并不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虽然大家都很清楚,但是元朝确实不能说是成吉思汗的元朝,因为元朝,它的建立者是忽必烈,这点需要与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进行区分。

作为成吉思汗的儿子拖雷的子孙,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严格说起来好像确实和成吉思汗有一点关系,但根本不是题目所说的成吉思汗的元朝,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元朝,元朝这个政权,它是忽必烈所建立的,在元朝建立之前,像成吉思汗这样的人,蒙古大汗才是正确的称呼。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国和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其实本质上还是一家人。

之所以蒙古帝国变成元朝,其实主要原因要涉及到南宋的一段历史,在南宋时期,钓鱼城之战,蒙古帝国的蒙古可汗蒙哥被毙于城下,在大汗蒙哥死后,蒙古帝国的正统就旁落了,此时的西征部队首领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开始争位,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最后忽必烈胜利,之后忽必烈就建立元朝。

之所以忽必烈要建立元朝,让自己成为元朝皇帝,而不是蒙古可汗,其中有一重大原因就是,他的这个位置得不到成吉思汗当年的子孙的认同——这恰好也能回答这个问题,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儿子们被主要分封成了四大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以及伊尔汗国。

这些子孙到了蒙古大汗蒙哥时代,尚且还能够尊从整个蒙古帝国的调度,可是等到蒙古帝国的大汗蒙哥突然死亡,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位期间,这四大汗国的表现都很不好,因此,在忽必烈时代,出现了一个相当滑稽的事件,那就是四大汗国,之前属于蒙古帝国的这四块区域,只有一块区域“伊尔汗国”,还愿意承认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其他三个汗国都不承认忽必烈,也就是说,忽必烈建立的这个元朝和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帝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忽必烈对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已经没有了管辖权限和控制能力。

而最悲催的事就应该是唯一服从的伊尔汗国还被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给隔开了。总而言之,成吉思汗的后人所建立的四大汗国很早就开始有独立的趋势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后来在元成宗时期又重新会盟,重新认可元朝皇帝是蒙古可汗。所以我们可以勉勉强强的认为元朝就是蒙古帝国的正统法理继承者。

众所周知,元朝一共才90年,在元朝崩溃之后,按照题目所描绘的,那些成吉思汗后人建立的王国,是否还存在?我们上文已经涉及到了四大汗国,这里还可以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解释,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建立的国家是金帐汗国,这个金帐汗国主要位置在今天的俄罗斯一带,又被人称为钦察汗国,这个汗国在元朝崩溃之际非常凑巧的也被国内新崛起的俄罗斯贵族和白帐汗国所取代。

察合台汗国则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后裔建立的国家,在元朝就分裂成东西两个察合台汗国,后来明朝吞并东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吞并西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则是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极其后裔建立的国家,因为绝嗣和元朝内部贵族斗争同室操戈的问题被东察合台汗国和元朝共同分掉了。

伊尔汗国是由成吉思汗的四子托雷的儿子旭烈兀建立的国家,很早就陷入了权臣干政和军阀林立的情况,一口气分裂成若干个小汗国——卡尔提德王朝、穆札法尔王朝、札剌亦儿王朝、楚邦王朝,在元末明初之际就被新崛起的突厥民族帖木儿帝国给彻底灭亡了。


无笔史官


先说明下,元朝当时是忽必烈创立的,跟成吉思汗没关系,当然如果非要说跟成吉思汗有啥关系的话,也只能说忽必烈有个好平台。

元朝的疆域可以用恐怖二字来形容,其疆域东起日本海、南至南海、西到天山、北抵贝加尔湖。由此可见当时元朝控制下的疆域是多么的辽阔。

然而,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就像受到了诅咒一样,没有哪个朝代可以坚持超过三百年,而元朝更是仅仅不到百年时间,这个庞大的帝国就轰然倒塌。

忽必烈创立的元朝其实也是成吉思汗打下的江山一部分,因为有其爷爷给他的这个平台,他才能有这样的成就。但成吉思汗去世了,曾经征服了大半个地球的帝国也分崩离析,分裂成为了47个国家之多。

《成吉思汗》在蒙语种的意思为“拥有四方海洋”的意思,在他的带领下蒙古人第一次建立了大统一王朝。但是当忽必烈打下宋朝成立元朝当上王位后,蒙古帝国却走向了分裂,因为忽必烈的大汗王位并没有得到蒙古黄金贵族的支持,他的“王”只是在中原地方成为大汗。

而分裂后的蒙古帝国,当时分裂成了四个汗过,分别是元朝、钦察汗过、察合台汗国和伊犁汗国。

钦察汗国

它位于蒙古帝国西北部,是由术赤的次子拔都所建。拔都建国的时间就是忽必烈他们争夺大汗王位的时间,而他在结束了西征后无法与众人争夺,于是就自己建立钦察汗国。

但在以后的时间里,这个国家被克里米亚汗国击败,最后国家被并入莫斯科公国。

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建立,并用自己的名字为国命,在蒙古帝国发生内讧后,此国也趁机独立了出去。

  • 1365年,察合台汗国因内部矛盾分裂为东、西两步;

  • 1369年西察合台汗国成为帖木儿帝国的附庸国;

  • 1370年被帖木儿帝国消灭。

  • 1570年,东察合台汗国别叶儿羌汗国所灭

伊利汗国

此国由拖雷的儿子建立,但在大汗去世后,内服混战整个国家陷入内乱中,最后分裂为几个国家。

元朝

元朝在中国大地开始时发展的还不错,但蒙古人对管理国家似乎并不在行,他们更喜欢的杀人、屠城、掠夺,于是在昏庸的管理手段下,元朝汉人百姓哀嚎遍天,最后官逼民反,处处都是农民起义。

最后,元朝被朱元璋推翻,胜于的元朝蒙古人被朱元璋追赶到漠南蒙古,在那里苟延残喘活着,但时刻还要遭受到明朝的征讨。

作为曾经用铁蹄踏破全球的帝国,蒙古人的子孙遍布半个世界。

就目前已知的蒙古族就有1000万人,被蒙古涵化的有4000万人。其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河北等地。

在世界范围内,俄罗斯的鞑靼人、布利亚特人、图瓦人、卡尔梅克人和阿尔泰人都是蒙古人的后代。

蒙古帝国分裂至今,一共产生过47个国家,本分别蒙古国、元朝、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等。

成吉思汗作为一代雄主,在有生之年做到了别人几辈子做不到的事,其魄力、霸气无人能及。所攻下的城池和掠夺的人口之多,让那些国家的后代子孙更是在灵魂深处都至今颤栗。


大国布衣


成吉思汗的后人建立了一系列国家,但今天这些国家绝大多数都已经不存在了

成吉思汗,原名孛儿只斤·铁木真,他在生前创建了空前绝后的大蒙古帝国,但是这个帝国在他死后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很快就四分五裂了。


在成吉思汗死后,他将汗位传给三子窝阔台,不过窝阔台的继位并非一帆风顺。虽然窝阔台手持成吉思汗遗诏,但是按照蒙古人的传统,通常是由幼子继承全部家产,所以有许多贵族仍旧支持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继位。这导致蒙古帝国汗位空缺长达三年时间,最后窝阔台在二哥察合台的支持下,最终继承汗位,成为大蒙古帝国的第二位大汗。

在窝阔台死后汗位传给了其长子贵由。但是贵由仅登基2两年就死了,在贵由死后,汗位落入了托雷长子蒙哥继承,从此蒙古大汗汗位落入托雷一系手中。

在蒙哥汗死后,由蒙古贵族组成的库里勒台大会推举蒙哥的七弟阿里不哥为大汗,而蒙哥四弟忽必烈拒绝承认这一结果,于是双方爆发大战。最后忽必烈获得胜利,击败了阿里不哥。

不过,虽然忽必烈获得了胜利,但其实忽必烈大汗称号是自封的,大多数蒙古贵族是不承认的。而阿里不哥的大汗之位是由库里勒台大会推举出来的,更具合法性。因此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战争带有一定的叛乱性质,即便是他最后获胜,却也导致了蒙古帝国不可挽回的走向了分裂。

此后忽必烈以中国为中心建立了大元帝国,而大蒙古帝国就此分裂成大元帝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伊利汗国(又翻译称“伊尔汗国”)五个国家。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分裂出来的五个国家,其中元帝国和伊尔汗国都是托雷系)

这五个国家中,最先灭亡的是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原本是窝阔台的封地,位于今天新疆北部和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1309年后来窝阔台汗国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国联手瓜分了。从1225年建立到1309年灭亡,窝阔台汗国共存在84年。

第二个灭亡的则是位于西亚的伊尔汗国,伊尔汗国位于西亚地区,领土包含了今天的伊朗、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伊拉克、土耳其、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地区,是托雷第五子旭烈兀所建立的国家。其于1335年亡于内乱,立国仅79年。

(伊利汗国版图)

第三个灭亡的国家是金帐汗国。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是由术赤之子拔都所建立的国家。其版图覆盖大半个东欧,其统治中心位于今俄罗斯南部的萨莱。

不过金帐汗国对内施行的是分封制度,类似于中国的周朝。所以到了15世纪金帐汗国就分裂为,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这几个汗国都是术赤的后裔建立的,并且此时已经几乎完全独立,金帐汗国仅享有名义上的宗主权。

1480年,金帐汗国大汗阿合马出兵进攻莫斯科公国失败被杀,金帐汗国从此失去了对俄罗斯人的控制。1502年,末代大汗赛克赫阿里被克里米亚汗国击败,钦察汗国灭亡。

(金帐汗国版图)

第四个灭亡的是大元帝国。元末因吏治腐败,民族压迫严重,爆发了著名的红巾军起义。而此时元廷内部仍旧是内斗不断,导致元朝错过了镇压起义军的最佳时机。1368年,明军大将徐达攻占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

此后元朝的统治范围重新退回蒙古高原,但仍旧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1402年阿里不哥后裔鬼力赤杀死北元第七位大汗坤帖木儿,不再使用“大元”国号,大元帝国正式成为历史。不过大元的灭亡并不意味着大蒙古帝国的灭亡,只不过蒙古帝国不再使用大元国号罢了。

1635年,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击败了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林丹汗之子额哲降清,献传国玉玺,大蒙古帝国宣告灭亡。

(元帝国版图)

第五个灭亡的是察合台汗国,该汗国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其领土包括今天的新疆大部和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在建国之初,察合台汗国曾多次与元帝国发生战争,后来又与元朝合谋瓜分了窝阔台汗国。

1321年后,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为"蒙兀儿斯坦",西部称为"马维兰纳儿",后人通称为“东察合台汗国”和“西察合台汗国”。

1369年西察合台汗国实际上亡于帖木儿帝国,至1402年西察合台汗国正式灭亡。而东察合台汗国则于1514年被叶尔羌汗国所灭。

不过叶尔羌汗国君主也是察合台的后裔,只不过改了个国号。1680年叶尔羌汗国为准噶尔汗国所灭,察合台汗国正式灭亡。

虽然察合台汗国是五个国家中最后一个灭亡的,但察合台汗国并不是成吉思汗子孙所建立的政权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从金帐汗国中分裂出来的克里米亚汗国才是最后一个由成吉思汗子孙建立的国家,其于1783年被沙俄所灭。

(克里米亚汗国位于今天的乌克兰南部)

除此之外,帖木儿帝国、准噶尔帝国、莫卧儿帝国也都是蒙古人建立的,但这些国家君主并不是成吉思汗后裔。

当然,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今天的蒙古国虽然是一个共和国,但依然属于成吉思汗创建的。因为在成吉思汗出现之前,蒙古这个民族和国家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成吉思汗所创建的诸多国家中,今天还有蒙古国存在于世。


千佛山车神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那么问题来了,成吉思汗只会射大雕吗?

这对于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来说,显然不会只识弯弓射大雕。作为蒙古草原,千年难得一见的英雄人物,是他将原本组织松散的蒙古各部落整合成了一个整体。也是他将这些深处内陆的草原人带上了征服四方的道路。

那么曾经盛极一时,叱咤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后来发展如何?还有存在的国家吗?今古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之后的发展及现状。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蒙古大汗汗位,继续发动对欧洲的西征

成吉思汗临终前,已经将蒙古占据中亚地区,分封出了三个汗国,分别是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以及察合台汗国,这样加上蒙古大汗所拥有东亚地区土地,形成四大汗国的雏形。

等到成吉思汗死后,由于窝阔台在成吉思汗时期就被指定为继承人,所以在蒙古忽里台大会上极为顺利的成为了蒙古新任大汗,他也很自然将自己旗下的窝阔台汗国与蒙古大汗直属领地合并。

在窝阔台执政蒙古帝国期间,蒙古帝国完成了灭金的行动,同时侵入宋朝所在四川、荆襄及两淮地区。并同时为成吉思汗的遗志,继续发动长子军西征,兵锋直指东欧平原,期间更是将钦察、斡罗思等国征服,将蒙古帝国的疆域推进至欧洲。

短命的贵由,蒙古帝国法统由窝阔台系转为托雷系

1241年,蒙古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因病去世。蒙古帝国暂时由窝阔台的皇后昭慈皇后乃马真氏摄政。之后在1246年召开蒙古帝国忽里台大会,最终推选窝阔台长子贵由继承汗位,但贵由实在短命,仅做了不到两年便病死,其后蒙古帝国再次进行忽里台大会,最终推举托雷系的蒙哥成为新的蒙古大汗。

蒙哥继位后,随即在现今伊朗高原分封了伊利汗国,而贵由的子孙则在几大汗国之间重新建立了新的窝阔台汗国,但由于贵由死前并未指定继承人,所以该汗国统治基础较为薄弱,家族内部权力争夺激烈,并未真正形成汗国的统治,最后大多恢复游牧部落形式。自此蒙古帝国四大汗国正式确立形成。

蒙哥战死,忽必烈跳过忽里台大会自称大汗,三大汗国不予承认

蒙哥死后,原本应该在蒙古草原召开忽里台大会推选蒙古新的大汗。但是忽必烈担心自己在各方代表心中的地位不如弟弟阿里不哥,于是直接在南方召开忽里台大会,宣布自己继承蒙古大汗,并在1271年建立了元朝。

由于忽必烈的行为是对蒙古自成吉思汗建立以来体制最严重的挑衅。为此在元朝建立以后,除了远在中东的伊利汗国以外,其他三大汗国都宣布不再承认元朝的宗主国地位,开始自成一系,走向了独自发展的道路。

而元朝的忠实小弟伊利汗国也在忽必烈死后,不再承认元朝的宗主国地位。自此,元朝与四大汗国,五国并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五大汗国发展与消亡

钦察汗国,1219年建立,蒙古文史书称作"术赤因·兀鲁思",这是成吉思汗给长子术赤的封地。现在的人们对这个汗国名称较为陌生,但是如果提起这个汗国的另一个名字,或许就有许多人会想起来,那就是“金帐汗国”。

这个“金帐汗国”正是让俄罗斯的前身,罗斯公国等东欧国家既爱又恨的宗主国,东欧斯拉夫贵族们在被金帐汗国统治时期,每年都必须开开心心的去给金帐汗国的大汗交税金,同时顺便领取汗王的鞭刑。在斯拉夫人看来,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具有十足的虐待倾向。

后来到了15世纪后期,钦察汗国被后来崛起的帖木儿汗国打败,国力开始开始逐步衰弱。而金帐汗国曾经的属国罗斯公国,趁着金帐汗国衰落,逐步蚕食金帐汗国并最终建立起现今的俄罗斯,而金帐汗国也最终在1502年灭国。


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之子察合台,于1222年所建汗国。由于察合台作为窝阔台的兄长,在蒙古帝国的的上层统治体系中占据着极大的话语权。同时,他不仅统治了成吉思汗给予的兀鲁思和军队,而且在自己的察合台汗国中也享有至高的权力。

但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体系历史沿革较为复杂,察合台去世之后,其孙哈剌斡忽勒继承汗位。由于此时蒙哥继承蒙古大汗之位,察合台和窝阔台两家族坚决反对蒙哥继位,所以蒙哥将中亚最好的地区河中地区交由拔都统辖。

这使得哈剌斡忽勒的统辖区,被局限于察合台汗国的东部区域,而且由于其本人尚未抵达府邸,就在途中夭折了,后来察合台的第六子阿鲁忽又从拔都手中夺回了河中地区,才最终使察合台汗国成为真正独立的汗国。

河中地区是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中心,迁居河中地区的蒙古贵族,随着在当地生活日久,部分改信伊斯兰教,并积极主张突厥化。但也有一些蒙古贵族反对突厥化,主张保持原有的游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当双方的矛盾无法调和的地步之后,1321年后,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为"蒙兀儿斯坦",1514年被叶尔羌汗国取代,余脉建立吐鲁番汗国,后在1680年被准葛尔汗国所灭,西部称为"马维兰纳儿"在经历短暂的统治之后,于1369年被迅速成长起来的帖木儿帝国所取代。

窝阔台汗国是直属于蒙古第二任大汗窝阔台的领地,1225年建立,由于窝阔台的病逝,其后贵由的短暂统治也并未真正对这个汗国进行有效管理,使得这个汗国成为蒙古四大汗国中存在时间相对短暂,只存在84年。

说来也是有趣,窝阔台汗国不是被灭国,而是被察合台汗国和元朝共同瓜分亡国的。元至大二年(1309年),窝阔台汗国末代汗王察八儿,因参与察合台汗国的一次内部斗争失败,被察合台汗国打败,最后逃亡归顺元朝,被元朝封为察八儿为汝宁王。而他名下的领地大半为新即位的察合台汗也先不花所占据,剩下部分也大多并入元朝疆域,自此窝阔台汗国灭亡。

伊利汗国,又译伊儿汗国或伊尔汗国 ,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 ,元朝建立初期最忠诚的藩国,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在1256年建立,其统治范围主要在现今伊朗高原一带。

伊利汗国存在时间最短,只有79年。在1335年便被钦察汗国所灭。虽然其后人在之后还在大不里士建立了一个剌亦儿王朝,但是这个小王朝也不过只存在了半世纪,就被新近崛起的帖木儿汗国给灭亡了。

现存蒙古族国家

现在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蒙古族国家,只有蒙古国一个。其他还有就是俄罗斯境内的蒙古族加盟共和国,总的来说,这些所谓的蒙古国家,基本都如蒙古海军一样,是些存在感不强的国家,早已不复蒙古帝国当年的盛况。

结语

元朝是蒙古帝国的正朔的继承所在,四大汗国也伴随着元朝的建立而活跃于欧亚大陆之上。他们共同组成了人类历史上幅员最为辽阔的强大蒙古帝国。正如蒙古的兴起是建立在成吉思汗对蒙古骑兵的强化改造而来,而他们的衰弱也如他们的征服步伐的停止而逐渐暴露出他们统治的缺陷,灭亡也只在旦夕之间。

我是【今古言堂】,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


今古言堂


首先,元朝不是成吉思汗的,他建立的是“大蒙古兀鲁思(国)”,于1206年建立,在成吉思汗时代,在“大蒙古国”的旗帜下有大汗直辖的蒙古本部地区和他主持分封的“术赤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在忽必烈之前,蒙古的大汗都是由“库里台大会”公议推举的,窝阔台汗之后的贵由汗,蒙哥汗都是遵循这一传统推举出来的大汗,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破坏蒙古由库里台大会推举大汗的传统,击败弟弟阿里不哥,武力夺取汗位,同年忽必烈的同母弟旭烈兀建立伊尔汗国,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统辖蒙古本部和汉族地区,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在中亚地区建立了窝阔台汗国,此时广义上的蒙古国包括了术赤系的钦察汗国,察合台系的察合台汗国,窝阔台系的窝阔台汗国,托雷系的伊尔汗国和忽必烈的元朝五大部分,蒙古族的分封跟汉族政权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分封是遵循了蒙古族古老的分家制度,不像汉族藩王只有采邑而没有领地,蒙古族分封给诸王的是实实在在的领地,财产,人口,一经分封出去,汗庭就不在对这部分领土,人口拥有主权了,就成为藩王实实在在的个人财产,所以,蒙古的封建藩王是有极大的自主权的,托雷继承了成吉思汗的军队和直属领地,窝阔台贵为大汗也不能动他的领地和属民,只能在战时征调,战后依然要回归托雷的管辖,就好像小户人家的孩子分家一样,分出去的家产,父母就不再拥有支配权了,到了父母过世,家产也分完了,几个孩子就各过各的,谁也不干涉谁了。蒙古的宗室分封也是遵循这一原则,蒙古国理论上是由黄金家族的托雷系为所有蒙古诸汗国的共主,但是,由于忽必烈的汗位不是出自“库里台大会”的推举,而是以武力夺取,除了伊尔汗国之外,其他三大汗国都不承认,忽必烈从此失去了对全蒙古诸汗的控制,他亲弟弟的“伊尔汗国”也仅仅是名义上服从于“大元”,所以,也根本就不存在“元朝分裂为几个国家”的说法,四大汗国的建立都早于元朝,此时,蒙古国进入四大汗国和元朝各自为政的时代,元朝皇帝虽然理论上是全蒙古的共主,但是对其他汗国没有任何约束力,所谓的“合汗”所统治的不过就是内蒙和汉族地区,


狼的影子319


蒙哥死后,忽必烈继位,进一步剿灭南宋,统一中华地区。此时大蒙古帝国的版图已经是横跨亚欧板块,史无前例的巨大。但是,由于蒙古帝国夹杂着蒙古传统政治模式和先进封建制度的复合立储称王制度,皇子间争位不休,使得大蒙古帝国间接分裂成为了元帝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它们共同组成了蒙古帝国!

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都是由成吉思汗之子建立。1222年,成吉思汗之子察合台建立察合台汗国,成为蒙古四大汗国最早建立的汗国。值得注意的是,此两国在前期只是带领封地,并不独立。1260年,蒙古内讧,察合台汗国正式独立成独立主权的汗国。1320年,察合台汗国由于内部矛盾而分裂成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阿力麻里为中心,包括喀什、吐鲁番一带;西部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统治河中地区。1402年,西察哈尔被帖木儿帝国所灭。1639年,东察哈尔被叶尔羌汗国取代,叶尔羌汗国于1680年被蒙古葛尔丹吞并。自此,察哈尔汗国消失不见!

窝阔台汗国

1225年,成吉思汗之三子窝阔台建立窝阔台汗国,世袭罔替。一直到1309年,窝阔台宣布归顺大元王朝。而原来窝阔台汗国的地盘大部分都被察合台汗国吞并,自此,窝阔台汗国历时84年,宣告灭亡。

钦察汗国

1243年,钦察汗国由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建立,又称又称金帐汗国。钦察汗国继承了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1260年,蒙古帝国爆发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争端,钦察汗国借此时机,宣布独立。其实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蒙古中央对钦察汗国的钳制已经大大减弱,钦察汗国早已经成为了实际独立的国家。1502年,钦察汗国大汗被克里米亚汗国击败,最后被莫斯科公国吞并,历时259年。

伊利汗国

1256年,蒙古四大汗国中最年轻的汗国——伊利汗国(又称伊儿汗国或伊尔汗国),由成吉思汗之孙、托雷之子旭烈兀建立。地域东临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由于属于亚欧非交通枢纽,人流量极大,民族也十分繁杂,但多信仰伊斯兰教。公元1317年,汗王不赛因继位,年仅十二岁。汗国内部二丞相明争暗斗,政局不稳。钦察汗国逮住机会,举兵来犯,伊利汗国从此衰落。1334年,汗王去世,王子们又陷入夺储之争,最后导致汗国分裂,公元1388年为帖木儿帝国所灭,历时132年。

其实,当时的蒙古帝国疆域是十分辽阔的,但苦于游牧文明与封建文明强行交汇形成的独特蒙古嫡储制度,使得蒙古帝国就没有停止过立储之争。版图虽大,终究在历史长河中被更加先进的文明所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