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未拜访隆中时候是迷茫的,只因他有一本书没读

导语:孙子兵法中的计篇可以说是整个兵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篇,也是可以作为我们思考问题的一种模式框架,且可以直接拿出来用的。先还是拿出原文来看一下,然后来一步步分析。

刘备在未拜访隆中时候是迷茫的,只因他有一本书没读

【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译: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观察、探究的。 因此,必须通过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指君主和民众的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高低,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仁爱,勇敢果断,治军严明。法,指组织编制,责权划分,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的调配等。对于这五个方面,将帅没有不知道的。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

刘备在未拜访隆中时候是迷茫的,只因他有一本书没读

一般用兵作战的原则,都是把战略谋划放在第一位。没有开战之前,先要判明将帅是贤明还是愚钝,敌人力量是强大还是弱小,士兵数量是众多还是寡少,战区地形是险峻还是平坦,粮草供应是困乏还是充盈。这些情况都判断清楚以后,然后再出兵,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正确判明敌情,制订取胜计划,研究地形的险易,计算道路的远近,这些都是高明的将帅必须做到的。”

刘备在未拜访隆中时候是迷茫的,只因他有一本书没读

【例】东汉末年,刘备屯兵于新野时,曾多次亲往诸葛亮处请教。诸葛亮说:“自从董卓专权乱政以来,豪杰之士纷纷起兵,地跨州郡的割据者数不胜数。曹操同袁绍相比,则是名望低微,实力弱小,然而曹操终能战胜袁绍,由弱变强,这不只是天时有利,或许也有人的谋划正确因素。如今曹操已经拥兵百万,并且挟制皇帝而向诸侯发号施令,这样实在不可以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它,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功业。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室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求贤若渴,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美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刘备听后高兴地说:“非常好!”后来的实践,果然是按照诸葛亮的谋划进行的。

刘备在未拜访隆中时候是迷茫的,只因他有一本书没读

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字数不多,但可见对于天下形势分析得透彻,和谁做朋友和谁做对手一目了然。可以这么说,刘备在没有遇见诸葛亮的时候是迷茫的,心里只是想着复兴汉汉室,却没有把目标给细分,不知道如何来做。长期的凭着一股热血到处碰壁。

你在看诸葛亮分析问题和孙子兵法中的计篇有没有相似。

刘备在未拜访隆中时候是迷茫的,只因他有一本书没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