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国】令人迷惑的蜀汉

家里有网络电视,恰好有央视版84集《三国演义》的循环播放,无聊的时候会看两眼,应该说这84集电视剧是经典的,又勾起了自己以前看三国的回忆。只是现在看还是和以前看不一样,以前都是看刘关张赵马黄如何如何,另外还有个诸葛,背景就是大曹操、大孙权。现在看都是看一些里边的配角、小人物,另外看一些逻辑。

三国是历史,说三国一定要分是说《三国演义》呢,还是《三国志》。《三国演义》虽然是说“七分史实,三分演义”,但还是有不少罗贯中这位伟大作者的“私货”,《三国志》作者陈寿,本身就是三国时蜀汉人,他的记录要更接近真实一点。

【再看三国】令人迷惑的蜀汉

下面说的其实针对《三国演义》也可以,针对《三国志》也不错,因为它在两本书里都是史实,就是刘备集团从入川取得“三足鼎立”的“一足”,再到后边被陆逊火烧连营击溃托孤,再到邓艾偷渡阴平灭蜀,为啥蜀汉的大政一直是不停地和曹魏集团死磕,而且多数都是自己这边主动挑起。这一点其实是有点让人迷惑的。

如果说早期多是曹操志在一统,双方交手频繁,你主动一次,我主动一次还可以理解,那么鼎立后,蜀汉还频繁主动攻击曹魏就有一点让人看不懂了。一直以来,刘备集团制定的大政是按公元207年刘关张三顾诸葛亮时,诸葛亮制定的《隆中对》执行的,执行的效果也很好,基本上1:1实现了,刘备从有一县之地到有了荆益一方。先看看《隆中对》里怎么说。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再看三国】令人迷惑的蜀汉

要知道《隆中对》是陈寿记录的,大概率是真有这么一篇蜀汉的国策。这里边非常重要有这么几点:1.联孙抗曹,这是都知道的,大面上的;2.曹操已经实力雄厚,不可与之争锋了,这点很容易被忽略;3.内修政理,把已有的地方治理好,等待曹魏出乱子再出兵。针对这三点我们逐一看一下蜀汉取得鼎立之势后的行为。

先看联孙抗曹。这一点因为荆州是归孙权呢,还是自己占着掰扯不清,终于酿出乱子,关羽被杀,刘关张那可是命运共同体,兄弟被杀,刘备也就顾不上国策不国策了,主动出击孙权,结果很惨,精锐尽失,不久也就死了。刘备身故,政事全权委托诸葛亮。

再说内修政理。按理诸葛亮是清醒的,他自己本来就是智多星,话又是自己说的,效果一个一个也实现了,他当务之急当然是内修政理,联结孙吴,等待曹魏出乱子。联结孙吴他很快就恢复联结了,但内修政理虽然也在做,但似乎蜀汉并未变得富强,克复中原,与曹魏争锋似乎是他更急迫的任务。很快他就六出祁山,虽然也有过局部胜利,但大面上是一次次空耗兵力,无功而返。

也许有的三国粉会说如果当年诸葛亮听了魏延的话兵出子午谷,说不定长安就拿下,大业可成呢,我个人认为那只是蜀汉一次比较小且有难度去实现的一个时机,虽然也算时机,但曹魏有很多次更大击垮甚至消灭蜀汉的时机,比如刘备倾全国之力打孙权的时候,如果曹魏大兵再攻击蜀汉,估计蜀汉要撑不住,蜀的实力本来就是最弱小的,然而曹魏错过了。与之相比魏延提出的这个奇谋,也只能算是一次蜀汉的小时机。就算出了子午谷,趁长安空虚,以蜀的兵力,也不好说就会顺利拿下。

【再看三国】令人迷惑的蜀汉

最后说不与曹魏争锋。这个是完全违背了《隆中对》的国策,隆中对是说如果天下(主要指曹魏)有变,则派上将军如何如何,但就诸葛亮在的时候,曹魏不但没变,反而君臣一心很是团结,内政外交军事搞得很好,出现了难得的将相和局面。曹操虽故,曹丕以及曹丕的儿子曹叡都是很有两下的,文有陈群、华歆,武有司马懿,还有曹氏家族夏侯家族,此时司马懿和曹氏合作的尚可,可以说蜀汉基本是没什么机会的。那蜀汉为啥还在诸葛亮的主持下一次次主动攻击曹魏,而不是坚壁清野,内修政理呢。

【再看三国】令人迷惑的蜀汉

一般理解这个都是从恢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角度出发,加上诸葛亮自觉时间不多,自己有生之年能否实现克复中原的宏伟目标已经要打上问号,所以不顾隆中对定下的国策频繁主动出击,这也是三国演义流露出的原因,但实际上讲,恢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一目标放在当时已经有一点不合实际了。首先从当时的舆论讲,大家对汉室已经没有那么渴望了,这一点即便从三国演义里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到东吴舌战群儒时,东吴的名士都是一个劲说汉祚已尽,吹捧曹操如何如何,可见当时人们已经不是总想着要恢复汉室了。再者曹魏那边经济搞得很好,推出“屯田制”,轻徭薄赋,恢复生产,老百姓刚从汉末黄巾和董卓等诸侯混战中安定下来,对汉末的种种肯定是记忆犹新。历代史家也从未把这一时间的蜀汉标为正朔,反倒是一般尊曹魏为正朔,可见舆论的导向不是一两个人的意志。

【再看三国】令人迷惑的蜀汉

还有一个不易发觉的原因就是蜀汉荆州丢了,益州的基本盘支持他们的现有的人口和军事力量很吃力,所以他们也不得不一次次主动出击赢取生存空间。很多人也许会想益州不是四川吗,那不是天府之国吗,那是后来,在春秋战国时,四川盆地经济还不怎么样,那的诸侯国,还都是古蜀国,古巴国之类的非主流诸侯国,后来秦国渐渐开始经营这一地区,经过两汉四百年的开发,虽然说有了一定发展,但还远远没有进入中原的经济文化中心,而且蜀汉与少数民族接壤,诸葛亮不知是否出于拓展生存空间的原因,与这一带以孟获为代表的部落酋长还有斗争,这说明了这一地区的在东汉末这一时段虽说偏安,但也并不是那么富庶文明。诸葛亮北伐中原著名的《出师表》里也写“益州疲敝,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应当也不是虚言,这一现实也是打乱他既定的不与曹魏争锋国策的重要原因。

【再看三国】令人迷惑的蜀汉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这个与蜀汉集团的属性有关。这也是听高晓松讲三国的才体会到的,就是刘关张领衔的蜀汉集团其实是一个军事集团,换了很多地方,有一点先军的意思,缺乏与所在地方那种深入的沟通和治理。这个可以和孙吴对比,孙吴集团,经过孙坚、孙策和孙权的治理,特别是赤壁之战后,无论是当地的文官集体,还是老百姓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一片的长官是孙家,大家基本是一股劲的,孙策时其实还有点孙家是孙家,老百姓是老百姓的意思,这可以从孙策怒斩于吉这一事件中看出,于吉的声望在老百姓中还很大,孙策就羡慕嫉妒恨,但到了孙权,治理有方,经济也很好,大家都觉得不错,拧成了一股绳。

刘关张集团的蜀汉基本盘是接手刘焉刘璋的益州,益州本来已是偏安之地,刘关张来的时间又很短,从现有的很多资料看,只能看到刘关张赵马黄再加一个诸葛,外带几个刘璋时期投诚的谋士的言行,看不到更多益州人士对于蜀汉集团的观感。益州本地文官集团对于新来的蜀汉既没有那么亲密,也没有那么反对,这一点从邓艾打到成都,马上就有谯周等不少的益州本土文官站出来请降看出,他们对蜀汉没什么感情。谯周等本土文官和诸葛亮领衔的郭攸之,董允等文官是不一样的,这是蜀汉的治理没有在益州特别深入人心的一种反映,所以说如果隆中对里制定的内修政理是一个标准的话,从诸葛亮一直到姜维,蜀汉在频繁出兵的同时,由于他们是一个先军的军事集团,内修政理还远没有达到那个标准,所以总感觉每次出兵来势汹汹,后程就乏力。

【再看三国】令人迷惑的蜀汉

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三国演义》对蜀汉的描述基本是两个画风。如果细品《三国演义》里蜀汉的发展脉络你还是会发现有一些地方有一点对不上,有点让人迷惑。部分答案可能在《三国志》里,但全部的答案,这个没人知道。《三国志》是一本极其简略的史书,为啥这么简略,我猜当事人陈寿可能也并不觉得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记录主要的也就差不多了。今天我们看三国,英雄辈出,各种故事,五彩缤纷,那是今人的感受。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生活在那样一个兵锋四起时代的普通人,观感会如何。

【再看三国】令人迷惑的蜀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