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經學家宋忠,其學生分佈三國,自己的兒子卻參與謀反

寄沈仲居進三國志(劉過)

十年鉛槧鬢絲秋,獨抱成書四海遊。

三國諸人應夢裡,一番公案又從頭。


東漢末年經學家宋忠,其學生分佈三國,自己的兒子卻參與謀反

相對於軍閥、將軍、謀士這種與兵爭有關的人物來說,人們對治書研經、作文制賦的文士的興趣可能要遜色一些,除了孔融這樣的有著耳熟能詳的故事,並且結局有些出人意料,或者譙周這種對歷史走向造成較大影響的人物。一些精通相面、數算、望氣、解夢的方士的知名度,可能都要比這些文士強出一些。

不過小編在下面還是要介紹一個文士,或者說東漢末年的一個著名的經學家,名字叫做宋衷。跟隨宋衷學習過的學生,在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中都有,應該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可是宋衷的結局很不好,他受到“魏諷謀反案”的牽連而死。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個人物。

東漢末年經學家宋忠,其學生分佈三國,自己的兒子卻參與謀反

宋衷作為荊州五等從事


宋衷在史料中也被記載為宋忠,字仲子,是荊州南陽郡章陵縣人。宋衷在《三國志》中沒有個人傳記,其資料多分散於其他人的傳記中,大多數是宋衷的學生,小部分是宋衷相關的一些事蹟,另外還有很多其他資料作為補充。總而言之,宋衷對於文化事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這裡面還有荊州牧劉表的作用。

東漢末年經學家宋忠,其學生分佈三國,自己的兒子卻參與謀反

劉表這個人物一般被視為“坐談客”、“平世三公才”,按照小編個人理解,其原因第一是對曹操遠征三郡烏桓時的時機沒有把握好(“官渡之戰”的時候,劉表也在處理長沙太守張羨的叛亂);第二是因為劉表十分重視荊州的文化事業,這在以戰爭為主旋律的漢末三國時期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漢末英雄記》中記載,在“郡寇既盡”,大概是劉表平定張羨叛亂,控制荊南地區之後,劉表建立學校,徵募儒士,加上關中、兗州、豫州等避亂進入荊州的學士,荊州的文化事業非常繁榮。宋衷也是被劉表徵募的學士之一,他被闢為五等從事,負責荊州的文化、德教事業。

東漢末年經學家宋忠,其學生分佈三國,自己的兒子卻參與謀反

所謂的五等從事,其實是五業從事,繁體字中“等”和“業”稍微有一些形似(其實也不是特別形似),所以可能是出現了傳抄上的錯誤。所謂的五業,就是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宋衷、綦母闓等人撰寫《五經》章句,重新對這些儒家經典作註釋。

另外宋衷還為《易》、《太玄》、《法言》、《易緯》、《樂緯》、《春秋緯》、《孝經緯》作注(這裡的《周易注》可能是宋衷個人的著作,有別於《五經》章句)。除了經學上的貢獻之外,宋衷與益州名士王商有交往,《全後漢文》中錄有一封《與王商書》;與客居益州的名士許靖可能也存在聯繫。

東漢末年經學家宋忠,其學生分佈三國,自己的兒子卻參與謀反

宋衷的弟子


宋衷作為當世的大儒,他的弟子可以說是分佈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在《三國志》中記載有四位:尹默、李仁、潘濬、王雍。下面小編簡單地介紹一下這四個人物。

東漢末年經學家宋忠,其學生分佈三國,自己的兒子卻參與謀反

尹默:益州梓潼郡涪縣人,因為益州學士多重視今文經學,於是尹默到荊州,跟隨司馬徽、宋衷等人學習古文經學。劉備成為益州牧,闢尹默為益州勸學從事;立劉禪為太子之後,尹默成為太子僕,教導劉禪《左氏春秋傳》(屬於古文經)。後來在劉禪時期,尹默先後作為諫議大夫、軍師祭酒、太中大夫。對歷史發展影響不是特別大。

李仁:李仁與尹默同為涪縣人,一同跟隨司馬徽、宋衷學習(從後來其子李撰的情況來看,應該也是古文經學)。李仁在《三國志》中沒有太多記載,其子李撰在《三國志》中有傳,在蜀漢做過太子庶子、太子僕、中散大夫、右中郎將,也是一些較為閒散的官職。

東漢末年經學家宋忠,其學生分佈三國,自己的兒子卻參與謀反

王肅:王肅是“王司徒”王朗的兒子,曾跟隨宋衷學習《太玄》。王肅在史料中的內容比較豐富,曹真伐蜀的時候上疏勸諫;在曹爽一派與司馬懿、蔣濟等老臣爭權的時候反對曹爽一派;預測“東興之戰”的失敗以及毌丘儉、文欽領導的“淮南二叛”,並且為司馬師獻計。另外王肅為《書》、《詩》、《論語》、《左傳》、《周禮》、《儀禮》、《禮記》等經典作註解,在文化事業上也做出貢獻。

潘濬:潘濬是荊州武陵漢壽人,在弱冠時期跟隨宋衷學習。潘濬的履歷還是比較豐富的。他先是作為荊州治中從事,與荊州都督關羽鎮守荊州;荊州丟失後投降孫權,成為東吳的重臣。在進入東吳後,他平定樊伷、習珍等人的起義;平定武陵蠻起義;試圖刺殺東吳酷吏呂壹,雖然沒有成功,但是潘濬的反對也是促使孫權處死呂壹的力量之一。

東漢末年經學家宋忠,其學生分佈三國,自己的兒子卻參與謀反

宋衷之死


宋衷之死的原因是發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的“魏諷謀反案”。當時曹操率軍在長安,曹丕在鄴城。整體上來說,魏國正處於一種比較危險的境地,“漢中之戰”失敗;襄陽、樊城被圍困;于禁援軍全軍覆沒;孫狼等人發動叛亂響應關羽,這個時候魏諷等人又試圖在鄴城發動兵變,結果事情洩露被曹丕鎮壓。

在“魏諷謀反案”中,牽連者非常多,包括宋衷的兒子。當然宋衷的兒子可能是被牽連的,也可能確實是“魏諷謀反案”的參與者。總之宋衷的兒子包括宋衷都被曹丕處死。

東漢末年經學家宋忠,其學生分佈三國,自己的兒子卻參與謀反

另外還有張繡的兒子張泉、王粲的兩個兒子、劉廙的弟弟劉偉,都是捲入“魏諷謀反案”中被處死的。因為張繡曾經殺死過曹操的長子曹昂,所以有人認為曹操藉機殺死張繡的兒子張泉,是一種報復行為。其實這個看法有失偏頗。因為借“魏諷謀反案”擴大打擊範圍面的是曹丕,而不是曹操。恰恰相反,曹操是不願意這麼做的,他為王粲絕後感到嘆息,親自赦免了劉廙。

按史料的記載,宋衷的兒子是參與了“魏諷謀反案”,宋衷本人並沒有,這一點在曹丕《答王朗書》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假設這個時候曹操在鄴城,由他來處理“魏諷謀反案”,介於當時魏國的狀況,以及曹操本人對王粲二子、劉廙的態度,宋衷很有可能就不會遭此一劫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英雄記》、《華陽國志》、《全後漢文》、《藝文類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