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謀反,李世民問怎麼處置?七品小吏一句話,被連升三級!

公元626年,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是為唐太宗。當年十月,李世民冊封年僅8歲的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在冊封詔書上,李世民誇讚李承乾:

地居嫡長,丰姿峻嶷;仁孝純深,業履昭茂,早聞睿哲。

可以說,李世民對李承乾寄予厚望。讓李世民沒有想到的是,李承乾會在18年後試圖發動政變。

太子謀反,李世民問怎麼處置?七品小吏一句話,被連升三級!

影視劇中李承乾的形象

為了培養李承乾,李世民把房玄齡、魏徵、于志寧、孔穎達、張玄素等一批學識淵博、為人正直的老臣都派到東宮輔導太子。李承乾在這些老師的教導下也的確非常優秀。

既然李世民選擇李承乾為太子,又十分欣賞李承乾,李承乾身為太子,只需要坐等父親百年之後,不就可以登上皇位了嗎?他為什麼還要選擇造反呢?

實際上,李承乾之所以會選擇謀反,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弟弟李泰步步緊逼。

李承乾8歲被立為太子,飽受父母信任。身為長子,李承乾以身作則,對待弟弟們也非常親厚。在當時的皇宮之中,可以說是父慈子愛、兄友弟恭。

但隨著弟弟們的長大,兄弟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起來。李世民的嫡次子(第四子)李泰被封為魏王,他從小聰慧過人,李世民非常喜歡。李泰早有奪嫡之心,他一方面在李世民面前拼命表現,另一方面拉攏大臣,漸漸地,在李泰的身後有了一批“魏王”的支持者。

黃門侍郎韋挺和工部尚書杜楚客是李泰的心腹,這二人常常幫李泰聯絡大臣,暗中彈劾太子的種種不是。李承乾見李泰威脅到了太子之位,心裡壓力極大。

第二,李承乾對李世民態度的誤判。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去世,李承乾在失去母親的呵護後性情大變,做出許多荒唐事,例如豢養男寵,私自面見突厥使臣等,被李世民多次批評教育。而魏王李泰行事謹慎,多次受到李世民的表揚。

貞觀十六年,李泰編撰的《括地誌》完稿,呈獻給李世民後,李世民非常開心,給李泰的賞賜規格超出了太子李承乾。李承乾被李世民多次批評後本來就有些頹廢,再加上李承乾有腳疾,他看到李泰的賞賜規格後,認為李世民想廢長立幼,於是動了殺機。

據《資治通鑑》記載,左屯衛中郎將李安儼曾勸李世民賞賜魏王的規格不能超過李世民,李世民給李安儼的回覆是:

“太子雖然有腳疾,但他是我的嫡長子,我不可能捨棄嫡長子而立其他兒子。”

可見,李承乾認為李世民會廢長立幼,實際上是對李世民態度的誤判。

第三,受一幫逆臣慫恿。

唐朝開國名將侯君集曾是李世民最信任的武將之一,侯君集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策劃和執行,是李世民登基的大功臣。然而,侯君集後來在滅高昌國的時候因為貪墨珍寶被李世民冷落,因此對李世民有怨恨之心。侯君集的女婿在東宮任職,他通過女婿知道李承乾的怨懟心理,因此勸李承乾謀反,侯君集說:“我的一雙手,就是為太子殿下所用的!”李承乾本來只是對李世民有所不滿,但有了侯君集的支持,李承乾有了謀反之心。

另外,李淵的兒子李元昌、杜如晦的兒子杜荷以及城陽公主等人也都慫恿李承乾逼宮,這些人的支持下,李承乾終於開始籌劃政變。

畢竟是父子,血濃於水,在李承乾的計劃中,他並不想殺掉自己的父親,而是想控制李世民,逼李世民退位。這一招恰巧是李世民當年在“玄武門之變”中使用過的,可謂“有其父就有其子”。

按照李承乾的計劃,他事先在東宮設下埋伏,然後要裝作病入膏肓的樣子,引誘李世民到東宮看望。等李世民進入東宮,就迅速控制李世民,逼李世民寫下禪位詔書。

可是,歷史彷彿在給李承乾開了個玩笑,在李承乾謀反之前,李世民的第五子李祐因謀逆被殺,在徹查這樁謀逆案時,牽連到一位叫紇幹承基的武將。紇幹承基任職於東宮,為了保命立功,他在獄中把李承乾要謀反的計劃說了出來,唐太宗李世民聽完之後,大驚失色,連忙派重兵包圍東宮,然後讓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蕭瑀等朝廷重臣成立“調查組”,徹查紇幹承基所說的話是否屬實。就這樣,李承乾的謀反計劃還未實施,就敗露了。

太子謀反,李世民問怎麼處置?七品小吏一句話,被連升三級!

唐太宗李世民真人畫像

太子謀反,李世民非常心痛。但既然謀反已成事實,到底如何處理李承乾呢,李世民犯了難。

上文說到,在李承乾謀反之前,李祐已經謀反。李世民對他的第五子李祐的處理是:貶為庶人、賜死於太極宮。

如果以李祐為參考,李承乾或許也要被賜死。但李承乾畢竟和李祐不同,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嫡長子,是李世民一手培養的接班人,從小深獲李世民喜愛,若就這麼被賜死了,不僅李世民內心承受不了,而且,在百年之後,人們還會因此而詆譭李世民。

所以,在大殿上,發生了這樣一件詭異的情形,李世民問幾位宰相:

“眾位愛卿,你們覺得怎麼處置李承乾?”

唐朝是群相制,同一時期有多名宰相,當時朝堂上共有4位宰相,分別是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蕭瑀,再加上5位重臣:孫伏伽(大理卿)、岑文本(中書侍郎)、馬周(御史大夫)、褚遂良(諫議大夫)。這9個人都不約而同地低下頭,誰都不敢說話。因為他們若說賜死李承乾,這就相當於讓李世民殺子。他們若說留李承乾一命,就相當於說謀反罪不容誅。怎麼說都不對,所以選擇沉默。

朝堂上寂靜一片,站在遠處的一位七品小吏站出來,插了一句嘴,讓李世民茅塞頓開。這個人說:

陛下不失為慈父,太子得盡天年,則善矣!(《資治通鑑》)

他的意思是說:陛下如果不以皇帝的身份處理此事,而是以“慈父”的身份處理,就簡單了。只需要饒李承乾一命,讓他享受自然的壽命,則不失為一種處理辦法。

這位七品小吏名叫來濟,他的父親曾是隋朝名將來護兒,當時的官職是通事舍人,這個職位主要是負責整理朝廷內的詔令等,本來李世民和朝廷重臣議事,輪不到來濟插嘴,但來濟看到這些宰相們不知如何處理此事,就大膽地說了自己的看法。

來濟說完話後,立即被那些大臣們投來讚賞的目光,李世民也覺得這是目前能提出的最佳方案了。以慈父的身份處理李承乾,既保全了兒子,又不會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此事過後,李世民升來濟為考公員外郎(從五品),相當於給來濟連升三級。

事實證明,來濟的確是一位人才,在唐高宗年間,來濟憑藉自己的才能屢受重用,最後當上了中書令,成為唐朝著名的宰相。

【聲 明】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