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论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为例,看鲁迅杂文写作特点

在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对杂文的创作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他一生共创作六百多篇、上百万字的杂文作品。

这些杂文作品分别收录在《三闲集》、《二心集》、《热风》、《坟》、《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等杂文集中。

鲁迅先生的这些杂文作品,不仅是当时针砭时弊,对封建社会腐朽观念进行批判和展开战斗的有力武器,更在文学史上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当然,鲁迅先生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大家之一,他杂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以及对后世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和价值,不是简单的叙述就能概括得了的。

作为鲁迅先生杂文的后辈爱好者,今天,我仅选取几篇个人认为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来分析一下鲁迅先生杂文的几个写作手法以及成文特点。


以《论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为例,看鲁迅杂文写作特点


01

别致的取材

相信每个人年幼时都曾经听过几个神话或者妖魔的故事,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它被无数文人雅士编撰成动人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把这样一个几乎人人知晓、却看起来又似乎也只适合爱情的故事,作为一篇杂文的选材,正是鲁迅先生为作品取材的别致之处。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将当时发生的雷峰塔倒掉这一事实现象作为引子,随后从雷峰塔的由来入手,用小时候听过的白娘子神话故事展开生动描述,再就老和尚法海对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强行干涉一事,进行深入挖掘。

以“论”字作为文章题目的开头,却通篇叙事为主的行文中,穿插上作者犀利的观点而呼出了个性鲜明的主题。


以《论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为例,看鲁迅杂文写作特点


在题材的具体运用上,鲁迅先生不是把一个故事干巴巴地拿来作为例证,而是把关于雷峰塔神话故事的传说,和雷峰塔倒掉的现实融到一处。

神话故事中,白娘子对许仙情痴意痴,她从无害人之心,却有着济人之悲悯。所以,法海把她压在雷峰塔下的行为几乎触犯了众怒:

不但“山间海滨的田夫野老,蚕妇村氓”为白娘子和许仙抱不平,就连“玉皇大帝”后来也怪法海多事,以至于惹出“水漫金山”这样荼毒生灵的事,“下令拿他”,法海无处藏身,只好躲到蟹壳里面去。

现实中,传说中的美景“雷峰夕照”,其实也不过就是一座塔,“破破烂烂地掩映于湖光山色之间”,所谓的西湖十大胜景之一,其实“并不见佳”。

加上它底下压着白娘子的传说,及至后来“终于倒掉了”,不但让人毫无惋惜之情,反倒成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以《论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为例,看鲁迅杂文写作特点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故事与现实巧妙连接,并前呼后应,叙事与引申的观点合理融合,并对事件与其后面隐藏的本质进行暗喻和影射。

让“事”与“理”紧密相连而又自然贴合,喻理于事,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雷峰塔这座象征着封建专治和礼教的镇压之塔的厌恶,鞭挞和讽刺维护封建势力和蛮横镇压百姓的权势者,赞扬为坚守爱情而敢于和恶势力斗争的精神,表达了被压迫者终究战胜施压者,取得胜利、获得自由的中心思想。

《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杂文,曾在不同的时期两度被纳入中学语文教材,除了鲁迅先生精湛的文字功底之外,它的成功更得益于选材的别致。

因为人们对故事内容的耳熟能详,加上和故事有关的雷峰塔倒掉的现实相结合,文章中所引申出的观点就更加容易被认可和接受,从而才真正成就了这篇杂文的意义不凡和影响深远。


以《论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为例,看鲁迅杂文写作特点


02

形象化的理论

在鲁迅先生的杂文里,不是只有泛泛空谈的抽象议论,为了理论而生搬硬套的说辞,而是能够为文中的每一个观点都举出相应的例证,来支撑理论存在的合理性。

而这所举出的每一个例证,又因为鲁迅先生平时对事物的细致观察,人生阅历常识的丰富,看待事情的独特视角,以及笔触的精炼,而显得贴合实际又真实可信。

那些佐证观点的实例,从来不是简单罗列,乏味铺陈,而是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很自然地流于笔端,各个看起来贴切生动。在活泼有趣中,又能以小见大,因微见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却是让理论扎实稳健,令人信服的基础所在。

比如杂文《未有天才之前》,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四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的一次演讲而成。

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针对当时文学创作环境中,一些人嘴里一边喊着“缺乏天才”的口号,又一边用自己的行为亲手扼杀天才的现象。

这是一篇立意深刻,哲理性强的杂文,鲁迅先生在其中采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事例举证,让文章变得通俗易懂又趣味横生。

比如描述那些老派人物用“整理国故”为由头,对“求新”的抵制所用的借口是:“中国自有的许多好东西,都不整理保存,正如放弃祖宗遗产一样不肖。”

其实,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对自己原有东西的坚持和传承,与接受“新思潮”之间是根本没有冲突的两件事,两样都是为了让文学作品有更好的内容和更大的进步。


以《论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为例,看鲁迅杂文写作特点


可是偏偏有人就以此来说事,扼杀新东西在创作中的融入。

对此,鲁迅先生说:“可我总是不信,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

这样的说法形象又不乏生动,一下子让“新”与“老”两种手法可以并存于文学创作中的道理变得明晰好懂了。

再比如,用拿破仑过Alps山的事例,阐述了拿破仑的英伟举动其实是跟在他身边的那些士兵所成就的。

还有,好花和乔木都是靠好的土壤的滋养而成,是另一个形象的举例。

没有身边士兵的保护,拿破仑就难以成就他英雄的壮举。没有好的土壤,就没有花木的存在。


以《论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为例,看鲁迅杂文写作特点


拿破仑和士兵的关系,花与土的关系,其实就是天才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两个例证,“天才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这件事,就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而变成了浅显易懂的道理。

再比如,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天才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成就的,鲁迅先生以“婴儿的第一声啼哭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来说明实践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那些本来晦涩难懂的道理,不容易被人接受的观点,就在这些浅显易懂、又形象生动的举例中,显得通达直观,明白透亮了。

有了这些事例的支撑,不必做过多赘述,天才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已经不言自喻。

“未有天才之前”,民众所需做的,和不能做的也就简单明了,每一样都十分站得住脚了。

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常常给人的感觉是,他不只是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道理,而是同时把这个道理附在了一些具体而又生动的形象中,这样才让人更加容易接受和信服。

将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的举例表达出来,使理论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这是鲁迅先生杂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以《论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为例,看鲁迅杂文写作特点


03

递进式的表现手法

不管怎么选材,也不论用什么结构搭建文章框架,以及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何,杂文的最终意义,其实还是阐述观点,而流于形式的说教和道理总是让人难以信服。

鲁迅先生杂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从来不在一件事情的表面上绕弯弯,而是以递进式的表现手法层层深入,把读者带入到最深层次,去获得这件事情的真相,进而根据真相拿出能立足的观点和态度。

这也可以理解成文学作品中的“剥笋”式创作思路,想要还原一件事情的本质,就亲自动手将外面用于遮掩真相的皮一层层剥开来,剥了每一层都是和前面不同的样子,这样依次剥下去,直到最里面的一层,才露出它本来的面目。

剥的越深入,文章的立意才能越深刻。

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鲁迅先生就把这种“递进式”的表现手法运用得精炼纯熟,他就像是一个手持拆解工具的人,把“传统节烈观”这件事情从“节”到“烈”,从外到内,从面到点,从无形到具体,都认认真真拆分开来,仔细剖析每一处所可能隐含的意义。

然后又从不同角度找出对“节烈”一事的疑问,从法理到伦常,从现实到历史,从时代背景到思想根源,逐一辨识,终于得出“节烈”这件事,“极难,极苦,不愿身受,又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对人生将来也毫无意义”,除了“具有哀悼的价值”,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

鲁迅先生用“递进式”的表现手法,经过一番对“真相”的刨根究底,狠挖深掘,使文章论据充分,论点深刻而又有了极强的说服力。


以《论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为例,看鲁迅杂文写作特点


04

灵活多变的遣词用句

鲁迅先生自小就熟读古书,对文字有自己精妙独到的理解,因其又上过“洋学堂”,后来又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新式教育加上古典文学精髓,这些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成就了鲁迅先生遣词用句灵活多变,却又流畅适宜的创作技能。

在鲁迅先生的杂文中,词汇和语句的使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每一样都不会让人觉得生硬。

使用文言文时,文章不会古板生涩,反倒清奇自然,现代语言的使用使文章充满新鲜的活力,古典古语又极具说服力……每一种词与句的运用都能使文章显得珠圆玉润,深刻饱满。


以《论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为例,看鲁迅杂文写作特点


比如《我之节烈观》中,鲁迅先生用“世道浇漓,人心日下”这样的古语开头,意指有些人常常用这类话去针砭他人的同时,还可以把自己从“日下”之列中除去的伎俩。

也表达了自己对“妇者服也”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节烈观”的不认同。

古语的运用,使行文自然,所表达出的意思也更加耐人寻味。

再比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结尾处:“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

话锋一转,“活该”二字把心中的畅快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让看的人都觉得过瘾极了。

如果说,在鲁迅先生的杂文中,新颖别致的取材是成文的基础,形象化的理论是文章的灵魂,层层递进式的表现手法让立意更深刻,那么灵活多变的遣词用句就是为文章润色和增色的有力工具,有了这个工具,才使文章更加完美。


以《论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为例,看鲁迅杂文写作特点


05

朱自清曾经说过:

“杂感”是鲁迅先生将诗和评论凝结于一体的一种独创文学体裁。

鲁迅先生在溃败时期的封建社会中,经历了政权腐朽的痛苦体验,和深刻的自我思想淬炼过程,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到劳苦大众的友人,以至于后来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他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前后接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进程。

激烈的战斗经验和巨大的历史变革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异常宝贵的素材和灵感。

人生经验的积累加上特殊历史时期所带来灵感的迸发,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丰富的词汇积累。他把这所有的一切东西都糅合在自己的思想之中,付诸于笔端,就有了杂文这种如匕首和投枪一样尖锐、又如诗般挥洒恣意的独特艺术形式。

这种文字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意义深远,却因鲁迅先生独具一格的个人特色,以及他对文字不可比拟的驾驭能力而至今无人能追随。

文|叶子

图|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