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雾中风景》为例,解读寓言化和诗意化结构下彰显的传统哲学

文|黄三斤

纵观世界电影史,“公路片”总是热门的电影类型片,而这部经典的公路片是希腊诗人导演安哲罗普斯和他的“沉默三部曲”之一——《雾中风景》。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以“道路”来阐述自己的世界观,将希腊神话与电影杂糅,诗意化的道出自己独到的哲学理念。

这部影片常常被观影者称为“闷片”,整部影片用冗长的长镜头堆砌。但是相信看完整部影片的观众,一定会不禁感叹整部影片的唯美与诗意,随着主人公的情绪跌宕起伏,感受到影片中所传达的哲学道理。安哲罗普斯用自己独到的镜头语言打造了一个亦真亦梦的世界,也带领观者们经历了一场导演在哲学方面的精神洗礼。

因此,我将会从人物刻画、视听语言、隐喻符号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的对这部影片进行并列式的剖析,和观众一起走进电影诗人安哲罗普斯的世界,感知《雾中风景》中的冷暖人情。

以《雾中风景》为例,解读寓言化和诗意化结构下彰显的传统哲学

在电影《雾中风景》中,导演采用独树一帜的电影语言、独特的造型,精准的呈现出安哲罗普洛斯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有紧密的关系以及安哲罗普斯在残酷的战争中所经历的一切使他的影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

但安哲罗普斯的镜头是理智的,影片中既存在人物独有的理想光芒和专属于人物的小确幸。但也有导演对边缘人物的无可奈何,战争给城市所带来的一蹶不振和人性的变幻莫测的刻画。这种辩证对立的哲学观,让观者在感受希望的同时也经历绝望的折磨。面对旅途中未知的一切,我们和导演一同见证了少女薇拉的成长。

《雾中风景》以“寻父”为线索贯穿整部电影,借用希腊传统文化信仰直击观者内心,浓缩了导演的情绪,以自己独到的镜头语言展现两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探讨“成长”的话题,借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进行诗意化的隐喻,以此来营造诗意化的世界,阐述自己独到的人生见解,以及道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以《雾中风景》为例,解读寓言化和诗意化结构下彰显的传统哲学

01、全剧营造诗意化的人物塑造,阐述哲学式般的人生见解隐喻

影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姐弟俩偷偷离家去寻找一位虚构的“德国父亲”路途中,他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欢乐也有悲伤的奇幻旅程。影片中安哲罗普斯塑造诗意化人物,使“辩证”贯穿整部影片,让我们在见证两个孩子成长的同时也表露出“孩子”与“成人”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导演通过“诗意化”的视听装修方案进而阐述了自己独到的人生见解与独特的哲学辩证观。

影片进行到一半时,无助的薇拉和弟弟搭乘上了顺路的大卡车,卡车司机见色起意,抓住了逃跑的薇拉。此时导演的剪辑语言不像好莱坞式,通过一连串纷杂的蒙太奇对画面进行组接,从而展现卡车司机的黑暗与小女孩薇拉的悲惨无助。

在我看来,导演选用固定长镜头,把摄影机对准强奸案地点——卡车后部,在长达30s的长镜头中,不动声色的将“世界外的热闹”与“人物的无助”呈现在荧幕之上。这也成为了少女薇拉到女人薇拉的重要转折点,路途中,薇拉的童真逐渐被“成人世界”的纸醉金迷所吞噬。

这也是导演对人物无形的塑造,短短一个镜头便将关于“成长”的辩证哲学观全方位的展现出来。

以《雾中风景》为例,解读寓言化和诗意化结构下彰显的传统哲学

在《雾中风景》中,导演常常将独特的角色放置在主人公身旁,这样的处理方式也出现在《菊次郎的夏天》这部影片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导演常常借助这些“背景人物”之口来阐述自己的人生观,“寓言化层面”的处理方式,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也升华了影片内容,即使场景夸张,呈现“童话感” 却不乏人物真诚。使影片自成门路,形成了独特的导演风格。

在《雾中风景》中,我们看到了精神病患者“海鸥先生”每天挥着手臂作振翅欲飞状, 他说对姐弟二人说:“ 快下雨了,会弄湿我的羽毛。”亦或是因为下雪而狂欢的人们以及遭遇店主排斥的拉提琴老人却得到了亚历山大的掌声。

在我看来,这样“童话式”的人物塑造间接地刻画了主人公的纯真,在导演眼中只有孩子的心灵可以净化外界的纷乱,孩子眼中总能在纷扰中看到最淳朴的人,听到最纯美的音乐。以此来借助人物之口阐述出自己对世界“诗意化”、“寓言化”的独到见解。

以《雾中风景》为例,解读寓言化和诗意化结构下彰显的传统哲学

02 、导演采用诗意化的视听语言丰富影片质感,升华电影主题,让观影者感知深层意义

(1)独到的长镜头使用

《雾中风景》中,安哲罗普斯充分采用了他最拿手的长镜头手法作为整部影片的视听装修方案,整部影片一开始便以长达50多秒的长镜头切入,奠定了影片的主要节奏基调。在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式的蒙太奇剪辑浪潮冲击中,安哲罗普斯却不为所动,坚持用长镜头来讲故事,并且将长镜头“诗意化”达到蒙太奇触不可及的视听效果。以此来展示自己独到的人生见解与影片主题,解剖人物内心世界。

在电影中有一段警察帮助姐弟寻找舅舅的情节,如果放在好莱坞商业电影模式下,这一段情节将被完全删减,导演甚至不会进行分镜脚本的设计,会直接切到最后与舅舅相见的场景,但安哲罗普洛斯却用了长达30秒的镜头来展现工厂外的画面

这一段长镜头并没有让人感到冗长,累赘,相反“大机械”与“小人物”的视觉冲击感立刻把工业化时代下人物的渺小呈现在了荧幕之上,使这段长镜头独具风韵,也打造了导演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

此时,舅舅再正式登场,使得整个段落没有一个镜头是累赘的,无形间展现出浓浓的诗意和寓意。

以《雾中风景》为例,解读寓言化和诗意化结构下彰显的传统哲学

(2)诗意化的音乐风格

艾莲妮·卡兰德音乐的加入使影片更加具有委婉的诗意化,她的音乐仿佛有一种魔力:悠扬的音乐与平静的画面无缝衔接,用悠扬的旋律呼唤观者心灵深处的声音,使得《雾中风景》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古希腊韵味。影片开头,当姐弟费尽千辛万苦搭上开往德国的火车而激动地彼此拥抱时,卡兰德使用了相对轻快的大调,主调之中掺杂着简单的和弦。

在我看来,这样的音乐一响起便成功地渲染出了姐弟二人喜极而泣的心情,声画合一的同时与观者内心情感达到共鸣,共同打造了诗意化的影片风格

03、全剧诗意化的象征隐喻引用,传递传统文化下的完美哲学观

“寻父”这一主题从一开始就被导演不停的强调,他通过台词或影像营造心理蒙太奇,不断给予观众暗示。但为什么安哲罗普斯导演一直给观者灌输“寻父”这一线索呢?

在影片中,女孩曾对“德国父亲”说:“梦中,我放学回家, 觉得你就在我后面。”弟弟说也曾对姐姐说过:“昨晚梦见爸爸, 比以前高了一点。”

我们不难得出:在孩子们的心中,父亲这一形象是强大的,是他们害怕时出现在他们身后的挡箭牌,这不管对人物的塑造还是对后续情节的铺垫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雾中风景》为例,解读寓言化和诗意化结构下彰显的传统哲学

但这仅仅是“寻父”的第一层含义,在希腊,人们将上帝视为“父亲”,人类因为亚当夏娃的错误被赶出伊甸园,在迷雾中迷失于各地。在希腊人心中,回归父亲的乐园是他们的信仰。因此,在《雾中风景》中,寻找失去联络的父亲、也成为了导演对此观点的隐喻。影片开头,姐姐在黑暗中为弟弟背诵也是《圣经》中的段落。

这也是导演在影片中的小动作,他早已暗示观者,这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导演巧妙利用“寻父”的第二层含义,将自己的哲学观完美融进影片之中。纵观整部影片,处处都是安哲罗普斯导演的小心机,他将自己的人生观注入到可视化的物品之中,形成了诗意化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大家一定对影片中空中巨大的手有深刻的印象,画面中空中巨大的手朝向远方却没有了食指,这样魔幻的情节是导演对时代的一种隐喻和象征。我认为,失去了食指便失去了便捷,拿不起东西的手怎么能拿起希望,空中的手仿佛上帝的手,代表着希望,安哲罗普斯借用可视化的事物打造魔幻现实主义,借此阐述出自己对希腊社会现状的立场与态度。

以《雾中风景》为例,解读寓言化和诗意化结构下彰显的传统哲学

安哲罗普洛斯之所以是希腊最具有影响力的伟大导演,我认为影片中展露出的人文关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总言之,《雾中风景》中导演用自己得天独厚的镜头语言在好莱坞商业片之中独具一角,探讨自己眼中人类对信仰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探究,呈现自己强烈的哲学辩证思维,正是这样独具匠心的理念让他的作品能成为世界电影史中深刻的烙印。

因此,去寻找中国式的人文关怀,将电影格局放大,塑造出独具一格的中国式格局电影输出,才是如今最巨大的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