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之亂,兩代皇帝被俘,西晉走向尾聲

晉武帝司馬炎承三代人之力,最終得以篡權奪位,結束三國亂世,使中國走向了短暫的統一。

但短短几十年,就發生了永嘉之亂,西晉最終又分崩離析。

永嘉之亂,兩代皇帝被俘,西晉走向尾聲

一、政治上的失誤

晉武帝司馬炎能夠統一三國,與其自身出色的政治能力、知人善用、廣納賢言等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司馬炎的前半生都是被當時的人、後世之人稱頌有加。

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眼見大業已成,一生都在為此殫精竭慮的司馬炎,終於可以放下心來享受他為這個國家創造的一切。

於是,司馬炎開始放縱自己,縱情聲色,生活驕奢淫逸,無所不用其極的享樂。

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司馬炎將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修建行宮,還廣納天下美人。司馬炎有這樣的想法,官員自會附會,去滿足他的想法。而最終受苦的,終究是百姓。這無疑讓這片尚未從戰火中恢復生氣的土地,再次充滿了怨聲載道。

永嘉之亂,兩代皇帝被俘,西晉走向尾聲

同時,司馬炎在吸取曹操父子宗室無人的教訓下,選擇以宗室屏蕃行封建制。而這樣的做法,如同千年前的西周那般,將權力分給了地方,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權,最終招致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對於這個年輕的國家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八王之亂持續了七年,東起河南鄴城,西至長安,首都洛陽都在此範圍之內。中原地區重建尚未完成,便又遭此劫難,百姓民不聊生。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大抵可以形容八王之亂究竟有多亂吧。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晉王室的幾位王爺在忙著內鬥,無暇顧及外族的動向。先安內後攘外,或者是基於對外族的輕視,在他們有意無意的放鬆之下,外族開始崛起。

永嘉之亂,兩代皇帝被俘,西晉走向尾聲

在八王之亂後期,幾年的內部爭權使得西晉的國力大大衰弱。而劉淵、李雄等人卻藉此機會休養生息,發展壯大,吸納人才,獨立於晉室,永嘉之亂的雛形初現。

司馬炎後期的疏於朝政,繼位皇帝的無能,以及此後的八王之亂,都讓西晉的朝政日益走向黑暗。

朝廷動盪不安,外族虎視眈眈,而此時的王室卻還在內鬥。朝廷之中,派系林立,各為其主。但各自侍奉的人,在下一秒可能就不在人世了。看到這樣的場景,官員要麼明確站隊,尋求一個有力的靠山;要麼明哲保身,遠離朝廷事務,做一個徒有虛名的人。

有心做實事的人得不到重用,有才之人厭惡官場的黑暗,趨炎附勢之人反而位極人臣,這便是西晉後期的朝廷。官場之腐敗,最終導致大敵當前,西晉可用之人,可用之物,少之又少。

永嘉之亂,兩代皇帝被俘,西晉走向尾聲

二、對外政策上的失敗:養虎為患

自漢以來,中原地區和塞外地區少數民族的爭鬥便一直存在。而隨著戰事的平息和張騫出使西域,中原地區和西域地區的溝通開始頻繁。基於中原地區王朝的更迭,歷代皇帝基本都以柔和的方式對待外族人,允許他們內遷。

而到了司馬炎這個時代,許多胡人遷居中原,胡人與漢人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但此時,胡人聚集之處和洛陽之間的距離相近。基於安全考慮,郭欽、江統都曾上書晉武帝,請求遷胡,並派兵駐守邊境之地。可惜的是,建議並沒有被採納,隱患尚存。

司馬炎允許了胡人內遷,但沒有為內遷的胡人制定相應的政策。以至於內遷的胡人受漢人欺壓,買賣胡人的交易也大量存在,而負責管理這些胡人的官吏,更是肆意欺壓、侵佔他們的財物。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更何況胡人天性勇猛,崇尚武力,

胡漢之間的矛盾不斷積累。

而自東漢開始,便有了以胡人為兵的舉措,晉武帝也任用胡人為兵。八王之亂時,這種現象就達到了一個巔峰。

永嘉之亂,兩代皇帝被俘,西晉走向尾聲

司馬家族內部鬥爭,自己手上可用的兵力有限,每個人勢均力敵,難以分出勝負。為了在這次八王之亂中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有些人選擇借鑑前人的做法,

採用用胡策略。

以胡人為兵,確實在初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只是,在任用胡人之時,晉室所屬的將領要麼戰死沙場,要麼被奸人所害,剩下來的只是一些無才無能之人。反觀胡人,在數次戰爭中獲勝,壯大自己的勢力。

一部分胡人在鬥爭中積累了軍事力量,而此時飽受漢人欺壓的那部分胡人心中的怨念已深。於是,當有胡人站出來宣佈脫離晉室之時,大部分的胡人選擇跟隨他們,以報昔日所受之折辱。

在種種因素之下,晉室的軍事力量已遠不如那些獨立的胡人將領了。

永嘉之亂,兩代皇帝被俘,西晉走向尾聲

三、天公不作美:災害連年

武帝二年至惠帝元年,西晉旱災連年,百姓幾乎顆粒無收,民不聊生。旱災之後,又遇蝗災,更是雪上加霜,出現了大量的災民。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災連年,但西晉王朝卻消極以待,未能及時解決災害帶來的問題,安撫民心。

百姓不在乎掌權者是誰,他們只關心自己的生活是否富足。西晉王朝的所作所為,顯然讓生活在這個國家的百姓對它失望透頂。

百姓發出不滿的聲音,社會矛盾不斷激化,開始反抗,開始起義。此時的西晉,上至官員下至百姓,都對它感到失望無比。

永嘉之亂,兩代皇帝被俘,西晉走向尾聲

四、洛陽、長安失守,西晉終亡

永嘉三年,劉淵派兵進攻洛陽,大敗而歸;永嘉三年十月,劉淵再攻洛陽,以撤兵結尾;永嘉五年,劉淵之弟劉聰第三次攻打洛陽,改變了之前強攻的策略,選擇了圍困洛陽。此時的洛陽再也沒能擋住敵人的步伐,洛陽城破,燒殺擄掠在城中橫行,死傷無數,晉懷帝也被俘囚禁。

或許是垂死之人都會在臨終前掙扎一番,晉懷帝被俘後,司馬業認為晉室還沒有滅亡,在長安匆匆登基,史稱晉愍帝。只是,劉漢政權不會容許自己身邊存在威脅,它選擇趕盡殺絕,不留後患。晉愍帝繼位之後沒過幾年,長安便成為了下一個洛陽,城破人亡。

自此,屬於西晉的時代就此完結,西晉建國僅五十一年。

永嘉之亂,兩代皇帝被俘,西晉走向尾聲

五、南北對立

永嘉之亂後,晉室南渡,琅琊王司馬睿定都建康,為晉元帝,開啟東晉歷史

晉室南渡,將原本居住的北方地區的漢人也帶來了南方。先進的技術和充足的資金,使得未經開發的南方地區得到了發展,原本被視為蠻荒之地的南方開始變化。自此,國家的政治經濟重心不斷南移。

與此同時,南方地區離胡人較遠,為南遷的政權贏得了一絲喘息的機會,南方地區的人藉此養精蓄銳。

編輯:張聖平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雲端,墜入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