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導讀:為什麼要打高麗?是為了實現國家統一。實際上是打遼東,當時“朝野皆以遼東為意”,因為遼東原來是漢朝的四郡地,是中國統一王朝的一個部分。遼東沒有統一進來,國家的統一就沒有最後完成。所以說,從隋文帝開始,一直到唐高宗,每一個皇帝都打遼東。為什麼要打?就是要完成國家的統一。對一個帝王來說,國家的統一與邊疆的鞏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從地緣關係上看,朝鮮半島原是中國東北大陸的延長,鴨綠江的意義與功用如同遼河,非分隔兩岸而系協調。


公元前3世紀左右,中國人(漢族或前期漢族諸集團的燕人、齊人)既到遠東,活力已必然滲過鴨綠江,移民源源進出,中國政治、經濟力開始伸入朝鮮半島。遼東考古發掘,發現戰國燕國明刀錢,分佈特為廣泛,明刀錢於朝鮮鴨綠江渭原附近、清川江寧邊附近等地,同樣多有發現,齊刀也有見出,明刀出土例且波及韓國全羅北道務安,都是半島地理因素決定追隨中國東北歷史的開端。

秦漢之際,燕人衛滿在朝鮮半島稱王,以王險(今朝鮮平壤)為都城。漢惠帝時,衛滿與漢約定,為漢外臣保塞。衛滿逐漸征服真番、臨屯,疆域達數千裡。傳王位至孫子右渠時,拒絕入朝,並大量引誘漢朝逃亡的人。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漢四郡與三韓形勢圖

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 年),漢發兵從海陸兩路攻入朝鮮。次年朝鮮大臣殺右渠降漢,漢設立真番(治今朝鮮黃海南道信川郡)、臨屯(治今江原南道江陵)、樂浪(治今朝鮮平壤南)、玄菟(治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四郡。


朝鮮半島歷史轉折的一頁, 起自經歷魏—晉交代,中國由短暫的統一以至再分裂, 而且是史無前例的極端波動,四世紀 “五胡亂華” 導致了中國歷史上最大、最久的混亂局面展開,中國北方全面崩解形勢形成,政治急激陷入最低潮, 鑄定了中國勢力從四面八方總撤退的形勢。

歷史上半島支配基地、中國長期的東方政治與文化中心、以及中國文明照耀東方異民族的強力燈塔,而於其時已成“孤島”的

樂浪郡,乃以中介切斷與遼河流域連繫的高句麗勢力南進, 頓被消滅。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中國大分裂時期高句麗統一了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北部


隋及唐初, 朝鮮半島有高麗、百濟、新羅三個國家。隋王朝再次統一中國之後,便開始了對

故土遼東方向的經營。598 年,隋文帝就曾派漢王楊諒率三十萬大軍反擊了高麗與靺鞨對遼西的聯兵進犯。大業七年(611 年),隋煬帝決心徹底解決遼東問題,這年二月,楊廣下詔討伐高麗。

為什麼要打高麗?是為了實現國家統一。實際上是打遼東,當時“朝野皆以遼東為意”,因為遼東原來是漢朝的四郡地,是中國統一王朝的一個部分。遼東沒有統一進來,國家的統一就沒有最後完成。所以說,從隋文帝開始,一直到唐高宗,每一個皇帝都打遼東。為什麼要打?就是要完成國家的統一。對一個帝王來說,國家的統一與邊疆的鞏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

東征高麗這個決定最終拉開了隋王朝空前危機的序幕,當然,也是他個人悲劇的開始。隋煬帝三徵高麗耗盡了富強一時的隋朝的元氣。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薛仁貴是在唐初對高麗戰爭中湧現出來的名將


唐朝貞觀末年,由於唐太宗李世民認為太子李治懦弱無能,便決心在自己有生之年解決邊疆問題。於是,在貞觀末年,對外戰爭就頻繁起來:貞觀十八年(644 年)平滅焉耆;十九年(645 年),出征高麗;二十年(646 年),滅薛延陀;二十一到二十二年(647 —648年),在東北,唐軍又兩度泛海進攻高麗。


唐太宗親征高麗最後以失敗告終,等到他失敗而歸時,無限感慨地說:“要是魏徵還活著,他一定不會讓我去征討高麗的,我也就不會落得這樣的失敗。”於是,之前被推倒的魏徵的墓碑被重新豎立起來,而魏徵之子與公主的婚姻也重新提上議事日程。

666 年,唐王朝以李勣為統帥,取得了對高麗的最後勝利,在這場戰爭中,薛仁貴再次立下了卓著戰功,於是被任命為安東都護,留守新徵服的高麗故地。

7 世紀中葉新羅與唐聯合,先後滅掉百濟和高麗,唐高宗儀鳳元年(676 年),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最終,唐王朝與新羅形成冊封與朝貢的關係,新羅每一位新君即位,甚至立王妃、太妃,都需要經過唐朝的冊封。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白江口之戰,4倍兵力的日軍輸得褲子都不剩


日本古稱倭國,唐朝始改稱日本。隋煬帝時,日本派小野妹子為大使出使隋朝。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 年),孝德天皇宣佈模仿中國建立年號,定年號為“大化”。第二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佈《改新之詔》,正式開始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唐高宗龍朔三年(663 年) 九月,唐朝水軍在朝鮮半島中部的白江口與救援百濟舊部的日本水軍遭遇,爆發了大規模海戰,結果日本慘敗而歸。戰敗的日本親身體會到唐朝的強大,也開始認識到唐朝制度、文化的巨大優越性,於是開始全面效法唐朝制度。這種情形,類似於明治維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大規模學習西方文明的過程。

明末時期的朝鮮,處於李氏王朝統治下,明萬曆二十年至二十五年(1592—1597 年)間,經歷了著名的壬辰衛國戰爭。日本在17 世紀前處於割據戰國時代,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成為關白。為了解決日本國內各階層的矛盾,豐臣秀吉制定了野心勃勃的侵略計劃,意圖假道朝鮮, 進攻明朝, 從而達到

一統東亞的目的。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日本戰國三大武將(左起):織田信長 豐臣秀吉 德川家康

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發兵全面入侵朝鮮,不到四個月,朝鮮國土大部淪喪,國王宣祖出奔義州,朝鮮緊急嚮明朝求援。歷史上,朝鮮與明朝有著密切的藩屬關係,因而明朝兩度派兵援朝,明、朝軍隊配合作戰,經過七年的戰爭,終於取得了戰事上的勝利,將日本侵略軍趕出了朝鮮半島,豐臣秀吉憂病而死。朝鮮李氏王朝通過不斷派出朝貢與通報消息的“燕行使”與明朝保持著戰略上的聯繫。

在明朝末年,在明、後金對峙時期,明朝毛文龍部駐紮在靠近朝鮮半島的皮島,給予後金以很大的牽制。但隨著政治力量的變化,明、朝之間“互為掎角”的關係也難以維繫。後金於明天啟七年、後金天聰元年(1627 年)發兵攻破朝鮮,通過《江都合約》,約為兄弟之國,迫使朝鮮斷絕與明朝的關係。而在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 年),已經改元為“清”的滿洲政權,再次發兵攻入朝鮮,將朝鮮變成自己的臣屬國


1853 年7 月,美國海軍准將佩裡率領一支艦隊停泊在日本的江戶灣,將美國總統米勒德· 菲爾莫爾寫給日本天皇的信轉交給幕府,信中提出開放雙方貿易等要求。日本汲取中國鴉片戰爭的教訓,一年後美日《神奈川條約》簽訂,英國、俄國聞訊而來……日本被迫向西方開放,“明治維新”隨後開始了。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黑船事件——美國軍艦強迫德川幕府打開國門


在短短的幾年中,日本建立了一套近代化的國家制度,從而使日本在東亞地區第一個走出了傳統王朝的模式,走上了近代社會的道路。明治維新時期,正值西方列強殖民主義的高峰時期,弱肉強食的殖民思潮甚囂塵上。走上了現代民族國家道路的日本也立即加入了侵略者的行列。

起初對琉球和臺灣的侵略,只是日本對外擴張的一個試探性行動,通過佔領朝鮮進而入侵中國,是明治維新後日本實施大陸政策的主要目標。朝鮮是中國傳統王朝最重要的藩屬,每年三次、四次派往中國的貢使從未中斷。明朝政府在萬曆年間曾經不顧國庫空虛,兩次派出重兵支援朝鮮抵抗日本的侵略。因此朝鮮對中國也懷有深厚的感情,主動承認中國的“上國”地位,主動維繫著中國的宗主地位。

光緒元年(1875年),日本派出艦隊侵略朝鮮,同時派遣使者森有禮前往中國試探總理衙門的反應。但中國卻聲稱朝鮮雖為中國藩屬,但內政外交悉聽自為,中國概不干預。這一軟弱無知的態度,無異於同意日本的侵略。光緒二年(1876 年)二月,日本逼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規定朝鮮脫離中國獨立並且向日本開放口岸、享有領事裁判權等。清朝對這一條約沒有采取任何行動,這使得中國失去了朝鮮的唯一宗主國的身份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19世紀70年代左宗棠收復新疆


光緒八年(1882 年),在李鴻章的推動下,朝鮮與美國簽訂《美朝條約》,使朝鮮向美國開放。但朝鮮依然單獨發表聲明,自稱為中國的屬國。李鴻章的意圖是引入西方列強勢力進入朝鮮來對抗日本的影響。隨後,英、法、德等國陸續與朝鮮簽約,朝鮮被迫向西方開放。

光緒十年(1884 年),朝鮮發生親日派策劃的“甲申政變”,朝鮮國王在清軍幫助下平定了政變。日本政府為此派出伊藤博文前往中國,要求賠償日方損失。正忙於中法戰爭的李鴻章迅速妥協,於光緒十一年(1885 年)簽訂《中日天津會議專條》,規定朝鮮日後發生重大事變,中日兩國如需出兵,必須通知對方。這個協議實際上為日本出兵朝鮮提供了依據。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中法戰爭,馮子材鎮南關大捷


光緒十二年(1886年),日本參謀本部派出第二局局長小川又次,進入中國蒐集情報。次年制定《清國征討方略》,開始計劃全面入侵中國的戰略規劃。

朝鮮向列強開放後,日本意識到難以獨自對抗西方各國,因此轉而實行了一個新的策略,就是鼓勵中國在朝鮮逐步佔有優勢地位,意圖依靠中國的力量對西方列強的勢力加以削弱。引入列強進朝鮮本來是李鴻章用來對抗日本的一步棋子,在日本表面上從朝鮮退縮的情況下,李鴻章抓住機會命令袁世凱為駐朝大臣,全面掌握朝鮮的商業、外交事務,將西方的力量加以削弱。


但對未來面對日本的危險,李鴻章卻缺乏預見,沒有做出相應的準備。日本在這一時期加緊了國內現代化步伐和擴軍備戰,已經充分做好入侵朝鮮和中國的準備。此時,在朝鮮面對的只是中國一支力量,這正是日本想要達到的目標。


經過長期精心策劃和擴軍備戰,日本完成了侵華戰爭的準備。日本國內激進組織玄洋社開始在朝鮮策動東學黨叛亂,以此為日本出兵朝鮮尋找藉口,甲午戰爭爆發。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甲午海戰


日本政府為這場戰爭做了充分的準備,戰前日本大本營制定了完整的作戰方案:日軍總目標是最終在華北平原與清軍主力進行決戰,迫使清軍投降。達到此目標的關鍵是海軍作戰的勝負,所以日軍部署第一階段派遣一部分兵力進入朝鮮牽制清軍,在海上與北洋海軍進行決戰,爭奪制海權;第二階段驅逐清軍出朝鮮,進入中國決戰。

與此相應,清軍採取的是陸軍集結於平壤採取攻勢;海軍扼守渤海灣門戶掩護陸軍進駐朝鮮,採取守勢的戰略。九月十五日,日軍大舉向平壤進攻,以七千八百名士兵的兵力向只有兩千九百名守禦的清軍發起猛攻。雖經總兵左寶貴率部頑強抵抗,但由於葉志超下令棄城,導致清軍全軍覆沒。十六日,平壤陷落。


十七日,北洋艦隊與日本艦隊在鴨綠江口外的黃海海面相遇,雙方展開激戰,經過五個小時海戰,中國損失四艘軍艦,一千餘名官兵戰死,而日本只損失了一艘軍艦。日本取得了黃海、渤海的制海權。隨即,日軍按照既定方案,從朝鮮侵入中國遼東,十一月二十一日,攻佔旅順。從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日軍對旅順進行了三天大屠殺,中國無辜群眾兩萬多人被殺害。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日軍強渡鴨綠江侵入中國


目睹慘案的英國人艾倫在著作中詳細記述了日軍刺殺懷孕婦女、槍挑嬰兒的殘暴罪行。美國報紙強烈譴責日本“披著文明的外衣,實際上是野蠻的怪獸”。光緒二十一年(1895 年)二月,日軍從陸路攻陷威海衛軍港,海軍提督丁汝昌自殺,十一艘戰艦被日本掠奪。自此,經過三十年自強運動的中國,在陸上、海上均遭到最慘重的失敗。日軍將李鴻章的淮軍趕出朝鮮後,成立了以朝鮮大院君為首的傀儡政權,宣佈朝鮮獨立,進而全面佔領中國遼東地區。

這場戰爭,實際上是東亞兩個最先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國家之間的一場重大較量。在這個近代化的過程中,清政府只是被逼無奈地在西方列強的一再打擊下亦步亦趨地在有限領域進行著改革與整頓,社會整體與政治體制卻頑固地堅守在舊體制之中。相比之下,日本的改革卻是根本的。明治維新為日本建立了現代政治制度,在此框架下開始商業、科學領域的改革,這與清朝的洋務運動有著本質區別。

此外,人的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清朝最高統治者缺乏遠見,對外部事件的認識流於表面,不能預見未來的重大危機。同時又過度關注個人權力和派系勢力,缺乏大局觀念,沒有堅強的意志和決心,這些都影響著這場較量的結果。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中國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分水嶺。被同屬東亞的一個與中國在同一時期被迫開放的小國日本徹底打敗,這一事件給予中國士大夫心理上的震動是根本性的。從此以後,中國人心裡的“華夏中心主義”開始解體,維新與革命成為中國社會的主題。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