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被異族政權輪番統治,高麗統治者為何還要自斷“脊樑”?

前言

高麗自公元936年消滅百濟重新統一朝鮮半島建立了高麗王朝之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不斷髮展。在中央統治機構方面十分注重吸收唐朝完備的封建體制,並且根據自身的國情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封建經濟方面也仿照唐朝的均田制進行了土地的重新分配。

因此高麗王朝建立之初整體發展非常迅速和穩定,但是隨著封建地主的不斷髮展,土地兼併也越發嚴重,社會危機不斷加深。

內部階級矛盾的爆發是高麗王朝12世紀初期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但是早在公元10世紀晚期高麗就已經面臨著嚴重的外族入侵危機,很難想象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或許說外族的屢次入侵直接使得高麗屢屢派出大軍進行防禦,受制於兵力有限,因此不得不廣泛徵調青壯年勞動力積極參軍。而這些青壯年往往都是普通家庭的經濟支撐,他們一旦被徵調,封建經濟開始出現動搖。

總被異族政權輪番統治,高麗統治者為何還要自斷“脊樑”?

王建


一些家庭由於失去了主要勞動力,因此田柴科下分配的土地不能夠完全耕種,糧食自然也不能夠得到豐收,同時還要按期上交規定的租庸調賦稅,這大大加深了一般封建家庭的經濟壓力。

因此他們為了生活需要不得不被迫選擇出售自己的口分田,這樣那些有權有錢的封建地主便藉此機會開始大肆兼併土地。柴田科維護的是高麗王朝的封建小農經濟,但是此時小農的土地都已經沒有了,那麼柴田科自然也就不能維持了。

朝鮮半島和中國的東北地區直接接壤,而在唐朝晚期的時候,東北地區的遊牧民族也在不斷髮展,當時的主要民族有契丹、女真,這些民族在不斷與唐朝的交互中迅速得到開化,接受了中原王朝的先進文明。在唐朝勢力衰退之後,他們開始建立自己的政權,並且不斷擴張,這就形成了宋朝建立之後北方遊牧政權大肆入侵中原和朝鮮地區的局面,高麗就是在契丹、金國以及蒙古勢力入侵之後走向滅亡的。

總被異族政權輪番統治,高麗統治者為何還要自斷“脊樑”?

契丹入侵


契丹與金國頻繁地向高麗王朝進攻

唐朝滅亡之後,中原地區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混戰局面,根本就無暇顧及北部以及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的發展狀況。契丹勢力早在唐朝中期就已經展現出了獨立傾向,在安史之亂的爆發中,契丹軍隊還是安祿山叛軍的主要作戰部隊,雖然此時的契丹在名義上還屬於唐朝的統治範圍,但是隨著唐朝逐漸衰落,契丹也開始在唐朝北部以及東北部迅速發展起來。

公元916年,唐朝滅亡還不到十年,契丹部落首領耶律阿保機就將契丹原來相互征伐的各部實現了統一,統一之後的契丹實力大增,已經不再侷限於原來生存的勢力範圍,再加上游牧民族好戰的民族性格,契丹開始向周圍擴張。向東征服了渤海國之後,又向東北征服了女真各部,然後將擴張目標對準了朝鮮半島地區的高麗王朝。

總被異族政權輪番統治,高麗統治者為何還要自斷“脊樑”?

高麗王


公元993年,契丹派出數十萬大軍開赴朝鮮半島,企圖一舉消滅高麗王朝,使得朝鮮半島成為自己的統轄範圍。高麗王朝此時正處於封建社會不斷髮展的階段,統治者迅速組織起十萬軍隊前往抵抗,並且命令民間可以自發組織民兵進行前線支援和自發抗戰。

隨著戰爭階段的發展,高麗統治集團開始變得退縮,他們害怕長期的戰爭會使得高麗支撐不住,因此主張議和。

最終高麗主動向契丹臣服,並且每年向契丹繳納大量的貢賦,斷絕了和北宋的藩屬國關係。公元12世紀初期,在契丹統治下的女真開始不斷崛起,他們消滅了衰落的契丹,建立起了金國,同樣也將高麗王朝作為自己的征服目標。公元1127年,金朝滅亡北宋之後,解決了南部的問題,直接率領大軍進攻高麗,高麗根本不報抵抗的希望,實際上成為了由金朝控制的傀儡政權。

總被異族政權輪番統治,高麗統治者為何還要自斷“脊樑”?

高麗與契丹議和


蒙古勢力的強勢入侵

金國對於高麗王朝的統治沒有穩定多久,就開始著手解決內部問題,公元13世紀初期,蒙古勢力開始崛起,在鐵木真的帶領下,蒙古一躍成為當時軍事力量最強大的遊牧政權。

蒙古在與南宋合作滅金之後,便開始著手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希望穩固自己的大後方。此時的高麗王朝剛剛經歷過金朝的高壓控制,又陷入了蒙古軍隊的鐵騎之下。公元1231年,蒙古方面隨便挑起事端,直接派大軍進攻高麗。

高麗統治者也已經大權旁落,王朝的實際控制權掌握在以崔瑀為主要代表的武人集團手中。他們都是擁有軍功或者是軍功地主的繼承者,但是這些以軍功大家的政治家們,在進入統治集團核心機構之後,卻已經沉醉於封建官僚的貪圖享樂當中。原來那股軍人的骨氣已經蕩然無存,面對蒙古大軍的入侵,國家危急存亡之際,這些人非但沒有組織軍隊抵抗,反而率先想到的就是議和。蒙古大軍進入朝鮮之後,崔瑀等人主動議和,蒙古提出的苛刻條件,崔瑀都表示接受。

總被異族政權輪番統治,高麗統治者為何還要自斷“脊樑”?

蒙古與高麗交戰


在蒙古提出的條件當中,有一條規定在高麗王朝統轄的範圍內設立與元朝內部一樣的行政建制,即達魯花赤,並且長官全部由蒙古人擔任。這條很明顯就可以看出元朝方面的野心,他們想通過干涉內政的方式來控制整個高麗王朝。這種受到外族嚴重干預的情況令朝鮮人民十分反感,統治集團的腐朽並不意味著朝鮮人民的軟弱,在廣大人民的巨大輿論壓力下,高麗王朝不得不選擇強硬的態度來針對蒙古人。

公元1232年,高麗中央政府下令處死元朝在各地設置的達魯花赤,其實已經變相地表示了高麗王朝的反抗行為。高麗中央政府隨即遷都到了江華島,蒙古方面對於高麗的這一行為十分憤怒,先後派遣五次大軍前來討伐,最終在公元1258年,高麗選擇了議和,蒙古對高麗中央機構都進行官員設置以保證其絕對的服從

同時按照合約規定,高麗必須拆除一切軍事防禦建築,軍隊也被削弱到很低的水平,官方對抗蒙古的實力已經喪失。

總被異族政權輪番統治,高麗統治者為何還要自斷“脊樑”?

民間抗元


民間組織抗元戰爭以及高麗的滅亡

在高麗王朝官方自主執政能力喪失的情況下,想要繼續對中央政府反抗蒙古入侵已經只是幻想了。廣大朝鮮人民長期生活在外族的高壓統治當中,他們的國民性格以及追求民族獨立的情緒逐漸被激發出來,久而久之民間相繼爆發了反抗蒙古勢力的戰爭。在13世紀中期逐漸形成了以左別抄軍、右別抄軍以及神義軍三支隊伍為領導核心的抗元戰爭。

這些隊伍一般都從蒙古控制力不足的西南地區產生,這裡也是高麗王朝經濟欠為發展的地區,廣大人民不僅遭受高麗王朝的嚴重剝削,還要遭受蒙古勢力的欺壓,因此西南地區成為了民間抗元戰爭的起點。三支隊伍在抗元戰爭中不斷取得勝利,並且通過談判的手段將眾多農民起義軍也吸引到抗元戰爭中來,此時的民族危機才是高麗王朝所面對的第一解決要務。

總被異族政權輪番統治,高麗統治者為何還要自斷“脊樑”?

蒙古大軍


抗元隊伍不斷壯大,他們依靠有利的地形地勢,接連消滅前來鎮壓的元朝軍隊,元朝的鐵騎由於西南地區多山的原因始終沒能發揮出衝鋒的效果。正當民間抗元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時,高麗王朝昏庸的統治集團卻反過來站在了元朝一邊,幫助蒙古軍隊鎮壓農民軍。

高麗統治者害怕自己的政權會被民間農民軍所消滅,為了維護自己的傀儡統治,高麗統治者選擇了元朝,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

農民軍在官軍和蒙古軍的聯合絞殺下最終失敗,這更加凸顯了高麗王朝的腐敗無能。公元1368年,元朝被中國農民起義軍所擊潰,明朝建立。蒙古勢力不斷向北方轉移,對於高麗的控制也明顯減弱,但是高麗統治者非但沒有趁機脫離蒙古,反而還和蒙古結盟與中國的明朝對抗。

當高麗王讓當時軍隊統帥李成桂前往中國東北地區阻撓明朝的統一戰爭時,

李成桂聽從了部下的建議,認為已經到了改朝換代的時機。公元1392年,李成桂廢掉高麗最後一代統治者,自立為王,並且將國號高麗改為了朝鮮,高麗滅亡,李氏朝鮮建立。

總被異族政權輪番統治,高麗統治者為何還要自斷“脊樑”?

李氏朝鮮建立者 李成桂


評價

高麗王朝自建立後不久就遭遇到了契丹軍隊的入侵,按常理說此時的高麗應當正處於不斷髮展的階段,應該有足夠的勢力抵抗外族勢力。我們可以想一下,當初朝鮮半島還在處於三國並立的時候,隋煬帝、唐太宗先後對高句麗進行大規模軍事征伐,這從朝鮮人民的角度上來說也屬於外族入侵。

但是隋煬帝和唐太宗的強大攻勢卻最終卻被高句麗所化解,唐高宗不得已選擇新羅作為盟友,對高麗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才將高句麗征服。尚未實現統一的高句麗都能夠打退隋唐多次大規模軍事進攻,那麼已經成功統一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為何在契丹、女真以及蒙古勢力面前毫無作為呢。

這主要是因為此時的高麗王朝統治集團更加昏庸、腐朽,當契丹大軍壓境之時,高麗統治者想的不是如何全力抗敵的對策,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議和,只希望以簡單的賠款了事。他們以為向契丹、女真、蒙古這種比較落後的遊牧民族想要的只不過是金錢而已。

但是他們卻沒有意識到,這些遊牧民族雖然開始的時候落後,但是他們在與中原王朝的長期交流中,已經深受先進的封建文明的影響,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軍隊以及相應的政治機構,可以說現在的他們已經具有了封建化的特徵。

高麗統治者對此認識不足,統治集團昏庸無能,居然還鎮壓幫助高麗獲得獨立的農民軍,這樣的高麗王朝在面對外族危機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任何勝算。所以說,高麗王朝走向滅亡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高麗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