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貢獻


長安的貢獻


文/陶冶

閱讀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必然繞不開“長安”二字——這或許是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本刊會告訴讀者,長安兒女並沒有抱著歷史酣然高臥,而是在勤勉耕耘,字裡行間似乎說明著長安多方面為中華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本刊將還會給讀者展現:長安歷史文化積澱豐厚,革命文化影響深遠,民俗文化特色鮮明,現代文化前景廣闊。

要你回顧中國古代史,你會發現,長安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除十三朝的古都的文化貢獻外,農耕文明也源自長安,農曆的二十四節氣,對應的都是長安的農時氣候。八百里秦川,埋了79個皇帝,有147個寺院,470個道觀(庵),什麼叫皇天厚土?無需多言。

中國的三大教派都從長安發源,儒家文化的初源是周文化,孔子幹了一輩子就是復周公之禮,周公廟在長安。道教的聖地在長安,老子在長安終南山發展並傳播了道家學說。

魏晉南北朝時,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佛教的六大祖庭都在長安的平原和終南山,是長安成就了佛教。在印度只有2%的人信佛,98%的印度人信仰印度教。真正向世界完整傳播佛教的是長安人,佛教僅存的聖典存於長安慈恩寺,所以長安是中國三大宗教之聖地。

有學者建議,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最好先從長安開始;有行家歸納,要深入中國文化,必須從長安切入。來陝西的人,走進陝西曆史博物館,儼然就走進了中國古代史;長安,就是一部厚重的中國史書。

陝西的黃帝陵,就是中國歷史的凝結;長安的秦始皇陵,更是中國統一的開始。秦嶺和秦人,漢中與漢族……中國很多故事的起源與發展,都與長安有著不解之緣。長安從歷史到現在,都對祖國有著顯著持久的貢獻。

如今的西安,當年的長安,曾經有1260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這裡,發生過許許多多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的大事。長安用自己博大的胸懷,繼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長安在中國漫長的發展進程中,凝聚了厚重的文化底蘊。

在華清池創新上演的中國首部真山真水真歷史的大型情景舞劇《長恨歌》,開創了長安演藝業和文化旅遊業的先河,體現了盛世長安的景象,引領了現代文化藝術的潮流。有人歸納,在長安,一不小心就踩著秦磚漢瓦,一不留神就遇到民間藝術家。在長安,古樂和信天游是奏唱著的藝術,泥塑是擺著的藝術,農民畫是掛著的藝術,皮影是動著的藝術,刺繡是穿著的藝術,剪紙是貼著的藝術。長安本身就是一處博大精深的藝術博物館。

領袖當年指出,中國應該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同理,長安則更應該對中國有較大的貢獻。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是如此。生在長安,長在長安,我們為長安而自豪!

至今的“西安南門仿古迎賓入城儀式”,接待中外賓客數百萬人次,成為西安文化旅遊的一個亮點;大唐芙蓉園成功接待了中國國民黨和親民黨參訪團;陝西民間藝術劇院與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合演的《來自中國的三個傳說》,為促進陝西文化旅遊業的發展闖出了新路子。

秦嶺一詞源自秦王朝,屬長安領地。“終南陰嶺秀,碧嶂插遙天。願乘冷風去,直出浮雲間。秦嶺愁回馬,心事兩悠然。行到水窮處,月出孤舟寒。雲橫秦嶺家何在?試登秦嶺望秦川。”這樣豪邁的詩詞都有顯赫的出處。從盛唐開始,李世民、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韓愈、孟浩然、寇準等,就是這一系列的歷史精英,共同鑄就了長安的脊樑。熟悉中國地理的人不得不讚譽崑崙好大一座山!熟悉中國歷史的人不能不驚歎秦嶺的文化歷史蘊含!熟悉世界地理的人不會不把秦嶺低於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和美洲的落基山!

當年在這裡,秦王朝完成了中華一統的春秋霸業,漢王朝奠定了中國遼闊的版圖,唐王朝完成了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融合。長安古道,絲綢之路,從遠古走來,走到人們的內心深處。

中國,從命名開始,就有“天地四方,我居中央”的自豪與自信。儘管後來科學證明了地球的存在,但即使是現在的中國版圖,也能證明長安依舊位居中央。歷史推進到了如今,中國人在海外還是被稱為“秦人”,英語CHINA還是源於“秦”的譯音;因為有了漢朝,中國的多數民族有了漢族的稱謂,外國中國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叫“唐人街”。有走遍世界的專家回到西安,參觀了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感嘆一部厚重的中國歷史,有多一半留在長安。

“長安文化遺一音,高山仰止聞天琴。”這是年近百歲的中國考古學泰斗石興邦無限感慨地評價。“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作為長安人,長年生活在長安,司空見慣,習以為常。長安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長安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如今的長安已經撥開了朦朧面紗,我們將為長安的壯美風光、長安在中華文明推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所震撼。秦嶺的地理海拔不算中國之最,但秦嶺的文化積澱絕對是中國最為豐厚的地方。有人以為,長安傳承的中國文化到了唐代就開始衰落了,其實,新中國也是從長安發源的。近代中國,從西安到延安,再從延安到西柏坡,最後到了北京城。長安不僅對中國文明做出了最大貢獻,對中國革命也立下了豐功偉績。

秦嶺是文化之山,因為秦嶺有著太多的中國人文起源,因為秦嶺是中國文化的金字塔,唐宋以後的文化人在這裡高山仰止、頂禮膜拜;有人形容秦嶺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因為這裡從來都代表了一種不屈的精神;有人比喻秦嶺是中國的一扇屏風,因為走出去天寬地闊,走進來神秘美麗。長安,天時、地利、人和,歷史厚待,現實也不敢小覷。

如果發問:長安富集了寶貴資源,是保護還是利用?長安橫臥在中國中央,是荒原還是脊樑?長安禁錮了華夏子民,是離棄還是堅守?長安印記了中國形象,是還原還是包裝?長安彰顯了中華精神,是弘揚還是改良?一刊《長安文化》雜誌,寓意著高手博弈、映射著中國精神,也許能有結論,讓事實說話:資源、形象、基因、脊樑,或許有最好的回答!


長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