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祭泰山,皇太后要送一件禮物,唯有這件禮物讓乾隆最滿意


在清朝的時候“皇帝”的位置是高高在上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眾人關注。“封禪大典”自然極為隆重,而且一般都是在岱廟中舉行。乾隆皇帝要去祭泰山,皇宮大內的造辦處,為其準備了兩件禮物,一件是名貴的“沉香獅子”,另一件是寓意吉祥的稀世珍寶“黃瓷釉葫蘆”,這兩樣物品是值得流傳千古的寶物,乾隆皇帝深感滿意。而當朝的皇太后,也要隨禮祭泰山,她本來準備了一塊較名貴的玉,送給乾隆,讓他幫自己準備一件禮品。乾隆有“孝順”的美名,自然要替皇太后製作一件禮物,他便命造辦處用這塊玉,雕刻一件玉圭。

乾隆祭泰山,皇太后要送一件禮物,唯有這件禮物讓乾隆最滿意

乾隆認為“玉圭”很適合當作禮品。他便召來造辦處的管事,命他雕刻一塊拿得出手的玉圭。什麼樣的玉圭才能讓乾隆滿意?造辦處的人冥思苦想,畢竟沉香獅子和黃瓷釉葫蘆都太珍貴了,尋常玉圭哪能比得過?正在這時,造辦處裡有個年輕的小工匠站了出來,他說:“我有辦法制作一個溫涼玉圭。”所謂“溫涼”就是一部分玉圭是溫暖的,一部分玉圭是冰涼的,這個提議一出,果然驚豔眾人。

乾隆祭泰山,皇太后要送一件禮物,唯有這件禮物讓乾隆最滿意

如此複雜的玉圭如何製作呢?畢竟尋常物質都有自己的自然溫度,在正常的光照、溫度、溼度、壓力等條件下,物質表面的溫度也是相同的,想要雕刻精美的玉圭,都已經夠複雜的了,雕刻一半暖一半涼的玉圭豈不是在難為人。不過小工匠敢站出來面對皇命,就說明他心中早有打算。只見他先用工具將美玉截成上下兩部分,然後經過兩個月的雕刻,一個堂皇的玉圭便被製作成功了。


這塊用新疆和田玉製成的玉圭,它上部有海水江崖圖案,下部有“乾隆年制”陰刻楷書文字,中間還可以拆開,這名小工匠,還在下部的玉圭上鑽出了手指粗的深洞,可以將棉紙捻子點燃,放在洞內燃燒,最後上下兩片玉圭對接,表面幾乎看不出分開的痕跡。

乾隆祭泰山,皇太后要送一件禮物,唯有這件禮物讓乾隆最滿意

泰山封禪大典一般會在冬天舉行。大典開始前,泰山寒風肆虐,溫度極低,乾隆皇帝手拿玉圭,玉圭溫度更低,冰涼的觸感讓乾隆很不適,這時候,溫涼玉圭的妙處就開始顯現了。

乾隆祭泰山,皇太后要送一件禮物,唯有這件禮物讓乾隆最滿意


只要用燭火將棉紙捻子點燃,再將棉紙捻子輕輕放入玉圭內部的洞中。此時,棉紙捻子會慢慢燃燒,而溫度漸漸充盈玉圭,讓它變得越來越溫暖,乾隆皇帝仿若手裡拿著暖寶一樣,讓他在寒冷的冬日裡不會覺得冰手。

乾隆祭泰山,皇太后要送一件禮物,唯有這件禮物讓乾隆最滿意

寫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感到疑惑,棉紙捻子燃燒不會產生煙霧嗎?其實工匠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棉紙捻子燃燒時間長,很耐燒,煙霧非常少,基本看不到有煙霧的現象。


乾隆皇帝來到泰山,他手裡拿著玉圭向東嶽大帝替母親祈福,保佑老人家福壽安康後,“孝順”的美名更盛。而溫涼玉圭的好處也讓乾隆發出由衷地感嘆:“深得朕心。”

乾隆回京後,不僅造辦處得了重賞,小工匠也被重用。當然了,這塊玉圭傳到今天,已經成了絕世寶貝,被泰山景區收藏,供後人觀賞。

乾隆祭泰山,皇太后要送一件禮物,唯有這件禮物讓乾隆最滿意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驚歎。溫涼玉圭的精美圖案,已經令後人咋舌,這“上涼下暖”的主意堪稱神奇,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竟然真的製造出來,怪不得連乾隆皇帝都要驚歎不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