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裡長出了“致富果”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30日電 題:小院裡長出了“致富果”

新華社記者魏婧宇

“咩咩”,走進王世龍家的小院,還沒見到主人,先聽到此起彼伏的羊叫聲。昔日破敗的小院如今修葺一新,還建起一座小羊圈,今年春天出生的17只羊羔在羊圈內奔跑嬉戲。

王世龍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東風鎮東敖包村的村民,因股骨頭壞死失去勞動能力,2016年被識別為貧困戶。為幫助王世龍脫貧,村幹部和扶貧幹部引導王世龍發展起庭院經濟。

2017年,王世龍用5000元養殖扶持資金買了10只羊,在院子裡建起羊圈,開始發展庭院養殖。第二年,政府給王世龍發放了棚舍補貼,還提供了一隻種公羊,王世龍家的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經過幾年的發展,王世龍家人均年收入超過7000元,已順利脫貧,羊群規模目前擴大到40多隻。

近年來,開魯縣在產業扶貧過程中,不斷壯大庭院經濟,構建起“小規模、大群體,小產品、大產業”的庭院經濟發展格局。在開魯縣的農村,幾乎每家的房前屋後都有一個用於育秧的春棚。春耕時節,棚內一片綠意盎然,紅幹椒的秧苗正在茁壯成長,等待5月末被移栽進大田。開魯縣依託紅幹椒種植業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動員貧困戶利用庭院發展紅幹椒春棚育秧。

東風鎮東風村的劉鳳賢和老伴都已年過七十,兒子幾年前因腦出血失去勞動能力,一家三口沒了收入來源,被識別為貧困戶。雖然無法外出打工,但劉鳳賢一家不等不靠,積極利用自家小院種菜養雞,讓小院多出錢。

2019年,劉鳳賢家在政府幫扶下蓋起春棚,開始育辣椒苗。等秧苗移栽大田後,他們又在棚裡種油葵和蔬菜。“去年育秧和種油葵收入3300多元,賣了60只小雞和2頭豬又賺了6000多元。”劉鳳賢算著去年的收入。今年,他們又栽下兩棚辣椒苗,買回來60多隻雞雛,希望能再有好收入。

開魯縣將小農戶的庭院經濟與加工銷售平臺聯繫起來,帶動形成庭院經濟產業鏈。目前,全縣已成立村級農牧業發展公司90餘家、合作社676家。紅幹椒產業形成了從育秧、栽種,到收購、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鄉鎮就有辣椒醬、辣椒酒等生產加工企業,還有電商企業將紅幹椒及其製品銷往海內外。

為了使庭院內出產的農畜產品更優質,開魯縣依託農牧業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和村鎮的科技信息服務站,對發展庭院經濟的農戶進行農技指導。王世龍家的小羊出生後,村裡的防疫員免費上門指導他對羊羔進行防疫,春羔保育方面的問題,農技專家還會線上答疑解惑。看著院內嬉戲的小羊羔和碧綠的辣椒苗,王世龍說,小院裡長出了“致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