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農民王禮禮:返鄉創業搞養殖帶領村民共致富

職業農民王禮禮:返鄉創業搞養殖帶領村民共致富

近日,一輛載有17頭肉牛的貨車從欄杆堡鎮廟梁村秦川牛養殖基地發往香港。“這是我們養殖基地今年第一次集中銷售肉牛,價值共計39萬元。”該基地負責人、廟梁村村支書王禮禮介紹道。

返鄉創業——

致富不走尋常路 秦川牛養殖“錢景”廣

起初,王禮禮在神木城區經營著一家建材門市,經過10多年的打拼,積累了一筆資金,這為他多年的返鄉創業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禮禮說:“從小生活在農村,父輩又都從事養殖,逐漸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農村有著豐富的秸稈、青草等粗飼料,非常適合養牛。”於是,經過多次外出考察,他最終選擇在老家廟梁村發展秦川牛養殖。

職業農民王禮禮:返鄉創業搞養殖帶領村民共致富

王禮禮堅持科學餵養,加快育肥速度,目前,肉牛存欄量達208頭。

然而,廟梁村屬於山地丘陵地區,一直以來受困於村集體土地少,沒有形成村集體經濟產業或項目。為破解這一難題,王禮禮因地制宜,科學謀劃,通過租賃村集體土地,於2013年註冊成立了神木市恆森農民專業合作社,辦起了肉牛養殖場。養殖場佔地12餘畝,基礎設施投資80多萬元。目前,肉牛養殖總數達208頭,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方式讓該基地的肉牛銷售市場“牛氣沖天”,不僅帶動了該村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同時還有力帶動了村裡的貧困戶增收致富。王禮禮也因此被評為2019年神木市高素質職業農民。

職業農民王禮禮:返鄉創業搞養殖帶領村民共致富

廟梁村秦川牛養殖基地

3年來,王禮禮堅持科學餵養,加快育肥速度,目前,養殖場肉牛存欄量從最初的80餘頭發展到208頭。在藍色彩鋼瓦搭起的牛舍裡,記者看到,一頭頭秦川牛體格健壯、油光水滑,著實讓人喜愛。“秦川牛具有體格大、育肥快、產肉性能良好等特點。”王禮禮表示,這也真是他當初選擇養殖秦川牛的原因所在。

輻射帶動——

發揮“領頭雁”作用,帶領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王禮禮給自己算了一筆賬:一頭200公斤的育肥牛從上欄到出欄的平均週期在14個月,體重能達到600公斤左右,除去飼料、疫苗等成本,每頭牛可盈利4000元左右,每公斤牛肉的價格要比普通牛肉高10多元。拿2019年來說,牛場共出欄秦川牛128頭,收入共計40多萬元。

職業農民王禮禮:返鄉創業搞養殖帶領村民共致富

牛舍裡,工人在喂牛。

雖然秦川牛肉質優良,但是賣這麼貴,會有消費者選擇嗎?聽到這個問題,王禮禮自信地點了點頭,然後翻出一份合同對記者說:“這個是我們與香港一家公司簽訂的銷售代理合同,這幾年我們出產的所有牛肉,他們將全部收購。高品質牛肉的市場空間,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

在發展養殖的同時,王禮禮還種植了400多畝青貯玉米,不僅有效解決了200多頭牛的飼草問題,降低了養殖成本,還提高了養殖效益。3年來,他逐步探索出一條種養結合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牛場季節性用工量大,對貧困戶優先招用,而且工資也不錯。”每年的3月和5月是青貯玉米播種和收割的季節,王禮禮會僱傭村裡的貧困戶到種植基地務工,帶貧益貧效果明顯。“平常在外打零工,活兒不是很多,自從村子裡建起了養牛場後,我經常回村務工,每天有200元的收入呢!”脫貧戶王香田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眼下他也思謀著,通過不斷學習王禮禮的養牛技術,嘗試著發展自己的肉牛養殖業,走上致富的快車道。

返鄉創業的種子撒在共同富裕的土壤上,意義才更為深遠。作為我市2019年高素質職業農民,王禮禮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養殖基地的快速發展,同時,他也在規劃著更美好的未來:“接下來,我打算盤活村裡閒置的200多畝土地,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輻射帶動更多有養殖意願的村民加入我們基地,一起通過發展養牛產業增加收入,過上好日子。”

記 者:馬瑞

編 輯:倪嬋

職業農民王禮禮:返鄉創業搞養殖帶領村民共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