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吏退休叫做"致仕",那他們退休後,福利待遇怎麼樣?

和現代人一樣,古代的人也有工作年限,依據我國現今所實行的公務員法,我國現代人的工作年限應不超過六十歲,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男性到了60週歲可以退休,女性則為50週歲。且公民拿到退休金證後,可以享受國家或企業的福利待遇。既然現代都有明確的退休福利規定,那麼古代退休之後都有什麼樣的福利待遇呢?

古代官吏退休叫做

古代官吏退休叫做"致仕",所謂致政、乞骸骨、致事也是這個道理,致仕就是辭官回家的意思,也就是退休。史書上有關於致仕的許多記載,《白虎通義》裡面曾有致仕,致其仕於君的說法,《公羊傳》裡面也有退而致仕的說法,致仕,也就是辭官的意思。雖然先秦時期已經有了致仕的概念,但真正實行這一制度卻是在秦漢時期。

致仕是專門針對官吏辭官回鄉的說法,漢平帝劉衎時期,史書對於致仕終於有了明確的規定,漢平帝曾規定,西漢官吏有致仕回鄉的權利,致仕的官員,朝廷照樣發俸祿,不過,致仕所得的俸祿只能是原官職俸祿的三分之一,且其也必須是兩千石以上的官吏。至於其它兩千石以下的官吏,則沒有這樣的待遇,他們退休回家,只能依靠子孫來撫養。

古代官吏退休叫做

唐朝以前對於致仕官吏的規定非常粗淺,雖然歷朝都有對退休制度明確的規定,但其在實行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漏洞。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任用陳群、司馬懿主持九品中正改革,當時,陳群等在面對致仕俸祿劃分的時候也出現了爭執,經過協商,司馬懿和陳群也最終採用了漢平帝時期的致仕制度。陳群和司馬懿也曾規定,曹魏退休官吏年限可以延長至七十歲,也就是說,只要到達七十歲才可以致仕回鄉,領取俸祿。

陳群和司馬懿所實行的俸祿制度是不切實際的,古代人的平均年齡都非常低,更別說到達七十歲了,就算到了七十歲,恐怕所謂的致仕俸祿也早已失效。陳群和司馬懿所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度,本來就是為了維護士族的利益,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確定士族終身為官制,更別說什麼致仕辭官了。

古代官吏退休叫做

致仕制度真正走向成熟,則是在唐代。唐代的致仕制度雖然也有年齡上的限制,但是其相比較於其它朝代,卻要自由許多。唐朝政府明確規定,年滿七十的官吏可以致仕領取俸祿,傷病致殘可以致仕辭官,官吏有辭官的意圖也可以致仕回家,這就使得致仕更加的自由。

唐代的致仕制度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進,其沒有了所謂兩千石官吏才可以致仕的規定,無論是中央官吏,還是地方官吏,若有辭職的意圖,都可以辭官回鄉,且他們辭官後也都有俸祿。唐代致仕辭官的俸祿也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進,若是有功之臣辭官,其會拿到比之前俸祿更多的賞賜,若為下級官吏,其也可以拿到和自己對等的俸祿。

古代官吏退休叫做

唐代的致仕制度可以說非常自由,其不受限制,更不為帝王所控制。不過,雖然唐代致仕制度規範,但其致仕的手續卻更為困難。唐代五品以上致仕的官吏,如果到達了退休年齡,其可以向皇帝提出申請。這就需要看皇帝個人的喜好了,若皇帝不願意讓大臣退休,恐怕官員也無法致仕回家。至於五品以下的官吏致仕,則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致仕官吏可以向所屬機構尚書省提出致仕申請,然後經過簽字畫押,就可以離開朝廷。

唐朝官吏致仕,基本不會受到生活所迫,從這一點上來看,它比前代要優越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