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要把漢字“國”也簡化為“國”?

蟬風


個人覺得,中文文化圈的影響是相互的,他不是我國的特有產物,而是人類共同的財產。雖然是我國創造發明的,卻是人類共同合作的精神文明


吉拉德虞


華夏的文字從出現的那天起就開始不停變化。從原始的甲骨文和金文,發展為隸書楷書和行書等等,漢字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演化形成的,再經歷簡化。簡化有利於文化交流和發展。

首先漢字簡化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按原則類推,相同的繁體字偏旁,被簡化成相同的簡體偏旁。一種是採納民間的約定俗成字。日本的學者比較重視前者第一種。中國學者則因群眾路線而重視後者第二種。但第二種規律就比較粗糙。

日本在簡化漢字之前,研究確定了現代通用漢字的數量,基於對漢字使用頻率的清查,日本政府於1946年公佈了1850個字的當用漢字表,不在這個範圍內的字不做改動。

而中國是在1956年通過了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出版了簡化漢字總表,正式發表簡化文字。開始簡體字在中國的實行。與日本1946年正式推行簡體漢字的時間相比,日本比我們早了十年。

國字的簡化;最開始中國將國字簡化為口+王,即是口字裡面加一個王字,當時引起了簡化小組很大爭議,小組成員郭沫若主張口字內中用王這個字,當時很多文改會委員不贊同他這個提議,不同意這麼簡化。最後國字的簡化與日本保持一致,簡化為國字。所以某些字的簡化確實會參考日本的簡化方式,畢竟日本比我們已提前了十年,並且經過研究和通用漢字的。





獨孤七劍


日本1946年漢字簡化,當時繁體字國被日本簡化為國。在此之前,中國國內除了繁體字國之外,常用的異體字有囯(裡面是王不是玉)。中國大陸1956年漢字簡化,沒有選囯字,選的是國字。所以你得問為什麼中國大陸也把國簡化為國才對。

知道茴字有幾種寫法嗎?國字古就有之,這只是多個寫法中的一種,另一種常見的是外□內王,太平天國用這個字,宋書《龍龕手鑑》皆有記載,跟日本的國只是巧合,或者說比日本的更早。簡體字除了個別幾個是新造大部分都來自古代俗體字,草書裡面選出來的。

簡體字就是俗體字或者草書書法,俗體字是民間流行的,後來康熙時期科舉考試只能寫正體字也就是繁體字,寫俗體字等於交白卷。

現代詞彙很多是從日本來的,但簡化字不是,簡體字大多來自於古代異體字(或稱俗體字)以及許多字的草書寫法。日文的假名是從漢字草書寫法變化而來倒是真的!

國就是國的一種俗體字,隋唐就有這麼寫的,囯也是,圀,囶都是國的一種寫法,孔乙己知道茴的18種寫法,1935國民黨時期就有簡化漢字方案,不過被抗戰大段而已。簡化字最大的問題是把原本不相干的字簡化成同一個字了。

有些繁體字進行簡化是對的,因為繁體字筆畫太多,給書寫造成了一些不便。但是簡化過程中有一些敗筆是應該糾正的,比如把本來不相干的兩個繁體字簡化為用同一個簡體字,比如頭髮的發和發財的發,這兩個發意思完全不一樣,卻簡化為同一個發字,這是完全錯誤的。

一直以來,我都是比較推崇簡化字的,但我最糾結的字就是這個國字,繁體的國字,國中是或,代表的是國人,簡體的國字,國中是玉,代表的是國君,原本以人為本,現在以君為本,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第一,日本文化誕生於秦漢,從徐福東渡開始的。這時候秦始皇統一文字,那時六國的文字差別,不亞於今天歐洲什麼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英語之間的差別。這昭告天下,沒有什麼文字是不能改的!這是在漢字改變的當口,傳入日本的。輸入漢字的同時輸入了漢字改變基因。第二,日本的中國文化漢唐傳入,興盛於唐朝,從漢字傳入日本,到了唐朝,漢字發生了巨大的簡化。這個簡化分兩個方面,一是官方的簡化,二是民間的簡化。

秦漢的漢字與唐朝的漢字已經有官方認可的簡化,一千年了簡化點很正常,而民間隨著日用增加,漢字從占卜祭祀記事的初始用途,成為了社會日常交流工具,漢字在民間簡化得更快更多,日本1946年公佈的1850個簡化漢字,其中發生在唐朝已經民間簡化的字被錄入的至少一半,那不是日本政府新近搞出來的,而是幾百年前已經在民間流行的簡化字,唐朝和宋朝民間流行的簡化字,是日本1946,中國1964簡化字的主要來源。中日兩國簡化字差不多,不是因為日本先簡化中國後簡化,而是都取自於古人的已有簡化字庫。

還是有個別的差異,因為是民間版本,有些字的簡化也有相近的幾個,這很正常,比如國字的簡化,裡面是玉還是王?其實這兩種都是古人的簡化,民間用王的更多,這時候簡化字不是創造簡化字,而是取捨古代民間的同字多簡化問題,當然,國裡面是王,這不有點人人為王嗎?那還得了?假如再晚兩年到1966年公佈簡化字,國字裡面肯定是王。從美感來說,符合漢字美化邏輯來說,裡面是王更美更古一些的感覺。郭沫若這種大才的人不多。

國的繁體字是由外圍的方框和裡面的“或”字組成,“或”字又由“戈”、“口”、“一”三個字組成。所以繁體國字是個典型的象形文字。方框代表國家界線,戈字表示軍隊武力,口字表示人口人民,一字表示土地。國的繁體意思就是,在邊界內,軍隊用武力保護人民和土地。大家就明白該用簡體字還是繁體字,繁體字也是歷經幾次改革而成,初用象形繪圖文字,結構隨意性強,表達不精準,而後銘文,而後周朝末各國行成了基於銘文演化出來不同文字,秦統一後用小篆,美感十足書寫複雜。

而後行楷草陸續登場。翻看文字進化史,文字的演變一直沒有中斷,歷史現在使用很多簡體字也是古已有之,是古人為了書寫方便以寥寥數筆代之,並約定俗成。所以,文字的演變有兩大特點,一簡化書寫,二推陳出新豐富表達,所以改革文字是必然。有人提出簡體字沒有了繁體象形字表意那麼形象,那麼請問諸位,我們是否要倒退回甲骨文時代豈不是更形象,更接近古人!我其實對繁體字頗有好感只是如果作為書寫確實不利於社會進步,當然繁體字作為一種文化傳承還是必不可少!

1956年的簡化字方案是參考了歷代書譜並結合了通用性應該是很成功的一個方案。簡繁之變對於字義而言是有損失的但對文字達意來說又是有意義的。用繁體有時不需要過多關注上下文但簡體字在理解時就有需要結合上下文和詞彙組合,特別是對於只流行用繁體字的地區來說在讀的過程中就需要適應。文字簡化對於提高全民文化交流是有益的。至於繁體是體現文字本源的也會在一定的範圍內傳承。

國的本意,指這個“口”或大或小,久合必分,久分必合。可見,簡化字已失去原來是書寫的本意。中國文字的高明之處在於有兩套存在的方式,一套是文言文,語法規則保持數千年基本不變,學會這套規則,就可以閱讀歷史;另一套是白話文,緊跟時代,與時俱進,但缺點是隔代就看不懂了。

簡體字不僅僅是從解放後開始的,也不是民國開始的,查查看,你就會在唐朝甚至隋朝發現簡體字。雖然當時的簡體字不能作為正式場合使用,但中國人一直在改變這自己的文字,簡化字體。直到清末民初正式進行簡體改革,改革並不順利,解放後再次進行改革,並創造了拼音,這算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字體改革。

駁斥“文字發展是一直簡化的”謬論:文字在發展過程不斷通過增加筆畫、偏旁實現類化,增加表意的明確性,人為地簡化漢字、複用古字是一種倒退的行為,必然導致表意混亂。漢字從小篆到隸書再到今日通行文字發展的過程中,簡化的書寫形式,而筆畫數卻是趨於增加。因此漢字筆畫簡化不符合文字的一般發展規律。

其實你可以不用簡體字。語言除了文字還有語句、語境、語氣等,單從某個方面去鑽牛角尖,最終都是死衚衕。一套文字是否科學,關鍵在於是推動還是阻礙了社會經濟和科教文化的發展。實踐證明,漢字簡化對國家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不存交流障礙,更不存在阻礙發展的問題。所謂的漢字簡化是敗筆的論調,完全就是一些頑固、迂腐而又自恃才高的所謂知識分子“找茬”似的荒謬論調罷了。

簡化字絕大部分是草書楷化的偏旁部首類推字。古已有之的異體字如禮、寶、會等,也就幾十個而已。草書楷化全都是建國後造的。 只不過文改會的徒子徒孫狡辯,把草書楷化也歸結為“古已有之”,這是胡說八道。 舉個例子,既然可以根據草書把釒、飠、訁、魚、車……簡化為釒、飠、訁、魚、車……(行書是輕微連筆,草書就是嚴重連筆,古人寫楷書頂多會用我前面舉的異體字的例子,但是古人寫楷書斷斷不可能寫成後者草書楷化的模樣) 如果草書楷化也算古已有之,我根據草書把氵簡化為は的左半部分的豎或者豎提行不行?草書裡面古已有之嘛! 我根據草書把所有火字底(灬)的字都簡化成“一字底”行不行(就像魚字那樣)?草書裡面古已有之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