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500億製鞋產業風口浪尖處,該何去何從?

中國最大的幾個鞋業生產基地概括稱為“三州一都”,即: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製鞋基地,以泉州為中心的晉江、石獅、蒲田一帶的生產基地,以溫州為中心的溫州地區一帶的生產基地,以及以生產女鞋為主的成都武侯區製鞋基地。這是中國最具規模、最集中的四大製鞋基地。到2020年廣州、泉州、溫州規劃製鞋產值均在1000億以上,成都女鞋鼎盛時期年產值達到500億元,隨著近年來成都市城市規劃調整和產業升級,原處於成都武侯區的女鞋之都面臨著整體轉移的局面,成都女鞋的發展道路風雨縹緲。再加之整個行業缺乏行業有效帶動和創新型標杆企業引領,成都整個製鞋行業每況愈下。

原成都製鞋集中地以武侯為核心區的現代女鞋生產發端於上世紀80年代。2006年,成都武侯區被中國皮革協會授牌“中國女鞋之都”,成都鞋業隨之繼續壯大。“中國女鞋之都”聚集四川省80%以上的製鞋企業,直接從事製鞋生產的企業最多時達1200餘戶,涉及鞋類相關產業的企業達3000餘家,鞋類產品註冊商標300餘個,直接從業人員近20萬人。在鞋業發展的帶動下,金花、簇橋、機投等幾個村鎮產業鏈配套工人達100萬人,迅速推進片區城鎮化進程。2016年以來,隨著成都市整體城市規劃調整,武侯區和雙流區不再容納傳統制造型企業,成都鞋業面臨整體轉移。

西部500億製鞋產業風口浪尖處,該何去何從?

位於成都武侯女鞋之都精神堡壘

在此歷史時期,整個成都鞋業陷入困境,製鞋企業對產業轉移顯得非常迷茫。在2018年四川省印發《關於加快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也明確提出“支持“中國女鞋之都”建設,引導皮革、製鞋產業有序轉移、合理佈局。”到目前為止製鞋業如何轉移、向哪裡轉移還未見相關產業規劃,大量鞋企還在持幣觀望。期間,川內也形成了多地承接製鞋產業的局面,各地域之間同質化競爭嚴重。各承接地產業基礎薄弱、產業鏈條不夠完善,也是影響產業整體轉移的一大障礙,很多轉移出成都的鞋企又再次回遷,相對有實力的鞋企暫居在成都雙流區龍橋社區、蛟龍港工業園內生產,還有許多小規模鞋企隱蔽於周邊生產。產業分佈零散、貿易不集中、生產不規範等情況突顯,行業十分蕭條。相對來講資陽市安嶽縣的渝成製鞋產業園規模和產業縱深要優於其它基地,但因同質化競爭導致產業集聚速度放慢。

西部500億製鞋產業風口浪尖處,該何去何從?

安嶽渝成製鞋產業園

成都女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全國也佔有一席之地,“中國女鞋之都”要再現輝煌,需要在“川鞋”的整體產業佈局上進行及時合理規劃,早日實現產業集群成鏈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