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坐在火车上看窗外,沿途风景总是惊鸿一瞥。


如果走下火车,从另一个视角打量成昆铁路,又会有怎样的发现?


4月14日,怀着满心期待,记者一行从峨眉出发,经245国道南下,沿着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探访成昆铁路。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过了峨边,进入金口大峡谷。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峡谷西起汉源乌斯河,东至乐山金口河,全长26公里,成昆铁路贯穿其间,时隐时现。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大渡河如同绿色丝带飘落山间,河面平阔,两岸奇峰对峙,如笋生,似剑立。偶有山间落石,提醒着来访者这里地势险峻。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一路车行,总算踩上了关村坝站站台。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环顾四周,但见壁立千仞,仰望山顶时不得不用手扶住帽子。长长的站台,两端连着黑洞洞的隧道,大渡河不知疲倦地在小站背后流淌着。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位于峡谷腹地的关村坝站是成昆铁路上一个被群山掩映的宁静小站,目前每天只有2趟旅客列车停靠。


当笛声划破峡谷的寂静时,大山里的人们与铁路联系在一起。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该站副站长郑洪东在这个五等小站已经度过了21个年头,对这里的一山一水都熟悉而倍感亲切。


他现在仍然记得初见关村坝站时的情景:他带着床、卧具、锅碗瓢盆只身来到关村坝站,山风呼啸,等待他的只有一排红砖瓦房,站徒四壁,冷冷清清。


见证了小站变迁的郑洪东很是感慨。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没有电话、电视,方圆几里基本看不到人。现在不一样了,有空调、热水、无线网络,生活环境、工作条件都变好了。特别是这里被打造成旅游区后,来的人也多了。”


55年前,成昆铁路建设者用388吨炸药在山间炸出一块平地,造就了这个全国罕见的桥隧相连的洞中火车站,关村坝站“一炮而红”。


若干年后,电影《观音山》让这座小站再次“走红”。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现在,关村坝站已然成为成昆铁路上的“打卡圣地”,游客纷至沓来,用影像将峡谷风光和小站风情一一珍藏。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车站旁,半山腰处,铁道兵博物馆依山而建。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这座全国唯一以铁道兵为主题的博物馆,是峡谷深处一道亮丽的红色景观。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游历在展厅中,一件件老物件叩开时光大门,一下子把人带回到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艰辛筑路年代。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峰回路转,沿河岸继续前行。


“老昌沟,老昌沟,十人见了九人愁。一天不见太阳面,只见猴子扔石头……”


当地人的传唱在耳畔回响。


横跨在老昌沟上的“一线天”石拱桥如彩虹凌空,天堑变通途。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这座仅用99天建成的桥,至今仍保持着中国跨度最大的铁路石拱桥纪录。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夹缝中观天,仅剩天光一线,当列车从桥上呼啸而过时,游弋在两侧峭壁间的穿堂风扑面而来。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为防止崖壁落石影响铁路安全,几经改造,如今的“一线天”石拱桥戴了“帽子”、穿了“衣服”,变成了“廊桥”。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过深溪沟大桥,来到此行最后一个目的地——“天下第一柱”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黑区沟一号隧道口上方数百米高处的护壁,是原乌斯河工务段职工身系绳索从山顶吊下来用水泥抹成的。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护壁如巨掌将半座山承托固定住,上刻“天下第一柱”五个大字

,隔堑相望的黑区二号隧道口上方的护壁上则相应地留有“世上无双璧”字样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原本红色的大字已字迹斑驳、模糊难辨,但巍然耸立的高边坡防治工程仍日复一日地守护着南来北往的列车。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饱经半世纪风霜,成昆铁路蜿蜒盘旋,嵌入这高山长河中。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沿铁道一路南下,即便雄阔如金口大峡谷,也终被抛在身后,不见踪影。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寥寥长风,莽莽奇景。


想来这便是成昆铁路的魅力,既庄重肃穆,又令人心潮澎湃。


关村坝、一线天,铁路遇上大峡谷


(文/黄钰皓 图/向阳 袁亮 黄钰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