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好文言文的罪魁祸首——逐字逐句死记硬背,让文言文支离破碎

不止一个同学、不止一位家长向我抱怨过:文言文那么多,那么难,自己也很努力用功,怎么就学不好呢?

表面上看确实如此,初高中的古诗文课文占比不小,尤其在教材改版以后,古诗文的比例大幅增加。背诵、默写,几乎所有的家长和学生都做到了这最起码的要求。下一步就是买教辅资料,逐字逐句进行背诵、抽查、默写,不断地强调深化,让文言文实词虚词在脑子里成了定式,可在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自己的成绩却并不理想。难怪家长和同学发出这样的疑问:怎么就学不好文言文呢?

学不好文言文的罪魁祸首——逐字逐句死记硬背,让文言文支离破碎

学文言文,怎样才有最好效果?

  • 文言文学习的现状:逐字逐句背诵,毫无美感

目前的文言文学习模式,是以应试应考教育为根本目的而展开的。几乎任意一本教辅,都印刷着当学期的所有古诗文,落实到每个词语的细节上,老师的任务就是做要求,孩子的任务就是背诵。周末返校先来一张课下注释的填空默写,全对的加操行分3分,错3个以上的,重写,整个小组进行二次复习——这是一位初中同学对学习文言文真实情况的描述。

老师固然没有错,以严格的标准要求每位学生,带来的结果就是语文考试中的实词虚词题目整个班级达到百分百的正确率,老师的自豪自不必细说,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学习上的成就感。只学习几篇文言文尚可,进入初三总复习,课下的每个注释都记得住吗?逐字逐句的背诵、听写、默写、填空,几乎把文言文完全变成一种学习的压力和负担,学生们无法找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更关键的是,同样找不到学习文言文提高成绩的突破口。

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较为初中生更讲求自律性,语文老师在课上不会逐字逐句分析,大多数让同学们分组进行整理、讨论、分析,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提高大家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类似的学习方法对有功底的同学帮助较大,不怎么用心或者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分组学习中基本处于打酱油的位置,无法提升语文古文的理解能力,于是,就简单地用试卷的题目类型来决定自己对文言文的认识:背诵文学常识、背诵实词虚词,无非如此。这就从根本上脱离了语文古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学不好文言文的罪魁祸首——逐字逐句死记硬背,让文言文支离破碎

背诵背诵,有效途径

  •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错觉:背诵出高分,不如转向数理化

应试教育下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实词和虚词的考察,从文段中看出人物什么性格,如何断句、文学常识、文章表达的意思,尤其是翻译句子,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文学常识的积累,大多在语文考试打印的参考资料上进行识记和背诵,死板无趣,容易忘记,是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

试卷的题目决定复习的方法和效率,既然以背诵为主,提分比较慢,再加上反正三选一的题目,还不如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数理化生上,提分还能够快一点儿——部分同学开始这么想,也开始这么做。把精力更多用到理科上,心里想着的根本不是语文的事儿,先给自己的语文提分之路做了封闭。

决定能够进入大学校门的是六科总分,检验的是综合水平高低,单把语文提高到一个什么水平,在总分效果上显得如此乏力。学生把精力发生转移的根源来自应试教育的急迫性,来不及给学生时间感受古文的美。

学不好文言文的罪魁祸首——逐字逐句死记硬背,让文言文支离破碎

心留在语文上,不能转移

  • 文言文重要在哪儿?

试卷分数占比几近20%:课内外文言文加上古诗鉴赏部分,初中试卷占比超过10%,高中试卷占比几近20%。从纯答题得分的角度看,文言文失分对语文成绩的直接影响很大,无论是实词虚词的考查,翻译能力的运用,每一项都对应着实际的分数,几次考试下来自己正确率都低的话,会严重打击学习文言文乃至语文整门学科的积极性。

与作文千丝万缕:作文的最高境界就是言简意赅,文言文的叙事结构和用语习惯恰恰如此,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尽可能详尽的内容。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开头便是最好的例证:环滁皆山也。原文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山名都写了出来,最后选择了最简单却也最有力的开头,文言文的学习是进入初中学写作文、高中生写作文减少口水话的有力途径。此外,文言文的名篇名句可作为文章的最好引用,文言文的作者可作为同学笔下的人物例证,尤其对于议论文写作的素材积累方面,帮助很大。

文字风格决定作文风格,仿古的文言文式叙事议论风格是难得一见的,一旦出现在文章中,便会让自己的作文与众不同。在作文中恰到好处地用到文言虚词、文言实词和句子结构,向言简意赅的境界靠拢,自己的作文水平便无意识间逐步提高。

语言运用的考查:语言运用部分同样考察到相关知识,与文言文结合,与传统文化结合,与当今社会结合, 与中国发展结合,是语言运用的必然趋势。文言文作为课本中直接与传统文化接壤的内容,是考查中的重点,把现实生活实际与传统文化结合,用偏古文的方式进行表达,比如:对联、填空、仿写等。不仅局限于试卷,生活中也是如此,工作中能写出言简意赅的报告,生活中感受古文的美好,何乐而不为呢?

  • 古文来袭,怎么应对?

学习方法简单,不需要长篇大论,重在坚持。

摆正心态:自信,自律。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地给自己心里暗示:我不行,我不行。到头来就成了真的,让自己的自信逐渐消失殆尽。加之以自律才能真正提升自己,没有自律就变成了盲目独大,对自己学习没有实际的帮助。

夯实基础:文言文学习不能贪图速度,否则会出现返工的情况。课下的注释都必须要完全记住,理解和运用是关键,记在本子上的目的是记在脑子里,记在脑子里的目的是学会运用。实词虚词成百上千,完全记住每一个的用法简直天方夜谭,在识记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并且逐渐加深,这才是最终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比对学习:仅仅靠课内实词和虚词的死记硬背,只是达到了试卷最基本的要求,初一、高一的试卷中会出现课内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某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这类题目的难度考查的唯一难点就在于自己的记忆力,课下是否进行了复习而已。而大型考试的试题要求灵活多变,必须要结合课外的文言文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其考查的知识点,自己才能够记牢固。哪怕同样的句式、类似的故事、同一个虚词实词,都要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做到融会贯通。

学习的重点不仅在于自己的记忆力和背诵量,更在于不同的语境中自己可以进行辨别和分析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习文言文的重中之重。

学不好文言文的罪魁祸首——逐字逐句死记硬背,让文言文支离破碎

坚持向上走,成功的彼岸不远

在回到篇首,文言文怎么才能学好?死记硬背只是最基本的阶段,大量阅读古诗文作品,积累自己的语感,形成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才是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和根本解决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