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李娟的爱恨情仇

我的阿勒泰,李娟的爱恨情仇

作家李娟丨本文配图均来自书籍《我的阿勒泰》


假如我有一匹马,我能为它做些什么,才能真正得到拥有一匹马的乐趣呢?


第一次看李娟的书,莫名的喜欢上这个在疆北长大的女作家。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原生态的记录了李娟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


01

李娟的爱与情


李娟的阿勒泰里,很少有男人出现。永远都是母亲、外婆和她自己,还有几条小狗、几只动物,真得很难想象这三个没有劳动力的女人,居然在遥远的塞北与少数民族混居了几十年。


而全书为数不多出现的两个男人,一个是李娟舅舅,另一个是她的初恋对象了。准确地说是暗恋对象,是李娟少女时期心中爱情的启蒙对象。


我的阿勒泰,李娟的爱恨情仇


李娟在书中这么描写她仰慕的男人。


他高大、漂亮,有一颗温和清静的心,还有一双艺术的手——这双手此时正有力地握着土坯模子和铁锹把子。


但是我知道,它拨动过的琴弦,曾如何一声一声进入世界隐蔽的角落,进入另一个年轻人的心中……


这种少女怀春的心情与老歌《被遗忘的时光》异曲同工,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渐渐地回升出我心坎。


不知道多年以后的李娟写下这段话是怎样的心情呢?我想多少有点苦涩吧。


否则她也不会这样写了:


“以后,我会爱上别的人的,年轻岁月如此漫长……想到这个才稍微高兴了一点。要不然又能怎么办呢?”


我的阿勒泰,李娟的爱恨情仇


少女的李娟长得并不漂亮,她还总是忙碌的,忙着赚钱学裁缝,给家人减轻负担。


更何况,她还是个汉族姑娘,所以那位拨动过她心房的麦西拉,始终被李娟珍藏在心底,少女怀春不过想想罢了。


未曾想过,李娟的这段初恋竟然爱了十年,然而并无回应。


其实,在《我的阿勒泰》中,李娟更多的把爱贡献给了扎根扎底生长的阿勒泰。


她深爱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漂浮的云,每一个自然生长的生命。


在阿勒泰的荒野中,她可以随便找处平坦的草地一躺,身子陷入大地。


与天地为伍,与星河相伴,就这么坦荡荡的睡过去,就算是睡过一整个夏天也不会有人来打扰。


我的阿勒泰,李娟的爱恨情仇


在那片天地下,不会担心有坏人出没。


或许那是坏人无法抵达之境,或许那片天底下养育不出坏人。


在李娟的阿勒泰,在这片造物主滋养的土地下,养育出的人儿一个一个都真实可爱,让人无法不喜欢。


  • 那些抱着电话机,说着让人听不懂的情话的疆北青年。


  • 那个被怀疑偷穿走裤子后,独自走十几里路又着急又委屈解释的小男孩。


  • 那个遇到过很多次却不知道名字的总是在笑的藏族女孩。


人类的美好情感总是相通的。


虽然我未曾到过新疆,但是我能够体会那种与自然、与天地、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感受,可遇不可求。


02

李娟的恨与愁


李娟啊,像是将整个生命赤裸裸地托付给了荒凉的塞北,风吹雨打,无怨无悔。


只有真正热爱这

土地,才能做到毫无保留的接纳,才不会觉得寂寥吧。


所以,与其说是恨,不如说是怨和愁。


我的阿勒泰,李娟的爱恨情仇


以前的阿勒泰,不仅有美景和美人,还有半透明地并立在倒落的朽木上的木耳,这里藏着许多大自然馈赠的宝藏……


按李娟在书中的说法,阿勒泰的木耳是被李娟的母亲发现。


更准确的说,这里以前就有木耳,只是本地人不知道什么是木耳,而李娟母亲让人们知道这是木耳,并且能够卖钱!


于是,人们开始采摘木耳卖钱。


于是,大批的人涌入阿勒泰寻找木耳。


然后突然某一天,木耳彻底消失了……


我的阿勒泰,李娟的爱恨情仇


李娟的文字非常真诚。在《我的阿勒泰》中,木耳可能是唯一一篇带有明显写作技巧的文章了。


这种带有理性思考的写作,传达出她对这种变化的愁与怨。


在李娟的阿勒泰,万物都是自由平等,都是和谐相处的。


而人类的快速入侵打破了这种平衡,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破坏,木耳也再也无法长出。


杰克·伦敦在《荒野的呼唤》中说过,“我们的文明程度越高,我们的恐惧就越深,担心我们在文明过程中抛弃了在蛮荒时代属于美,属于生活之乐的东西。”


我想,李娟也担心原生态的阿勒泰被人类破化了,更担心人类最终会自食恶果。


木耳会消失,树木会消失,还有什么会消失呢?


03

必然有一个李娟出现


李娟成长于两代单亲家庭中,她的外婆是孤儿,靠拾荒在四川维系温饱。后来,终于嫁人,成家后却发现丈夫嗜赌如命。


在连续生了十个子女,其中八个夭折后,外婆跟随李娟母亲辗转到新疆,一生凄苦。而李娟母亲的婚姻同样不幸,父亲很早就离开。


我的阿勒泰,李娟的爱恨情仇


二十多岁前的李娟都是跟着母亲四处漂泊,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


在这种成长环境下,很多女生都成了“打工妹”,然后早早结婚生子,此生便如此度过。


诚然,李娟的童年是不幸的,但也是足够幸运的。或者说作为读者是幸运的。有千千万万个在塞北生活的人,总该出现一个“李娟”。


不叫“李娟”,“李红”“张亮”也行啊。


嘿,你看李娟这个名字多么普通!


我的阿勒泰,李娟的爱恨情仇


她就像一颗小草,随便落在那片土壤中都能生长。


不过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颗小草的生命力是惊人的啊!


在荒凉的塞北野蛮生长的李娟,生活给予她无数的苦难,而苦难也滋养了她的文字。


这世上,必然有一个“李娟”出现,很庆幸是这个真挚的李娟。


李娟说过:

“文字有着穿透光阴,超乎寻常的力量。它引领我,躲避俗世一切的浮躁和喧嚣。”


李娟的文字正有这种寻常的力量,引领我们躲避世俗的浮躁与喧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