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记(之一)

骑行记(之一)


筹谋酝酿了很久的骑行计划今天终于实现了。早饭后,经过一些磨蹭,我还是骑上刚刚弄到手的自行车,开启了我的第一次骑行行程。

这车子和我以前骑过的二六圈、二八圈老式自行车比,显得矮小、精致,如果把老式自行车比作高头大马的话,这车符合驴的形象吧。只是比较起来,它更便于上下车,因为它的呈斜三角的杠架比老式车那种直角的杠架矮,我因此也在很短的时间就无师自通地,先把两腿叉在杠的左右两边,再用右脚踩脚踏板启动车子前行。而不是像多年前那样,两手掌控自行车龙头的方向,左脚先踩在左脚踏板上,鼓足勇气、平衡好力度和身姿,快速抬右腿从后或从前跨过自行车杠架,准确的把右脚踩到右脚踏板上,再次平衡好身体、方向和力度,屁股落座,两脚踩动脚踏板,启动自行车。我是一个运动能力很差的人,又出生在山区这个并不适宜轮轴类机械运行的地方,记得当年在坝头,表弟表妹教了足足一下午,我也只能完成跨车上座的动作,随着惯性坐在车上车子跑那么十来米,然后任由车子载着我向它的惯性方向冲去,把我撞向一棵树或者一个坑,连人带车摔翻在地,那天下午的结局是腿上和身上多了多处因碰撞造成的乌斑,这是我少年时期的学车经历。

骑行记(之一)


我的少年时期末、青年时期初,山区的乡村公路开始建修,就是把原来上街干集的小路通过人畜之力挖平拓宽,这时候就有一部分敢为天下先的人迫不及待地在坑洼不平的大路上骑上了自行车,那叮铃铃的铃声和如飞的身影自是让很多路人眼馋心热,我也是眼馋心热的人士之一。

我经过长久的努力挣钱筹划,终于买了人生的第一辆自行车,二八圈的飞鸽自行车,经过和自行车的反复练习磨合,落下多处碰撞的伤痕后,我终于可以熟练抬腿上车并从容驾驭自行车在所谓的大路上骑行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还有一个硬伤,就是不能自主下车,每次下车都得瞅准一个地方连人带车歪下去,才能从自己拼尽全力上去的车上摔下来。但就是这样的成绩,在当时落后的山区,我也收获了很多艳羡的目光啊,那些没有自行车的同龄人总是找机会讨好我,想一试身手。但是结果往往仅仅是像鸡公扑鸡母的前奏表演而已,左脚踩在左脚踏板上,右脚在地上踮了数次也无法翻越那小小的自行车横杠,很多时候都是人摔车翻。

骑行记(之一)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我已从那个幻想可以拥有世界一切美好的青葱岁月,步入如今几乎看淡一切的年过半百。骑行再次进入我的生活计划中,一是源于一个我仰慕的文学前辈的系列《骑行日志》,二是安排自己孱弱身体锻炼的目的。

骑上自行车,身体和车子的初次合作出现很多互不适应,但因为有决心,我还是尽全力去克服并摸索适应这个新伙伴。

初夏早晨的阳光很明亮,并不燥热,加上有晨风缭绕,初行时还有些薄寒临身,随着时间向中午推移,运动量的加大,渐渐热了起来,当微汗湿了前胸后背后,我减去外衣继续向既定目标前进。

出了城,进入郊区,道路变得宽阔而安静,偶尔有和其他车子交错的机会。在城区车水马龙的夹缝中穿行的紧张松懈了下来,一路上青山绿水,鸟鸣风拂相伴,各种植物以多种形态姿势站在路边,用它们的生命和身影向我泄露宇宙和自然的一些奥秘,可惜我没有聪颖的天姿,无法领悟它们的种种暗谕。

骑行记(之一)


庄稼地里,小麦和菜籽都已经进入生命的倒计时,黄正在快速渲染它们的全身,它们和土地的缘分已经到了临别之际,下一个轮回将是报答那些给予它们成长机会的人类了。它们将用自己的身体供给人类生存的能量,这是它们来到这世上的宿命,也不知道它们是否安于这宿命。

路过一个草坪,有一对牛母子正在上演舔犊之情,我停下车,拿出手机,拍下这感动和教育了人类千百年的画面。母子俩都长着黄沙白的毛,只是牛妈妈的偏黄,油亮,牛娃的颜色偏白。牛妈妈的肚子向两边鼓突着,把脊背胀得宽而平,看见这脊背就让人觉得可以骑坐。牛娃的身体中等偏瘦,毛卷曲着,感觉是冬天吃干草形成的结果 ,干草营养缺乏,仅能填肚的原因吧,或者是牛娃太娇弱,无法适应太粗陋的食物也未可知。我举着手机,想找一个好的角度,拍一个感人的经典影像,可是牛妈妈在我的举动下羞涩了起来,它放弃了继续舔舐儿子的动作,低下头吃草掩饰它的害羞,它不配合,我也放弃了拍经典的愿望。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不是我不想拍好的影像,确实是上天不给我这个机会。我用这样的解释掩盖我拍摄技术的太菜的真象,这是我一贯的做法,总是把自己不“业精于专”的责任找各种借口推脱。唉,看来我此生只能是一个汲汲营营的蚍蜉之辈 ,这样自我解嘲一番继续上路。

骑行记(之一)


平路和短上坡路我就踩着自行车努力感受力量和运动的结合之苦之美,长段的上坡路便下车推着车走,和路边的植物们进行慢镜头对视。下坡路骑在车上人车合一,体会驭车生风的快感。

上午十点钟,到了预定目的地,看时间还早,望绿树掩映的前路,疑心可能有一些秘密在那一蓬蓬的绿里面藏着,便忍不住继续向前。路随山转,山随水转,又前行了好长一段,我终于意识到必须适可而止,否则我的体力和没有预备营养补给的现状会让我陷入困境,就地休息一会儿,果断回程。

回程的路感觉快了很多,进入城区后,为了安全起见,也为了充分用完一上午的时间,便推着自行车回家。到小区锁好车回到家刚好中午12点,这也拿捏得太好了吧。一边得意一边张罗午饭慰劳自己已经咕咕响了多次的肚子。

骑行记(之一)


通过今天的骑行,我发现自己的身体虽然经过这几年的病痛折磨,并没有想象的孱弱不堪。骑行这项运动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浪漫可人,它大部分的过程都是枯燥的,它需要持续的坚定意志来支撑向前的信念,和抵御劳累带来的不适和厌倦。

骑行记(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