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做皇帝耽误的木工明熹宗,不仅造出精巧的物件,还善用机械技术

欢迎关注紫禁生活馆~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是一位玩不醒的孩子,在他7年的帝王生涯和短暂的生命重,留下了众多娱乐生活记录。

被做皇帝耽误的木工明熹宗,不仅造出精巧的物件,还善用机械技术

朱由校 网络图片

身为九五至尊的皇帝,熹宗却酷爱做木工活,在锯、刨、凿、削和刷漆的制作中获得无穷的快感,喜欢制作梳子、妆匣、砚盒、床几、聚光的灯屏和精美的漆器,《明史》称“帝性机巧,好亲斧锯髹漆之事,积岁不倦”。熹宗在雕刻上最见工夫,其作品常施五彩,精致巧妙,出人意料。在做工上,追求精益求精。每制成一件作品,他先是欣喜,后又不满,毁弃后再做,不知疲倦。熹宗所制精美器物甚多,有时便让宦官拿到市中出售。叮嘱他,御制之物价格不能低于一万。次日,小太监如数把钱呈上,熹宗龙心大悦。

被做皇帝耽误的木工明熹宗,不仅造出精巧的物件,还善用机械技术

网络图片

看来,如果不是当皇帝而是做一个工匠人的话,他是能够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的,没准还会成为一个杰出的工艺人才。

然而,他在进行木工制作时过于专心,一丝不苟,结果对于国家大事竟无心过问,这就给大宦官魏忠贤以可乘之机。

《明史》称,熹宗“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弄得熹宗不胜其烦,就挥挥手对魏忠贤说:“朕已知悉,你们自己去办吧!”结果“忠贤以是恣威福,惟已意”。根据旧制,凡奏书上达后,皇帝御笔亲批数本,其余由司礼监宦官遵照内阁票拟的字样照准,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阅。魏忠贤便用代皇帝批改的机会,肆行己意,独揽大权。

被做皇帝耽误的木工明熹宗,不仅造出精巧的物件,还善用机械技术

魏忠贤 网络图片

《崇祯宫词注》还透露出熹宗“手制器物,极精巧”。他曾用沉香木制作了一座假山,上面池台林馆悉具,另有聚光屏风和插香几案等数种。崇祯帝继位后,看见了这些东西,下令收藏起来,说:“这也是一时精神之所寄呀!”

被做皇帝耽误的木工明熹宗,不仅造出精巧的物件,还善用机械技术

网络图片

熹宗还将他的特长木工机械技术应用到水嬉上面。他喜欢在蹴圆堂中从事机巧性的水嬉娱乐。

他用自己天才的工艺和机械技术,在盛水的大木桶和大铜缸上,凿孔安装机巧,控制启闭,让水涌泄如喷珠,或飞流如瀑布,他又在下面一个木桶或铜缸的安装机关,让流水亭亭直上如玉柱,借水力冲击核桃大小的圆木球,让木球在水柱之上来回盘旋,忽高忽下,久而不坠。熹宗“视为戏笑”,宫女们也欢笑惊叹:“御前呼笑不胜喧,惟看君王弄水盘。瀑布喷残飞雪霁,玉竿高处拥金丸。”

被做皇帝耽误的木工明熹宗,不仅造出精巧的物件,还善用机械技术

网络图片

熹宗的水嬉还包括制作水傀儡游戏。他用长、宽各三丈的方铜池贮满水,漂浮竹板,板上站立各色傀儡。在池旁设一帷帐,让钟鼓司的宦官藏在帐内,开动傀儡机关,傀儡便活动如生,跳跃起舞。后场有人配合敲击锣鼓,或代傀儡道白。熹宗喜欢表演和观看的傀儡戏有“东方朔偷桃”和“三宝太监下西洋”等。

被做皇帝耽误的木工明熹宗,不仅造出精巧的物件,还善用机械技术

网络图片

因为明熹宗沉迷于逸乐,礼部主事刘宗周上疏指责魏忠贤和皇帝,但熹宗充耳不闻。天启七年,熹宗病死,短暂而游戏的一生结束。

原文作者:谢贵安

原文来源:《紫禁城》2011年5月刊《化神奇为腐朽 ——明熹宗宫廷娱乐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