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后羿射金烏"到"射鳥成仙",古人為何執著於射鳥?

導語:如何成仙是可謂是古人最執著於探索的事情之一了,從秦始皇派徐福東渡求長生不死藥開始,古人們就陷入對無限生命的執著追求,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故事。有的皇帝為了成仙沉迷於丹道而荒廢國事,有的吃丹藥吃多了撒手人寰,還有的特意去當道士追求長生之道,可謂是為長生而"亡"。

不知大家可曾記得后羿射日的故事。在《淮南子》中記載:"堯時十日並出,堯使羿射十日,落沃焦",那麼又有誰記得《淮南子》是哪個朝代的書?《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出自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之手。

從


《淮南子》清代著本

而在漢代的壁畫中,經常會出現射鳥的景象,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在大樹下彎弓射鳥,還有的是射高樓上的鳥,尤其是對於彎弓射樹上的鳥,常常被解讀為后羿射日(因為在《淮南子》中,金烏是居住在扶桑神樹上)。

從


后羿射日壁畫

而時間線發生在"后羿射日"之後的"嫦娥奔月",是后羿射殺金烏有功,西王母賜予后羿長生不死丹藥,后羿的妻子嫦娥為了保護丹藥不給壞人奪走,將丹藥服下飛昇月宮。大家注意這個故事中的一個小小的細節,丹藥是西王母給的,而在中國的神話體系中,西王母是煉長生不死藥的神,神的使者一般都是鳥類,例如西王母出行時都會有仙鶴隨行。在古代更是有神鳥接受"委託",將長生不死要賜予求仙之人。

從


嫦娥奔月

因此我們結合這類傳說所著的時間,西漢自秦始皇尋長生不死藥之後,在對長生一事的執著程度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以及壁畫中,頻繁的出現"射鳥"的情形,我們不禁好奇,為什麼漢代人這麼執著於"射鳥"?

一、射鳥的表現形式

在漢代出現的壁畫中,有關於射鳥的壁畫主要有三種規格,一是橫向;而是縱向;三是方形。這三種壁畫規格基本囊括了射鳥壁畫的所有。這類型的壁畫主要出現在祠堂、墓闕以及墓室,分別對應以上的三種規格。

從


漢代射鳥壁畫

在射鳥的方式上,也分有單人樹下射鳥(常被誤讀為"后羿射日")、雙人樹下射鳥以及高樓上射鳥。再從出現的時代來看,都是集中在西漢晚期,並且就目前發現的壁畫分佈情況來說,大部分是在山東地區,在江蘇、四川、河南、陝西以及安徽零星分佈,在這一時期的射鳥壁畫最高能夠最追溯到西漢晚期,真正興盛是在東漢晚期。

那麼這些壁畫究竟是想要表達什麼呢?我們結合一下這段時期的社會背景,這時期的人們對於長生有著強烈的執著,在很多的漢墓中都發現了長生有關的壁畫,因此我們可以嘗試一下將射鳥圖與長生相結合。

何為長生,那就是長久的生命,但是生命再怎麼長久,肉體也有一個衰敗的過程,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人們對長生的渴望,西漢提出了"成仙"一說,就是死後將生命進行另一種形式的昇華,從而擺脫肉體的限制,達到"長生"與"不老"。

因此在漢墓中有許多與"長生"、"成仙"相關的明器,我們將射鳥壁畫與其聯繫在一起,未嘗不可。

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射鳥"的含義?首先我們要看漢代追求長生的幾個主要方法:1.去追求神仙的蹤跡;2.去尋找傳說中的神藥(代表人物為秦始皇);3.潛心修煉,得道昇仙。上述的幾種方法,方法1飄渺無期,神仙的蹤跡豈是常人能尋,且當年秦始皇為了尋找"蓬萊仙界"投入龐大的人力、物力都無果;方法3只適用尋無旁騖,一心修行之人,對於那些長生只是為了享受當前擁有的榮華富貴的人來說,是不可能的,因此就留下的方法2,但是仙藥並不是那麼好找的,因此人們想到了自行煉丹,從而長生,因此就出現了歷史上沉迷於丹道的皇帝們。但是而有人不甘心,想要另闢蹊徑。

在《淮南子》中,對於長生不死藥的記載,與西王母有關,西王母座下有一群青鳥,專門負責長身不老藥的運送:"梯幾而戴勝,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崑崙虛北。"。而西王母身邊的神鳥不僅只有"青鳥",還有"三足金烏",這時候大家或許會聯想到被后羿射殺的三足金烏,其中有什麼關係嗎?讓我們繼續往下說。

從


大家看這塊畫磚中的金烏是二足的

在《山海經》中記載的金烏是二足,至於三足是於西漢時期才出現的,山海經中的金烏是帝俊的孩子,而在西漢《河圖括地圖》:"崑崙在若水中,非乘龍不能至。有三足神鳥,為西王母取食。"

此處我們可以明白,在不同的體系中,金烏所承擔的角色不同,但是對於西漢時期金烏的定位,僅是為西王母取食用,而非重要地位,因此在同時期《淮南子》記載的后羿射日,金烏殺了便是殺了。

言歸正傳,青鳥承擔西王母神藥的運輸責任,因此對於青鳥的形象,人們就擴大為將神藥帶去人們的使者,因此我們也就難理解,壁畫中的射鳥內容,是人們對神藥獲取的迫切期望的畫面展現。

二、仙人何故要"討藥"?

這時候衍生出一個問題,難道人們射殺青鳥,不怕得罪西王母嗎?我們先來了解西王母在這一時期的定位,西王母作為長生不死藥的掌管者、製造者,她在這時期人們心中的地位並不只是一個神明,而是對"長生"理想希望的化身,也是人們對西王母地位的確立。

從


仙人飼鳥

因此對於射殺"西王母使者"的青鳥,人們自然是不敢的。因此在這之前,還有一種類型的壁畫:仙人飼鳥。這種類型的壁畫出現在射鳥圖之前,但是在後來的壁畫表現形式中,從"仙人飼鳥"轉化為"仙人討藥",這又是為何?

我們先了解一個名詞:"天人五衰"。這個詞是在西漢末年,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後提出的。在此之前,世人對於神仙的認識是不老、不死、不滅。但是佛教中進入中原後,迅速得到統治者的重視,並與本土宗教思想產生融合,結合"天人五衰"說法後,產生了一種新的說法:仙人也會老,只不過他們的壽命十分的漫長。

從


仙人討藥

因此"仙人討藥"的壁畫,看似在表達仙人對無限生命的渴望,實際是對於長生的迫切需要。"仙人討藥"就是為從"青鳥"口中奪藥提供一個合理的理由,仙人對於長生亦是如此,更何況爾等凡人?

三、"后羿射日"與"射鳥成仙"有什麼含義

回顧一下后羿射日的故事。后羿為何要射日?根據《淮南子》中的記載,堯時期天上有十個太陽,將大地曬得寸草不生,兇獸也出來作亂,因此堯命后羿上射太陽,下殺兇獸。當時的十個太陽從何而來?,根據《山海經》記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意思就是說太陽是金烏的化身,為帝俊所生。

從


《山海經》中的帝俊

帝俊為誰,乃上古天帝,金烏作為天帝之子,被凡人所射殺,不怕惹來神憤?《淮南子》中關於此類故事的記載,實際上就是認可人們對於自然的反抗,與天地爭輝的思想。其實我們在看後世對"后羿射日"的另一版本,大家或許會有新的發現。

古籍《墉城集仙錄》記載:"吳姮娥,羿妻也,羿司射衛黃帝之宮,入宮得瓊藥之丹以與姮娥,服,飛入月宮,為月中之官。"。對於后羿射殺金烏的故事,在這裡並沒有提到,而是說后羿在黃帝手下當射手護衛,後來的黃帝的行宮中得到了不死藥,送給了嫦娥。

大家注意一下,《墉城集仙錄》是出自唐代杜光庭之手,為何到了唐代時期,后羿與不死藥扯上了聯繫?我們先看看在唐初的《初學記》:"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之奔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很明顯,唐末的《墉城集仙錄》是受到此影響。

為何在唐代,故事的內容就發生瞭如此大的轉變,且看同在《淮南子》中有關於嫦娥奔月的篇章:"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到了東漢時期,高誘為《淮南子》註解:"姮娥,羿妻也。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這恰恰說明了,后羿之間與不死藥有聯繫。而且很有可能,古人是將"仙人討藥"的故事與后羿射日聯繫起來。因為后羿所射殺的金烏,在《淮南子》中是為西王母取食的,因而人們聯想道后羿射殺金烏的另一目的——取不死藥。

但是為何要將后羿與不死藥聯繫在一起,他不是為民除害的大英雄嗎?正是因為后羿是為民除害的大英雄,他所代表的是人類對自身利益的保護,在他身上體現的是人類的利己主義,因此將這麼一個人族的大英雄與不死藥聯繫在一起,自然能為漢朝時期人們對尋求長生不死藥而射殺"神鳥"作出合理的解釋。

四、由"射鳥成仙"所引

除了射殺"神鳥"獲取仙藥,還有另以更加具有生活氣息的做法——"掏鳥窩"。神鳥也是"鳥",既然能射殺,那它的窩有何嘗不能"掏"?因此在漢代的墓中畫磚、壁畫都有人們掏鳥窩的蹤跡。

從


通天神樹——建木

大家可能會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判斷掏鳥窩的壁畫是關於"掏神鳥窩",而不是單純的記錄漢人的日常生活?大家可以看看這一類壁畫中的樹,並不是我們平常看到的樹的樣子。而是"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其名曰建木。"

意思是這種可不是普通的樹,而是叫"建木",能通天,是一種神樹,神鳥就是棲息在這種樹上。

不管是"射鳥"還是"掏神鳥窩",實際上都是在表達人們對於成仙的渴望。

結語:從秦始皇追求長生之道開始,人們對於死亡有了另一層次的體會,為了化解古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因此誕生了生死輪迴一說,但是人們也意識到,當自身的意識消亡以後,即便是以另一個人的身份而存在,那麼自己還是自己嗎?

抱著這種恐懼以及對目前生活的不捨,古人們便執著與追求"不死",因此在漢墓發現的畫磚、壁畫中,有關於"射鳥""掏鳥窩"內容無不是在表達著人們對成仙從而達到不死的迫切希望。

為了能使自己的訴求合理化,為此創造了一系列的神話故事,提供理論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