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上,是盲从更有利于学习,还是批判性思维更有利于学习?

善良的傻子


在学习阶段,盲从比批判性思维更有意义,原因有一下几个:

1、学会清零,放弃批判。

如果在学习阶段,或者还未学习,你就拥有批判性思维,认为老师说的不一定对,或者书里谈的不一定对。你以这种心态看你面对的学习对象,你就不可能改变你的认知,因为你本身依然在你现有的认知中,在你既有的思维框架下,思想被桎梏。就会觉得人家讲的不过如此,甚至有时觉得他那么难看,自己会有优越感,最终耽误学习。你原有的思维框架束缚了你的学习,你又善于批判,让学习变得异常困难,甚至一无所获。

2、学会盲从,是学习的真谛

打破现有的框架,把原有的思想清零,以积极的心态盲从“高人”。盲从会让你接受全新的思想、方法,构建新的思维框架,甚至接受偏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偏见反倒有可能不是偏见了,因为你拷贝新的思维框架已经迭代了你原来的思维框架,你就获得了进步。在目前所有的学习方法中,跟比自己厉害的“高人”、师傅学习,依然是进步最快、最好的途径。为什么要盲从,就是因为他比你厉害,比你牛。你靠什么批判?要批判,也要等你在这个学域比他更牛的时候,你才可以有能力批判。

为什么给马云写数万字建议的年轻人被马云不屑?就是这个原因,你凭什么批判现有成就,因为你连这些成就都创造不了,没有经历过,你靠什么建议?靠聪明才智吗?

3、接受信息、学习知识就是高度的认可。如果学习之初,以批判思维思考问题,就会觉得所学的不过如此,心理消极不利学习。反之,你就会觉得师傅、老师所讲的很有价值,你就会如饥似渴,不断学习,而且觉得特别有意义。批判性是一个假象,让你看起来很会思考,实际就如去欣赏美丽的风景,你看不到它的,或者说你看到美的同时更多地看到垃圾。如果换一个思路,我们积极地欣赏美,甚至接受垃圾。离开的时候,我们捡起垃圾带走,是不是更美好。

所以,在学习上,盲从要比批判性思维更重要,盲从会迅速地改变你的认知,打破现有的思维框架,让你变得更优秀。当学习完成一个阶段后遇到瓶颈,你再批判,批判你自己,再一次让自己进步!

盲从学习高人,批判打破自己!


善良的傻子


从知识的掌握、学习的效果来讲,盲从只能原地踏步,批判性思维更有利于学习,不盲从,不崇拜权威,敢于提出质疑和挑战,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有自己的创新。从人类历史发展看,正是不断有后人对前人的认识、成果提出挑战,勇于突破,才推动认识不断深入,社会不断发展进步。


星云教育


我个人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思考,如何摆脱这些桎梏。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不能盲从,我们要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并且教会我们的孩子运用这些方法。这是我们能留给孩子的一笔宝贵财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到处都是信息,但真假难辨。今天看篇微信文章,觉得有道理;明天看到个网站新闻,观点不一样,但好像也有道理。学会理性怀疑,避免盲从。许多人不会思考,只是因为书上有某种观点,或者是受到了别人观点的影响,就认为某个观点正确。今天听这个觉得有道理,明天听另一个又觉得不错,一直处于摇摆中。批判性思维让人不再盲从,通过怀疑提出问题来引发思考,比如,他的观点是什么?他的观点正确吗?他的观点有理由吗?理由合理充分吗?有事实依据、逻辑依据吗?还有别的事实或证据吗?事实是否为真,逻辑是否恰当?还有别的理由吗? 还有别的解释、原因吗?还可以从别的角度看问题吗?还有别的论证吗?还有反例吗?可以找到别的证据、说明、原因和论证吗?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会有什么结果?

理性怀疑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怀疑不是为了挑刺,故意寻找他人的错误和弱点。怀疑是为了寻找到更为合理的、更能让人信服的观点,破除已有观点,找到不同,打破自己的狭隘。当怀疑结束,也可能完全认同原来所怀疑的观点。理性怀疑,不只是对别人的观点怀疑,也对自己的观点怀疑。要认识和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对复杂的问题有好奇心和耐心。它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也不是陷入怀疑主义,对什么都不相信了;怀疑是为了更好地相信。

所以,我们要形成理性质疑的意识,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的独立思考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先突破自我,然后超越自我和他人。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认为别人的观点有充足的理由,认可他人的观点也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本质,不在于结论,而在于论证过程;不在于观点对错,而在于努力形式;不在于是否受他人影响,而在于怎样受他人影响。批判性思维要求对任何信念和观点都提供具体和充足的证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