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泾川:蔬菜大棚“种”出脱贫新希望

法制网讯(记者 周文馨 李双红)“我种植着两个蔬菜塑料大棚,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南河村村民吕浩林老人一边忙着给西红柿掐尖,一边回答着记者的问话。

甘肃泾川:蔬菜大棚“种”出脱贫新希望

4月15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泾川县罗汉洞乡南河村。

甘肃泾川:蔬菜大棚“种”出脱贫新希望

记者采访了解到,罗汉洞乡南河村属泾汭河面山特困片带深度贫困村,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418户1674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649人,至2019年底稳定脱贫158户640人,剩余未脱贫人口2户5人,贫固发生率下隆到0.31%。

甘肃泾川:蔬菜大棚“种”出脱贫新希望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聚焦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按照“党建引领、精准施策、稳步推进”的思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走出了一条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

甘肃泾川:蔬菜大棚“种”出脱贫新希望

“我们的做法是抓实抓严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和支部标准化建设,建强党组织,集聚发展动力。”罗汉洞乡乡长吕後英说。

据介绍,该村组织开展各类政策理论培训1009人次,推送各类产业致富信息60多条。以全面培育村第一书记典型为重点,支持7名党员致富带头人与21户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按照“一户一策”要求扎实落实帮扶措施,促进干部担当作为,为扶贫产业规模化发展夯实了组织基础。探索推行“支部+工作队+贫困户”模式,激活发展潜力,莫定产业基础。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该村共建成钢架大棚232座,育苗中心1座,单体日光温室16座,配套灌溉、供电、冷藏等设施,至目前已完成育苗125万株,辣椒、西红柿、甜瓜等蔬菜长势良好,预计6月下旬将全面上市销售。今年日光温室棚均预计收入可达到15000元以上,钢架大棚棚均年收入可达到5000元以上,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该村还坚持多元化产业发展方向,支持贫困户种植地膜玉米1427亩,完成黄花菜标准化管理1215亩,新增肉兔养殖10户,肉鸡养殖67户2340只,种植板蓝根等中药材23.5亩。

吕後英告诉记者,他们充分发挥了第一书记优势,强化党员示范带头,助推农民增收。激发贫困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了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