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米石”的前世今生張桂生

不知何年何月,連城縣新泉鎮官莊村西邊的小山之巔來了一位神仙,花白的鬍子、魁梧的身材,仙掃輕輕一拂,巨石上頓時出現一個碩大的洞穴,白仙岩因此得名。那神仙,做了好事,卻不求索取,一轉身,左腳一蹬,消失在荒山野嶺之中沒了蹤影,卻在山頂的岩石上留下了深深的腳印,給今人留下不盡的遐思。

又不知哪年哪月,白仙岩來了一位善者,他披荊斬棘、修路、壘牆、平地、安放菩薩;不多時,一座山間小廟誕生了。小廟突兀於高山之巔的巨巖之下,東、西、北三面,無遮無擋,遠處的山川、河流、田疇、房舍盡收眼底,周邊山青水秀、植被茂密、風光旖旎、偏僻靜謐,是修心養性的絕佳之地。一時間門庭若市,善男信女慕名而來,香火鼎盛。於是乎,廟越做越大,出家到此者越來越多。

舊時的連南,民眾貧苦、文盲甚多,在廟裡耐得住晨鐘暮鼓者大致有三種人:一是看破紅塵者,生活滄桑,社會經歷長,年紀不小;二是子女不孝者,有依無靠,絕望而上“梁山”,自然也不年輕;三是體弱多病者,無力又無望建立家庭,出家度餘生。廟裡僧尼多了,從山下挑水背米上山成了難題。

正在眾人犯難之時,忽有一日清晨,一位身披紅色袈裟的菩薩,一把仙掃往廚房裡的一塊巨石上一指,便有四個小窟,分別湧出大米、鹽巴、食油和水。眾僧尼無比高興、歡呼雀躍,他們再也不必上氣不接下氣往山上搬運生活物品。從那以後,不論廟裡來人多少,不論平時還是法事慶典,米夠吃,水夠喝,油鹽夠用。

可惜,出家者良莠不齊。有一管事的老和尚,看到天天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米和油鹽頓生邪念:要是把這些出米、出油、出鹽的窟窿加大一倍,多餘的大米、鹽巴和油不是可以拿到市上換成錢財,接濟家裡還是光棍的兒子置購田產房屋、成家立業嗎?

於是在夜深人靜之時,翻出鑿子、錘子等工具,“叮叮、咚咚”敲打起來。經過一個晚上的敲打,幾個窟窿足足加大了兩倍。

天亮了,老和尚伸了伸痠痛的懶腰,滿懷喜悅地坐在地上守候著即將倍增的大米、油鹽。可是,左等右盼,日出三竿了,三個窟窿出來的不是大米、食油和鹽巴,而是一攤攤的鮮血。老和尚呆呆地坐在滿是石碴的地上悔恨不已。

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故事告訴人們,做人做事都要有個“度”,不可貪得無厭。人與人之間的活動、交往、索取、奉獻都要在一定的“度”之內進行,貪心與超限只能自毀和諧的關係。

改革開放的年代已四十載,在政策和法律範圍內,百姓百條路,行行出狀元,成功者成千上萬。然而,有的成功者,自恃是老品牌,“皇帝的公主不愁嫁”,守不住當初成功信服顧客的初衷,無限追逐利益,不但以次充好、以舊充新,做“殺雞取蛋”的買賣,而且層層加碼,昨天50元一道菜,今天收60元,後天又加價,甚至到了“六親不認”之地步。隨之而來的是“黃瓜打銅鑼越打越短”,朋友散了,食客走了,漸漸地門可羅雀,最後“關門大吉”。敵人不是別人,是自己打倒自己。做生意如此,做人亦如此。

願天下成功者牢記初心,切勿貪心;守得住平常心、守得住“細水長流”,經受得起利益引誘,做人做事方能久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