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精美的明代湖州潘公橋,流傳下建橋技術與造福於民的人文情懷

造型精美的明代湖州潘公橋,流傳下建橋技術與造福於民的人文情懷

潘公橋是一座建於明代萬曆年間,重修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古老橋樑。位於湖州城北門苕、霅兩溪交匯處。2013年5月6日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造型精美的明代湖州潘公橋,流傳下建橋技術與造福於民的人文情懷

潘公橋為明朝工部尚書、水利學家潘季馴出資建造。由於受明朝張居正案牽連,罷官回鄉後,看到水流湍急,人們過往不便,何況其父早有建橋之意,便於明萬曆十三年動工建橋,歷時五年,於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建成。

造型精美的明代湖州潘公橋,流傳下建橋技術與造福於民的人文情懷

還有一種民間傳說,潘季馴在參加科舉考試時,因忘帶徽墨而發愁,忽然腳下爬來一隻烏龜,嘴裡叼著一隻“金不換”徽墨,他悄悄說,如果我考中之後,當在家鄉造橋行善。

造型精美的明代湖州潘公橋,流傳下建橋技術與造福於民的人文情懷

不久,潘季馴果然中舉。後來官至尚書,建橋以答謝烏龜叼墨之恩。因此,在大橋兩端,雕刻有神龜以示紀念。

造型精美的明代湖州潘公橋,流傳下建橋技術與造福於民的人文情懷

大橋取名是因烏程縣令感念潘季馴不僅捐資建橋,而且在勘察選址、橋樑設計、施工建設等過程中,親力親為,參與其中。

造型精美的明代湖州潘公橋,流傳下建橋技術與造福於民的人文情懷

因而,在其遷官離開湖州時說,橋成,名曰:潘公。眾人皆贊成。大橋建成後,便命名為潘公橋。

造型精美的明代湖州潘公橋,流傳下建橋技術與造福於民的人文情懷

由當時治黃大臣、水利專家主持建造的潘公橋,自然有別於江南許多古代橋樑,氣勢宏大,造型美觀,建工精緻,堅固實用。

造型精美的明代湖州潘公橋,流傳下建橋技術與造福於民的人文情懷

站在寬闊筆直的同以潘公命名的現代潘公大橋上,遙望古老的潘公橋,三孔拱橋橫跨南北,一副倒影美麗如畫。

造型精美的明代湖州潘公橋,流傳下建橋技術與造福於民的人文情懷

潘公橋如今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人流穿梭,南來北往。但留給人們的思考與傳承的歷史文化,會像橋下的溪流一樣,經久不息而源遠流長。

造型精美的明代湖州潘公橋,流傳下建橋技術與造福於民的人文情懷

我,林間泉韻。愛好文學,喜歡攝影。遊走于山川水澤,漫步在庭堂院落。鍾情古文化,融入新時代;擁抱大自然,記錄小情感。 若能喜歡,請點評關注。

#初秋創作正當時 圖文並茂贏補貼##國慶樂狂歡##十一來啦!##湖州頭條##運城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