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不斷卻個個“飛蛾撲火”,中國汽車需要這麼多新品牌嗎?

時間來到今年的下半年,繼續發力的造車新勢力依舊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其實在過去的幾個月當中,每個月都有新的造車新勢力出現,只不過絕大多數都是曇花一現,還沒被人所熟知就已經黯淡離場,而就在最近,向來低調的天際汽車突然發力,繼上海天際中心、全國多個智選空間啟動試營業後,旗下首款新車天際EM7也即將正式公佈售價,自信滿滿的天際汽車也放話欲挑戰新勢力當中已經站穩了腳的蔚來理想和小鵬。


預測補貼前售價在30萬元以內,或將還有驚喜

新品不斷卻個個“飛蛾撲火”,中國汽車需要這麼多新品牌嗎?

天際ME7上市已經越來越近,產品的熱度也隨之達到了最高點。再對比當下造車新勢力同級產品的定價判斷,天際EM7將很有可能將補貼前的售價控制在30萬以內,如果真如想象的那樣的話,那麼也許真的會對上面說到的三大新能源品牌產生不小的衝擊。對新能源汽車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留意一下。

新品不斷卻個個“飛蛾撲火”,中國汽車需要這麼多新品牌嗎?


為何造車新勢力頻頻出現,目的何在

新品不斷卻個個“飛蛾撲火”,中國汽車需要這麼多新品牌嗎?

當然,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的必然發展形勢,搶佔先機勢必會為未來的佈局提供更好的基礎,但事實上,國內汽車市場每個月幾乎都有新的汽車品牌發佈,但這其中絕大多數早已沒了蹤影,競爭如此之激烈求生如此之困難為還要嘗試其目的究竟是什麼?對於知名車企來說,可以憑藉著自己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完善的造車體系推出新品牌,通過多樣化的產品達到快速佔領市場的目的,所謂雞蛋放在好幾個籃子裡,打爛了一坨還有一坨是一個道理,為的就是避免產品過於單一從而在走下坡路之後沒有救命稻草。

新品不斷卻個個“飛蛾撲火”,中國汽車需要這麼多新品牌嗎?


那“門外漢”造車新勢力的底氣從哪來?

新品不斷卻個個“飛蛾撲火”,中國汽車需要這麼多新品牌嗎?

沒有大品牌作為背書的造車新勢力,為何也要進駐新能源領域?其實這主要就是依託在國內新能源市場還不完全成熟的情況下產生的,相比於電子產業來說,任何一個自主品牌在這一領域所佔份額都還很小。並且未來汽車的核心將會由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向電池、智能操控、互聯等方面轉變,所以對於有一定電子產品基礎的行業來說,這也許就是個機會了,並且在傳統車企相對“固化”的造車模式下,加之消費群體的年輕化,一旦在造車新勢力上出現以往所沒有的全新“黑科技”,也許真的能一夜之間翻身也說不定。


體系不成熟,“吃螃蟹”還需謹慎

新品不斷卻個個“飛蛾撲火”,中國汽車需要這麼多新品牌嗎?

不斷湧現的造車新勢力紛紛敗陣,伴隨著第一批“吃螃蟹”的客戶所要面臨的就是售後問題誰來負責,車子壞了去哪兒修的問題。4S店關門了,市面上的個體維修站還不具備維修新能源汽車的技術,最終只能放在家中當“廢鐵”一樣擺著,即便真的能修,零配件去哪兒找?甚至維權找誰?找到母公司,母公司踢皮球把問題推給子公司,最後吃虧的只能是消費者。


學說車:

那麼新能源車就不能買了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畢竟隨著這些年新能源造車技術的不斷提高,一些品牌還是站穩了腳,其實在真的要選擇新能源車之前完全可以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品牌實力究竟如何未來是否可靠,畢竟買車不是小事,新能源車型的價格也大多比燃油車要貴一些,穩住心態不要過於衝動才是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