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进城:专家鼓励,老农不愿意,农二代有心无力!怎么解?

目前,促进城乡融合已经是国家的一大发展战略,目的就是要补足农村发展这块“短板”,以求实现国家整体进步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收入水平。因此,促进农民进城便成为了一种主要手段。

关于农民进城这件事,很多专家都非常鼓励,认为农民进城之后,便可以享受到城市优厚的发展、教育、就业和医疗资源。与此同时,农村腾退出来的土地和宅基地,便可以一同融入到土地要素当中,进而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于农民进城:专家鼓励,老农不愿意,农二代有心无力!怎么解?

可是,很多事情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实际的操作难度,也只有亲历者才能感受。这也是为什么一谈到农民进城,老农大多表现出不愿意,农二代又有心无力的原因。虽说城市的发展条件和社会福利,确实要远优于农村,但是农民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并不能忽略,且主要体现为以下这两点。

第一,老农无力扎根于城市。农民,虽然从名字上看只是一个群体,但是彼此在年龄和观念上却有很大差异。就拿进城这件事来说,很多年岁大的农民,大多都表示不愿意。因为对于老农来说,他们已经在农村这片故土生活了一辈子,他们的经济收入也主要依托于农村这个大背景,如果这时候让他们贸然进城,仅从经济收入这方面来看,他们都无力扎根于城市。

关于农民进城:专家鼓励,老农不愿意,农二代有心无力!怎么解?

第二,大多数农二代游离于城市和农村。对于现在很多农二代来说,他们大多数人更希望扎根于城市。因为面对如今微薄的种植利润,很多农二代都不愿意“子承父业”,其中大部分人也不具备相关的种植技能。因为在他们看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自己不想再吃这份苦,从事农业也看不到希望。可是,受到家庭基础、城市房价、结婚成本和年龄压力的限制,很多农二代既融不进城市,也回不去农村,现实处境既无奈,又不甘。

关于农民进城:专家鼓励,老农不愿意,农二代有心无力!怎么解?

以上就是农民和农二代,对于促进农民进城这件事,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此,国家也先后采取了很多措施,用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这4点。

⒈延长土地承包年限。据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律规定,在本轮土地承包年限到期后,农村土地承包期限将再延长30年。其实这一政策的最大好处,就是保障了那些不愿进城的老农,能够通过继续种地,来维持一个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⒉新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虽然参考目前的物价水平,农民的种地利润确实很低,再加上连年递增的农资价格,种地利润也在进一步下滑。不过,国家除了继续为农民发放粮食直补和大豆补贴等常规补贴外,还新增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这一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保住了农民的现有种植利润,给不愿进城或无法在城市扎根的农民,提供了一份生活保障。

⒊以县为中心,开展密集型产业布局。国家此前就已经明确表态,将会以县城为中心,大范围布局密集型产业。而这一措施的出现,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二代成功扎根于城市的概率。因为相比于发达城市的房价而言,县城的房价明显要低得多,而且,密集型产业的布局,也会给农二代带来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使其能够成功在县城扎根。

⒋大城市逐步放开落户限制。毕竟,海阔凭鱼跃,山高任鸟。对于很多高学历、高技能的农二代来说,如果能在大城市成功落户安家,那不仅能够光宗耀祖,而且还能够依托大城市的优质发展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目前国家正在逐步放开大城市的落户限制,相配套的教育、医疗资源也在逐步完善中。这一措施对于那些想要进驻大城市的农二代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关于农民进城:专家鼓励,老农不愿意,农二代有心无力!怎么解?

关于农民进城的问题和困难,国家的措施是颁布了,那农民又该如何来解决这件事?

首先,建议已经上了年纪的农民,继续留在农村生活,平日里还可以通过做一些小生意或者买卖维持生计。如果自己的子女已经在城市安家,可以不时地去体会一下城市的便利。

其次,年轻的农二代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现实际遇,去选择留在农村,还是城市。而且即便是想要扎根于城市,如果在一二线城市实在难有进展的情况下,建议还是先回到自己家乡所属的城市,先积累一定的发展资源或者完成婚姻大事再说,不要着急。除此以外,不要觉得回到农村发展就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农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努力去拼搏就行。

关于农民进城:专家鼓励,老农不愿意,农二代有心无力!怎么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