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和友感受市場化夜經濟的能量

湖南長沙,文和友夜場,八點,門口排著上百人的隊,有序地掃健康碼、測溫、進場。裡面,人頭攢動,幾乎每一張桌子都是佔滿的,除了少數在五六樓的幾間包房外,大部分的座位不接受預定。文和友,重現70-80年代的人們城市街頭生活場景,車間食堂、衚衕小攤、特色小吃、家常做法,把街頭巷尾的公共廁所、郵政局、銀行、洗腳店、舞廳、理髮店、修理店、擁擠不堪的小房子都轉變成了待客場所,既不是仿古也不是裝新,這樣的場景讓現在中壯年的60-70後有感,也讓他們的孩子覺得新鮮。吃的東西,包括了那個時代的經典小炒、雞鴨魚肉內臟各種居家寶典式做法,而飲料和酒水則是新潮與經典並存。大食堂一樣的氣氛,據說文和友一出世,火宮殿涼了挺大一截。人氣之下,順便就有了書吧、風格設計店等等的流量共享組合,也是順理成章。

在文和友感受市場化夜經濟的能量

在文和友感受市場化夜經濟的能量

在文和友感受市場化夜經濟的能量

老闆的設計創意,蒐羅來的各式民間感覺,突出地體現了長沙的地道。基本上沒外地小吃或者市面上流行品牌的地位,茶顏悅色在這裡也換上了老街的行頭。長沙人自己在這裡吃得神清氣爽,也特願意帶來外地朋友,見識長沙的氣氛與味道。反正和長沙人說到文和友,不管領導還是群眾,年長的還是年少的,那就是“恐怕人太多了”。其實按說哪個城市沒有能擺個5000平米的市井家常伙食呢?我在合肥的罍街,也多少產生了一點同感,那裡的主流就是合肥本地的寶典級美食,有不少作為我這個外地訪客過去是沒有接觸過的,風格上更清爽現代,但也讓我感受到了它的內在魅力。比較在另外一些城市看到的主要以各地品牌小吃、大量流行燒烤、部分老字號這樣的組合構成的美食街,因為沒有內在獨特的組織設計邏輯,就很難看到與文和友這樣的人氣與商氣PK的場所。據說,文和友在廣州的場子就是挖掘地道廣州寶典級家常美食,這讓我未去就已神往了。

在文和友感受市場化夜經濟的能量

在文和友感受市場化夜經濟的能量

在文和友感受市場化夜經濟的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